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中国古代的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
族
关
系
对
外
交
往
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在今天我们的国土领域之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均应视为民族关系。
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则是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包括与近邻——东亚的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到16世纪扩展到与美洲之间的交往。
西周·何尊
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其珍贵之处除了它凝重大气的造型和神秘华丽的纹饰外,更在于尊内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
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被称为“成周”的洛邑 ,也就是今河南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即“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
1、设立官职:
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南抚夷越,设立三郡
2、边疆管理: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那、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以逐戎人。徒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适治狱更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移民实边
秦朝形势图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汉
西汉形势图
北方:汉初对匈奴和亲,汉武帝出击匈奴,东汉匈奴分裂,出击北匈奴
西方: 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东北:设乌桓校尉
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开发边疆向北方移民屯田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汉
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後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班固《汉书 晁错传》
屯戍政策的影响:
①经济:把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西北开垦土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强边疆与内地联系;降低了军费开支②政治:抵御匈奴的入侵,巩固汉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③文化:推动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汉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认识:
汉初采取的和亲政策是在汉朝刚刚建立,国力衰弱,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政策。它为汉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后世的“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反击匈奴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观点一:和亲本身是一种屈辱的政策,且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并没有停止。
观点二:西汉王朝的和亲政策不是妥协的、屈辱的政策,更不是企图通过联姻来建立一种罢战言和的政治关系的政策,而是一种凭借西汉经济、文化优势使匈奴臣服的进攻性政策。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分裂时期。这期间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颠覆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观念,不约而同地祖述华夏。……其提出的华夷皆正统,赋予正统观以新的涵义。……表面上,南北政权之间争夺的是华夏正统地位,互相排斥。深层观察却是南北政权对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即认同华夏的传统政治伦理,认同华夏大一统及华夷共祖共融的理念。这是“华夷之辨”的一次升级,即“华夷互变”,为“华夷”皆正统的民族理念打牢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 段超 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和鸿胪寺。
唐太宗
礼部典礼官
禄东赞
通译者
阎立本 ·《步辇图》
归附: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
岭南: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统帅进入广州,她被册封谯国夫人
边疆: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流求:加强接触,三次派人抵达
以夷制夷、因俗而治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隋
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唐
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会盟:唐蕃长庆会盟
册封:加封南诏王
设府: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秦、汉、唐、宋、元、明、清朝对承认当地头目,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的政策。
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羁縻政策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首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羁縻政策,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是故羁縻而绥抚之,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
——范晔《后汉书·南蛮传》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唐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唐太宗)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司马光《资治通鉴》
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经济繁荣,国力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策略灵活,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了不同民族的和睦相处。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两宋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两宋
两宋:
①政权并立,有战有和。
②少数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
切以契丹宅大漠,跨辽东,据全燕数十郡之雄,东服高丽,西臣元昊,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与中原抗衡,日益昌炽。至于典章文物饮食服玩之盛,尽习汉风,故虏气愈骄,自以为昔时元魏之不若也,非如汉之匈奴,唐之突厥,本以夷狄自处,与中国好尚之异也。
——北宋名臣·韩琦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元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朱元璋《谕中原檄》,1367年
行汉法 :元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
西藏:对西藏实行有效管理,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管理西藏
行省: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
目的:出于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意义:既促进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也维护了国家统一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元
元朝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统一,进一步密切了中原与北疆地区的联系,使中国成为了更多民族的中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元朝在西藏地区实施了积极有效的统治,将其划归宣政院统辖,在唐代即开始与中原有密切联系的西藏地区终于成为多民族国家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
“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
“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
“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两大系统;
“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明
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修长城:嘉峪关到鸭绿江一线,修长城、布军镇(九边)防蒙古骑兵
贸易: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
东北、西北:设都司、卫、所,西南设土司;
西藏:敕封僧领袖,建立羁縻都司
分封地方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明
“九边”各镇不仅是明廷同蒙古贵族抗争的战场,也是汉族人民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互市贸易的场所。
明代九边地区的民族贸易通称为“马市”,马市的发展以隆庆和议为界,前期是明蒙之间官办的“朝贡优赏贸易”其间间杂着“战争掠夺贸易”,后期马市性质发生变化,朝贡贸易发展为互市贸易,官市过渡到民市,民间自相往来、有无互通的市易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天子守国门”
明长城: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对明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不小的作用。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清
