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
1—5:BABBA 6—10:DDCCB 11—15:DBCAA
16—20:BBACC 21—25:BDBDD 26—30:AADCA
31—35:BAABD 36—40:BABBC
41—45:BD\BD\AC\AD\AB 46—50:BC\CD\AC\AB\CD
51、(1)①. × ②. × ③. √ ④. ×
(2)①. 流水侵蚀 ②. 流水堆积(沉积) (3)二 小/细
(4)河风 一致
⑸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水源,取水便利;地势较高,无洪涝之患。
52、(1) ①. 太阳能 ②. 古生代(后期) ③. 中生代
(2) 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气温低
(3)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
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
纬度较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3选2)
(4)沙丘 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迎风坡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为3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行政班、教学班)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023.11
选择题部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分属于天琴座、天鹰座和天鹅座的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在夏夜星点明亮,织女星常被视为夏季星空的“路标”。据此完成1、2题。
1. 牛郎星和织女星
A. 属于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
B. 相对位置比较稳定
C. 属于不同级别天体系统
D. 其光芒来自太阳的反射
2. 中间光芒较亮部分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 银河系 B. 宇宙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2023 年初,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有了最新的发现:一个地球大小的行星,距离我们仅 72 光年,被命名为 K2-415b,其密度比地球要大不少,它围绕着附近的恒星运行。完成 3、4 题。
3.K2-415b 属于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4.仅根据上述材料, K2-415b 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重要条件是
A.温度范围 B.大气厚度
C.土壤肥力 D.轨道安全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 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风力侵蚀 B. 河流堆积 C. 岩层挤压 D. 火山喷发
6.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读右图,完成7、8题。
7.该地貌景观广泛分布在我国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8.塑造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波浪侵蚀
9.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10.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沙漠化 D.水污染
下图为某学校学生制作的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用该装置可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A.日珥 B.太阳风
C.耀斑 D.黑子
12.正确使用该装置观测太阳活动
A.只能正午时刻观测
B.可直接用肉眼观测
C.必须戴护目镜观测
D.可在阴天天气观测
1982年墨西哥、1991年菲律宾两地火山喷发后,某观测站统计分析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下图为该站点某时段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1970年相比净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16题。
13.两次太阳辐射净值突然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大气散射作用减弱
C.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D.大气吸收作用减弱
14.大型火山喷发往往会伴随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船只上的人员
A.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B.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
C.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D.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15. 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6. 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右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
17. 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 云贵高原 B. 东北平原
C. 东南丘陵 D. 塔里木盆地
18. 使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 凹岸侵蚀 B. 凹岸堆积 C. 凸岸侵蚀 D. 凸岸堆积
下表为太阳系行星数据。据此完成19、20题。
行星 与日距离(×106千米) 质量 体积 自转周期(天) 公转周期(年) 表面温度(K)
水星 57.90 0.06 0.06 58.79 0.24 440
金星 108.20 0.82 0.86 243.69 0.62 737
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288
火星 227.90 0.11 0.15 1.03 1.88 210
注:质量和体积都以地球为1。
19. 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比地球质量小 B. 比地球密度小 C. 距离太阳远 D. 比地球体积小
20.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有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A. 火星自转周期长 B. 火星表面温度高 C.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 火星上没有大气
“凝固瀑布”是由温泉区富含碳酸钙的地下热水溢出地面凝固形成的。下图为“凝固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 形成“凝固瀑布”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堆积 D. 冰川侵蚀
22. 下列地区中,最可能见到“凝固瀑布”的是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下左图)。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下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4.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大繁生
下图为某同学在浙江某地研学时拍摄的湖泊照片。据此完成25、26题。
25.要获取该湖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
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人工智能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6.该地湖陆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表示湖风的是
A B C D
2021年我国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右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 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A. 占地面积小 B. 发电效率高
C. 受天气影响小 D. 环境污染小
