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0: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正确使用显微镜
三、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四、新课教授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细胞彩图,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同学们看了细胞彩图,是不是觉得细胞是不是很神奇,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的,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二)新课教授
老师:同学们看一下投影仪上的图片,细胞是很小的,我们肉眼是看不见,那么我们要用什么工具观察呢,而且细胞形状各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想一想、议一议,各位同学也可以看一下上面的短视频----显微镜的发展史。看完后,我会问同学们几个问题(提问:通过预习,第一台显微镜诞生是什么时候?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老套路,提问的方式。
老师: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准备的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熟悉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老师:(老师先讲解一遍,再叫同学们演示一遍)第一步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同学们在安放目镜时,注意手指不要触摸镜头。
老师:现在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演示。现在开始。(走下去巡视,指导)
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做的很好了,现在同学们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播放ppt,点击即显示部分名称)
老师:同学们再看一遍书本,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老师:同学们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老师下去进行指导进行观察。
下面是自由发挥: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3.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4.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5.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6.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老师:同学们边做实验边思考(布置作业)这几个问题,实验结束后老师请其中一个小组进行演示。
(三)小结
复习一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四)布置作业
1.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2.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3.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4.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