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 ---- ---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
课程标准:
1、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疆域奠定现盛世
三、鼎盛之下的危机
壹
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达到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
疆域奠定现盛世
(1)东南: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次年设府,隶属福建
(2)东北: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西北:击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葛尔丹,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府管理新疆
(4)北部:设乌里雅苏台管理外蒙;内蒙设盟旗两级单位
(5)西南:西藏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清廷册封(金瓶挚签)并委派驻藏大臣;改土归流
一、疆域奠定现盛世
(6)中央:设理蕃院管理新疆、蒙古、西藏,地位与六部相当
(7)原则: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信仰,笼络上层份子
(8)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版图
清朝疆域版图
北接西伯利亚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西跨葱岭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南至南海诸岛
东临太平洋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南至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国家版图: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也。
——《清世宗实录》
贰
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口
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增至4.1亿,全世界占三分之一。
财力
GDP占全世界1/3,中国经济居于领导地位,国家财政储备雄厚。
城市
当时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全世界有10个,中国占6个。
白银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
康乾盛世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奏折制度
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
之前
文书房(登录)
皇帝(阅览)
内阁(票拟)
皇帝(批红)
上一级地方(或中央)官员
官员
运行
官员
皇帝
设立
雍正
特点
直、速、密、广
影响
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
控制,加强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设立
雍正
职权
处理军务
处理军国要务
性质
中枢秘书机构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
精、简、密、速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影响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2、设立军机处
为了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
*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3、大兴文字狱
"维民所止"案
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 "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但是,当时盛行文字狱,雍正听说后,觉得" 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这岂不是要杀自己的头吗 这一下不得了,雍正下令将查嗣庭入狱。结果使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A、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文字狱——思想控制
B、影响:
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明清两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随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文人士大夫彻底被皇权所压迫,成为真正的奴才。中国社会日益暮气沉沉,究其根源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僵化、死板。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论析》
①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小结:总结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认识
①皇权极度膨胀,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
②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和贪污腐化之风
叁
鼎盛下的危机
人口的迅速增长
人地矛盾尖锐
三、盛世下的危机
1、经济危机
(一)内忧:社会矛盾激化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吏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
白莲教起义
嘉庆初年和坤被赐死,查抄家产的清单共109号···其中已股价的26号清单,即值银2亿2千多两,全部家产当不下8亿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收入仅只4000多万两。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三、盛世下的危机
2、政治危机
(一)内忧:社会矛盾激化
3、盛世唐朝(民族关系)
1、边防压
材料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占余润。
——《清高宗实录》
2、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二)外患:落后世界潮流
1、闭关锁国
◎广州十三行(清)
英国马夏尔朝见乾隆帝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 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清政府 欧美国家
政治 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 部分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工业革命(英国1765年开始)
思想 文字狱、八股取士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展,海权意识
三、盛世下的危机
“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习近平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