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审美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故都的秋》审美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0 10: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审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文章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披文以入情,体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语言美。
3.赏析秋景图,品味故都的秋景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提升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味故都的秋景悲凉的特点,提升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法学法】
美读法、圈点批注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导入】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秋天姿态万千,风情独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从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蒹葭苍苍”到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描绘着心中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郁达夫,品读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 年-1945年),字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七岁入乡塾受启蒙教育,1913年9 月随同长兄去日本求学。郁达夫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21 年正式迈入文坛,参与组织了创造社的系列活动,发表小说集《沉沦》,直至 1927 年 8 月宣布退出创造社;第二时期:1827 年至 1937年,这是十年潜心翻译著作的十年; 第三时期即 1937 年至 1945年,郁达夫积极参与抗日救亡的爱国活动,写了大量的抗战诗文。1945 年,郁达夫被日军秘密杀害。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揭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彩。他的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明丽、酣畅的风格。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如《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中篇小说《迷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二、写作背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郁达夫迫于黑暗势力不得不隐避在杭州,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在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写了许多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当时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1934年7月,饱尝人生愁苦和哀痛的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三、题解
“故都”两字点明写作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底蕴蕴含其中。
“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教学过程】
一、诵读琢磨,品语言之美
(一)个体默读,疏通文意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思考: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清、静、悲凉
(二)示范朗读,感受节奏美、音乐美
配乐诵读文章,感受文本蕴含的节奏感、音乐美。
(三)整体朗读
三读文章,探究语言结构特点。
(教师可以从句子长短、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引导学生具体赏析。如:文章在南北秋特点对比时,以短句、整句为主。作者用了很多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的句子。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四个偏正词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句子结构相同,读起来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二、联想想象,赏画面之美
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天的图景 分别是哪几幅
参考:“破院秋色”(3)“ 秋槐落蕊”(4)“秋蝉残声”(5)“ 秋雨话凉”(6-10)“ 秋枣奇景”((11)
2.这些图景中的“清”、“ 静” 、“悲凉”表现在哪里?
参考:① “清”在色调:衰颓的破屋、破壁腰、碧绿的天色、牵牛蓝朵、稀疏的秋草、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选取冷色调景物。②“静”在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动衬静,以声衬静。③“悲凉”在意象的组合: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3.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作者描绘的秋日美景,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并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一个清冷的秋日早晨,我坐在一间古老破败的四合院的院子里,手捧一杯浓茶,抬头可以看见碧绿的天色,院子的角落的秋草疏疏落落,尖细且长,还有或白色或蓝色的牵牛花,时不时可以听见驯鸽的飞声。我就这么久久地坐在树下,太阳光从槐树叶子中间透过来,我细细地数着一丝一丝的日光......
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独特的秋姿、秋韵,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无疑,郁达夫的内心是悲凉的,无论是对冷色调的偏好,对土地上留下的扫帚丝纹的感触,还是对都市闲人雨后话凉的描写,都能让读者感受得到。这种悲凉是特定时代和社会风气在一位知识分子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作者笔下的景物诱发出来的伤感情绪是作者重新审视秋天的心理描写,更是作者心理与坎坷人生的丰富组合。另外,文本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悲凉”,包括那些孤单、落寞、惆怅、忧虑的心态是特殊环境和历史风云撒在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阴影。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文章中的画面都带有悲凉的色彩,比如衰颓的破屋、稀疏的秋草、满地的落蕊、将起的西风,衰弱的蝉声、寒凉的秋雨。而且,作者对这些悲凉的景物持有欣赏、赞美的态度,比如说到秋草,用“陪衬”,说到落蕊用“深沉”,说到蝉声用“啼唱”,说到秋雨,用“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是一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下面,让我们阅读两则本课以外的材料,进一步感受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
三、分析鉴赏,悟悲凉之美
材料一: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 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1.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史铁生笔下的地坛美在何处?
参考: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和郁达夫笔下的“破屋”极其类似,它们美在丰富的经历,美在丰厚的积淀,美在饱经风雨的沧桑,美在褪尽繁华的本真……
材料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2.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凋零的秋叶美在何处?
参考:这里的秋叶美在远离喧嚣的宁静,美在坦然面对的从容,美在宠辱不惊的淡定……
(师引导赏析:作家洛夫在《一朵午荷》中写道:“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诞生与蓬勃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徐志摩就热情地说“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散文《婴儿》),毛泽东就欣喜地说“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样,衰败与死亡也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佟铁鑫就深情地唱道“最美还是夕阳红”,张海迪在给史铁生的信中就诗意地写道“死亡是一片绿色地带”。郁达夫欣赏“衰草”“落蕊”,和我们刚才欣赏凋零的秋叶一样,实则都是在深刻地感悟生命。)
3.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也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这篇文章是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的开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文章的最后“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向往和眷念之情。那他为什么用这么不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这与作者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时局动荡、民族危亡的时代之悲,以及忧郁性格、苦闷心理的投射有关。郁达夫的悲秋是以中国文人悲秋的传统为后盾的,体会作者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在郁达夫的眼里“秋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
小结:本文通过对故都秋景洗练、优美的描绘,赞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和深沉的故国之爱,从中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课堂总结】
《故都的秋》凝聚着作者复杂深广的思想内涵。正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所言 :“郁达夫写散文大都在畅述自己的遭遇,抒怀感伤情怀。读他的散文,就如同走进了他的生活。”作者将故都的秋不但写在了景物里,更写进了生活的况味中。这也启示我们只有读懂郁达夫的人生,才能真正读懂《故都的秋》,读懂郁达夫的散文。
四、拓展阅读
课后阅读郁达夫《北京的四季》《一个人在途上》两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