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铁杵成针》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8课的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一则。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成长”,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本课选取的是两篇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对于这篇课文,我们重点要完成的是课后习题中的任务:“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以及习题泡泡提示的“运用方法学习文言文”。四年级的学生不太了解文言文,学生虽对其有很大的新鲜感,但在理解语言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的兴奋点是我组织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卒”,会写生字“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诗导入,引出课题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对诗游戏: 这些诗都是谁写的?(李白)传说小时候的李白可不认真,很贪玩,是什么事情影响了他,让他专心学习,最终能被后人誉为“诗仙”呢?
2.齐读课题,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 (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出示图片,认识铁杵。师引导:图中箭头指的物品就是铁杵,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真是不容易啊。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自由读文,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逢”。“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2.指生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3.师生合作朗读,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停顿适当。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合作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借助小学中常用的六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己尝试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小组内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对每句话的理解,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小组间分享展示故事内容。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角色对话,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勤学的成语?
2.作业:发挥想象,丰富故事。
六、板书设计
多朗读
只要功夫深 扩词法
铁杵磨成针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联系上下
文联系生活实际
《铁杵成针》课后反思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习文言文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则是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自然生成。
1.教学效果(思效)。不必采取对译法,一反教师逐词逐句的对译教学法,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学生基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另外,教师范读课文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模仿的时候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还要注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出了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可以对人物作出大致的评价。
2.教学收获(思得)。
本课教学是文言文的学习,学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备学生”上下功夫。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采用游戏激趣法和旧知迁移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
3.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能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并争取让这些知识在课堂中能落实。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课堂中依然有“掉队”的学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虽然所花的时间不算少,但仍有一些不在状态的学生读得不认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孩子的学习,人云亦云,动口多,动脑少,不专心,也不用心。
4.改进措施(思改)。如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何帮助不踏实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解决的时候还是要老师颇费心思的。我还得不断学习,备课的同时,考虑到学生情况,尤其是不踏实学生的学习困惑,讲课的同时,多关注孩子们的参与度,不能只围着几个聪明机智的孩子转,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这需要我多读教学方面的专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时效率将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