机构: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蒙古:联姻控制漠南蒙古、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
西藏:册封五世达赖与班禅,青海和西藏设立西宁办事大臣与驻藏办事大臣
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派有任期流官管理
废除土司,派遣流官。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推进一体化格局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清圣祖实录》载康熙语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清
华夷大一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弃之,与民族无相干,“上天厌弃内地无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为内地主”
——雍正《大义觉迷录》
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的根基稳固,清朝通过满蒙联姻,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人民为其所用,用民心和百姓的力量去建无形的长城。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乾隆《入科尔沁境》
民族交融是指民族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状态,它意味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形态的认同。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三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古代民族交流、交融的途径
1.友好往来: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
2.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3.民族迁徙:五胡内迁,江南开发,迁往边疆等。
4.杂居、通婚: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5.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6.国家政策:中央政府管理、册封、会盟、改土归流等。
7.民族战争: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等政权战争。
8.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互市、边境贸易榷场等。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朝代 表现(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
先秦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交往交流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陆海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裴钜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
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陆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陆路交通阻碍,海路发达;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畅通;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
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海禁
朝贡贸易;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师团来华;闭关锁国
研读课本66-67页,完成表格。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在1世纪,日本的生产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稻作农业稳定发展,政治上也开始出现众多地区性的政治集团,“凡百余国”大概指的便是这种情况。说明东汉初年,中国人对日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①倭: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②韩:朝鲜半岛有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马韩在西,有54国;辰韩在东,有12国;弁韩在南,有12国。③使驿:信使。④建武中元:汉光武帝的年号,建武中元二年是公元57年。
2004年,西安发现734年逝世于中国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墓志写道: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chou)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隙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于官弟(第),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南宋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代。当时北方多战乱,我国与中亚、西亚的陆路贸易受阻,海上贸易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加上当时的航海科技取得了很大进步,能够建造以马尾松为材质的坚固的大海船,指南针导航也得到了普及。
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期,我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海洋季风规律,并且能够利用它来保证航行。南宋时期与我国进行海外贸易的国家达到50多个,东起日本、朝鲜,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的海船到达。
朝,臣下觐见君主;贡,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
朝贡体制源于先秦,形成于汉朝。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为藩属,觐见时需行臣属之礼。中国君主会“册封”这些国家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反映到经济上就是“朝贡贸易”,只有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的国家才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
朝贡体制是中国“天朝上国”“华夷之别"思想的体现,它妨碍了中国对世界的认识。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到后期,朝贡贸易常常是“厚往薄来”,增加了财政负担。
朝贡体制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特点:①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以中华帝国为主要核心;
②和平性质,崇尚睦邻友好;
③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
④不平等性,和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关系;
⑤“厚往薄来”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瓦解原因: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研读教材P68页学思之窗,结合所学
思考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明清两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
(1)明朝开放海禁后,向出海贸易商船发放“商引”(实际上是一种需要缴纳税款才能获得的准许证),征收“引税”,以进行管控。
(2)清朝则是通过具有官商性质的“十三行”(指鸦片战争前官府特别许可在广州从事对外贸易的商行,最多时达26家,少时4家,但习称“十三行”)来垄断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也有学者估算,"由万历元年(1573年 )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七十二年间,合计各国输入中国的银元由于贸易关系的至少远超过一万万元以上"。 这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亦有学者指出隆庆开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但是也为明朝覆亡埋下了隐患。
隆庆开关
汉代的丝绸之路
唐代的丝绸之路
宋代的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
真题再现
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汉高祖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和他和亲。到武帝,才任用卫青、霍去病去征讨,收河套之地,置朔方郡。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这反映了秦汉处理民族关系( )
A.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军事防御与教化并重
C.不利于国家稳定统治
D.采用相同的民族政策
A
真题再现
宋朝官服吸收了周边民族服饰的一些元素,如骑马射箭时短窄袖子的上衣及与之相配的高帮护腿靴。辽国皇帝接见宋朝使节时穿着的是汉式黄袍,公元1055年以后,在举行重大典礼时,所有契丹官员都必须穿汉式服装。这说明(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服饰变化反映时代潮流
C.契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宋与辽之间的外交频繁
B
真题再现
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部都需过问。据此可知,元朝宣政院(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
D.边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B
真题再现
“洪武五年(1372年),明政府发布文告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人关为奴婢。”这一政策( )
A.推动了回族前身回人的出现
B.继承发展了元代“四等人制”
C.有利于社会稳定与民族交融
D.迫使蒙古贵族势力退回草原
C
真题再现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A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