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0 14: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人教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均为童话,都指向一个主题——“改变”,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故事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全文语言生动有趣,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看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同时,这篇课文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老师示范朗读、师生合作朗读、抓住重点字词等多种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2.通过创设情境法、合作交流法、提供语言支架等方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
3.通过续编故事,让学生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再结合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畅谈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看法。
4.通过观察结构、重点笔画和笔顺,会写“遇”这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读好问句和人物对话。
2.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
师:你瞧!大象向我们走来了,可是一条河挡住了它,你们能帮帮它吗?读准河面的生字,它就能过来了,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同学们的小火车开得可真快,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读得不太好:同学们的小火车开得还不够顺畅,那就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词语。
师:大象过河以后,还遇到一个问题,下面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是什么呢?请两名同学上来帮助大象找读音。
(预设两位同学全部回答正确:两位同学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师: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多音字,大象历经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板书:贴大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冰波爷爷一起走进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一起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活动一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大象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其它小动物的话。限时三分钟。(计时器)
师:谁画出了大象说的话?
生:我画出了大象说的话:我生来就是这样啊;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我还是让耳朵耷拉下来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出示大象的话)你真细心,大象说的话全都被你找到了。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你们都画对了吗?
1.聚焦大象第一次说的话,理解“生来”体会大象耳朵的特点。师:老师来考考大家,大象第一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这样是指哪样呢?
生:这样就是耷拉着/这样就是很大。(预设学生答不出师:没想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联系上文,请你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用“生来”造句,找到自身特点。
师:大象的耳朵生来就是耷拉着的,你能用“生来”说一句话吗?
生:
预设 1:我生来皮肤就很白/很黑。
师:你抓住了皮肤的特点。
预设 2:我生来头发就是卷卷的。
师:你是围绕头发的特点说的。
预设 3:我生来就对芒果过敏。
师:看来,你是特殊体质哦。
3.根据大象三次说的话,梳理大象改变的过程。
师:是啊,每个人生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大象说的话。
生:齐读大象的话
师:读完后,我们发现大象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大象的耳朵开始是(耷拉着的),后来(竖起来了),最后又(耷拉着)。(板书:耷拉着,竖起来,耷拉着。)
三、活动二 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
(一)第一次改变
1.创设情境,多种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对话,体会耳朵的不同,感悟大象此时“自信”的心情。
(1)创设情境
师: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呢,其他的小动物又说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里去看看吧!有一天,大象在森林里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它们之间说了什么呢?
(2)分角色朗读
师:现在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一人读小兔子的话,另一人读大象的话,开始练一练吧!
生:分角色朗读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
师:同学们都读得十分投入,哪组同学来试一试?
师:预设读得不好:这组的小兔子还不够好奇,但你们是第一个尝试的,已经非常勇敢了,老师给你们点个赞。
(3)教师引导并示范朗读
师:我们都知道小兔子的耳朵是......
生:竖着的(PPT:“竖着”加点)
师:大象的耳朵是......
生:耷拉着的(PPT:“耷拉”加点)
师:他们的耳朵天
生......
生:不一样/不同。
师:所以小兔子心里很......
生:好奇(PPT:“咦,?”加点)
师:现在老师来读小兔子的话,谁来读大象的话?你来吧,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哦!(指名读大象的话,师示范。)
师:这头大象读得可真好,谢谢你!哪组同学也想来试试?
(预设没读好:这头大象声音再粗一点、再自信一点就更好了,比如像这样: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哪组同学也想来试试?
(预设读得好:哇,读得真是太棒了,感觉你就是那只好奇的小兔子,你就是那头自信的大象,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们吧。)
2.想象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什么,强化大象耳朵的与众不同,提高想象力的同时迁移运用问句。
师:大象继续在森林走着,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小羊是怎么说的呢?
生: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很不错,你读出了小羊的好奇。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现在我们一起来好奇地问问大象。
生齐答: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哇,真是一群好奇的小羊。
师:大象接着向前走,遇到了小鹿,小鹿也很疑惑,他也说,你来。
生: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很奇怪哦。
师:后来他又遇到了小马,小马对大象的耳朵也产生了疑问,它说。
生: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是的,怀疑大象的耳朵。
师:最后,遇到了小老鼠,小老鼠也说,我们一起说。
生齐答: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3.抓住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大象自言自语说的话,感悟大象此时“不安”的心情。
师:小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地问大象,都说它的耳朵有毛病,如果你是大象,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生:伤心,难过,自卑,烦恼......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感到很....../我很......)
师:你们刚才说的这么多种心情,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
生:不安。
师:谁能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读一读?
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预设读得不好:师:刚刚这位同学是在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所以声音比较洪亮,而课文中的大象是在自言自语,声音会比较小。)
(预设读得好:你真是一位小小朗读家,老师发现你抓住了“自言自语”这个词语,读得比较小声,读出了大象的不安。我们把掌声送给他。)(PPT:“自言自语”变红。)
师:谁再来自言自语地读一读大象说的话?