28. 从发电角度,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的地区是
A. 贵州 B. 安徽
C. 重庆 D. 西藏
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其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自然界中的甲烷是有机质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质越多、土壤含水量越大,越有利于甲烷产生。上页图为两种水位沼泽地不同深度甲烷的产生速率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与二氧化碳比,单位甲烷增温能力强是因为其
A.反射地面辐射少 B.反射太阳辐射少C.吸收地面辐射多 D.吸收太阳辐射多
30.沼泽地的有机质主要位于地表以下
A.0—20厘米 B.20—40厘米 C.40—60厘米 D.60—80厘米
我国温室大棚以塑料大棚为主。近年来,温室大棚的面积由2015年的216.8万公顷不断下降至2020年的187.3万公顷。据此完成31、32题。
31.温室大棚主要改造的农业生产要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源 D.土壤
32.造成我国温室大棚面积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环保要求提高B.全球气候变暖
C.市场需求减少D.原料供应不足
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的滹沱河冲积扇上。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山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的泥沙砾石便铺散沉积下来。据此完成33、34题。
33. 近几年来,冲积扇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上游
A. 水土流失严重 B. 降水强度变大 C. 河流流速减弱 D. 植被面积扩大
34. 滹沱河冲积扇为石家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是
A. 河运便利 B. 地势平坦 C. 远离水源 D. 土壤肥沃
驻马店市气象台2022年6月4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目前我市已出现90毫米的降水,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强降雨可能持续,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据此完成35、36题。
35.此次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36.当山区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有
A.就近爬上高树进行躲避 B.尽量跑向两侧树木密集山坡
C.卸掉所有的旅行装备和行李 D.躲在低平的河道凹侧逃生
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37、38题。
3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行星与月亮相伴出现在夜空的现象,被称为“行星伴月”。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傍晚,浙江某中学学生观测到“金星伴月”现象。据此完成39、40题。
39.肉眼观测“行星伴月”时,金星较其它行星明亮,是因为金星
A.离太阳近 B.离地球近
C.体积更大 D.发光更强
40.从该日起经过三天,该校学生傍晚观测到的月相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2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 年 2 月 18 日,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 X 射线通量监测数据显示,地球附近的 X 射线通量突然巨幅上升,达到了近一周以来的高峰,这意味着,一次强烈的太阳活动出现。完成 41、42 题。
41.下列关于材料所述的太阳活动与其所在的太阳大气层表达正确的是
A.日冕 B.耀斑 C.光球 D.色球
42.太阳活动增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高纬极光现象增多B.扰乱无线电长波通讯C.指南针指示错误 D.增加各地的降水量
几乎每架飞机驾驶舱内都有气压高度表,用来为飞行员指示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商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是沿着标准大气恒定气压的航线飞行。据此完成43、44题。
43.当飞机飞行在不同地区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所在地气温垂直方向变化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44.当商用飞机在8千米高空从暖空气区飞入冷空气区时,飞机一般会
A.降低飞行高度 B.拉升飞行高度
C.沿等高面飞行 D.沿等压面飞行
读右图完成45、46题。
45.图中数码所示辐射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6.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造烟幕可以减少① B.地面的直接热源来自于②
C.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于④ D.四川盆地③较弱
47. 由于持续降水,2019年7月23日,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下图为堰塞湖形成示意图。下列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较合理的措施是
A. 用混凝土加固堰塞体 B. 直接爆破摧毁堰塞体
C. 紧急撤离下游居民 D. 开挖溢流通道泄洪
48. 极光被视为自然界最漂亮的奇观之一,美国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北部地区是世界上欣赏极光的最佳地区之一。下图是该地区2020年某两日的极光带(图中阴影部分)分布图。导致图示两日极光带宽度不同的主要因素及极光大爆发期间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A. 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
C. 影响短波通讯
D. 全球农业歉收
草方格沙障是干旱地区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措施。读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回答49、50题。
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减轻风沙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大了地表摩擦力,减小风力
B.提高沙层含水量,截留水分
C. 增大了地转偏向力,降低风速
D. 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降低风速
50.下列地区用到草方格沙障几率较高的是
A. 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 新疆 D.青海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5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河流阶地是指在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右图为黄河某段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图。
⑴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阶地通常是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导致的。____
②四级阶地中第一阶地形成年代最古老。_
③河漫滩在枯水期时出露地表。____
④该段河流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____
⑵图中河流西岸较陡,东岸较缓,说明河流西岸以____作用为主,东岸以____作用为主。
⑶河流流速最小发生在第____级阶地形成时,因为该地组成岩石颗粒较 。
⑷该地白天主要吹 (河风/陆风),河陆风与山谷风方向 (一致/相反)。
⑸分析河流阶地往往成为聚落(城市、村落)选址的原因。
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 .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⑴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
⑵A地气温日较差较____,原因是 。
⑶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
⑷列举一种B地典型的沉积地貌 ,它的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