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得耳朵竖起来。
师:嗯,你在小声地嘀咕着,读出了大象的不自信,我们一起表扬他。
师:是啊,当大家都这么说的时候,大象就开始怀疑自己了(“都,真的”加红点),我们也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生齐读: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得耳朵竖起来。
师:同学们都读得十分投入,感觉你们都变成了那头不安的大象了。
4.总结大象想法第一次改变的原因。师:原来,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所以大象的想法发生了第一次改变
(二)第二次改变
1.创设情境,提供语言支架,说一说“有哪些小虫子来了,它们在干什么”。
师:于是大象找来了两根
生:竹竿
师:把耳朵撑起来,现在,他变得和大家一样了,耳朵竖起来了,可是,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呢?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师:我们想象一下,大象准备睡觉了,会有哪些小虫子来了,他在大象的耳朵里除了跳舞还会干什么?我们根据这个句式先想一想。老师也先准备一下。
(句式: 来了,它在大象的耳朵里 。)(教师装扮)
师:大家瞧!老师现在就是那头用竹竿撑着耳朵的大象,现在我准备要睡觉了,可是谁来了?
生:小蜜蜂来了,它在大象的耳朵里唱歌。
师:哎呀,嗡嗡嗡的,刚想睡觉就来吵我了,真讨厌啊!小蜜蜂刚走,谁又来了呢?
生:蝴蝶来了,它在大象的耳朵里跳舞。
师:啊,还要跳舞?刚睡着就被吵醒了,好烦呐!蝴蝶好不容易飞走了,谁又来干什么了呢?
生:蟋蟀来了,它在大象的耳朵里开会。师:天呐,美梦都被吵没了,几个晚上没睡好,这头痛得都快爆炸了!
2.抓住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大象耳朵竖起来后的句子,感悟大象改变后的“头痛”“心烦”。
师:这群小虫子日日夜夜,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大象实在是生:又头痛,又心烦。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感受大象的头痛和心烦。生齐读: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3.总结大象想法第二次改变的原因。
师:所以大象还是决定把耳朵(耷拉着)。这样小虫子就生:飞不进去了。
师:有虫子来的话生: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师:这就是大象想法第二次改变的原因。
(三)总结改变
1.借助板书提示同桌交流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并根据评价表互相评价。
师:现在你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了吗?看着黑板上的板书,先和同桌讨论一下,等下找同学上来分享,其他同学来评价。
师:注意看清楚评价标准,说清楚得一颗星,按顺序得两颗星,讲通顺得三颗星。
生:大象的耳朵开始是耷拉着的,后来小动物们都说它的耳朵有毛病了,就把耳朵竖起来了,但是许多小虫子进入大象的耳朵里,吵得它又头痛又心烦,最后又把耳朵耷拉着了。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得清楚、通顺,我给他评价满星三颗星。
师:同桌两个人的智慧,善于总结的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播放视频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初步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大象的耳朵不仅可以用来驱赶虫子,还有其它的作用呢,我们一起通过这个视频来了解下。(播放视频)
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大象的耳朵还有哪些作用呢?谁来说一说。
生:调节体温
师:原来大象的耳朵还可以调节体温呢,所以大象说。
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这里的“人家”是指谁?
生:“人家”是指小兔子、小羊他们(PPT出示其他小动物)
师:是的,人家就是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四、活动三 结合实际,理解主题
1.续编故事,深刻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含义。
师: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后,这一天他来到了一片草地上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又问他
生: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还是耷拉下来的?
师:这一次,大象的想法很肯定,他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大象还遇到了小羊、小马、小鹿、小老鼠,他们也问它生: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还是耷拉下来的?
师:但是这一次,大象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他坚定地说......
生齐答: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板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同桌合作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看法。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让我们从童话故事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师:当许多人不走人行横道、闯红灯过马路时,你一个人坚持等红灯走斑马线,别人嘲笑你跟大家不一样,你会说________。
生:闯红灯很危险,我还是再等等吧
师:你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师:当自习课上,周围的人都在聊天,只有你在认真写作业,同学说你不太合群,你会说 。
生:写作业时聊天,很容易写错,也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师:你很有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大家都选择了弹钢琴,只有你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大家都劝你也学弹钢琴时,你会说_______。
生:我不喜欢弹钢琴,我要选择我喜欢的。
师:是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师:那你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你也会对人家说这句话呢?师: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说得非常好,现在老师也想来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来自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盲目去改变。
3.评测练习,复习回顾。
师:课文学完了,这道练习题你会做吗?谁上来填一填?
(指名选词填空,再齐读。)
(课堂活动:选词填空)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正如大象说的那句生......
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指导生字
师:最后,我想送给小朋友们一个字,出示“遇”字,遇到你们这群聪明又可爱的小朋友,真开心。让我们一起来写好这个“遇”字吧!
师:一看结构,二看笔顺,三看关键笔画(范写,详细指导“遇”的写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书上描红,仿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六、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下课前老师要送你们一份礼物,是我录制的《小猪变形记》,请你们回去听一听,想想这个故事跟《大象的耳朵》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下课!
课后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本课是通过大象对自己耳朵的两次改变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给学生启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大象过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复习生字和多音字并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大象和其他小动物说的话,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老师示范朗读、师生合作朗读、抓住重点字词等多种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自信到怀疑最后信以为真,读出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个道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在最后的拓展部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情感,并引导学生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本节课不足之处
课堂上,由于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有个别学生虽然能懂得道理,但是不善于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还要关注所有学生,教学中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