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0 13: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23.11
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林下辐射为透过林冠层(树木顶层)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图1示意我国大兴安岭某月林上辐射量和三种不同林型下的林下辐射量在一天中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图中所示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9月
2.图中三种不同林型冠层结构的复杂程度表现为( )
A.a>b>c B.b>c>d C.c>b>d D.d>b>c
冰碛是冰川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据其在冰川体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表碛、底碛、侧碛、中碛等。图2是某山谷冰川景观及其沿MN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
图2
3.两条冰川汇合后,其相邻的侧碛即合而为一。MN剖面汇合的冰川有(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4.在U形谷的冰川中,各部位冰碛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磨圆度差 ②分选性差 ③来源一致 ④没有层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3。完成5~6题。
图3
5.下列关于图中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冷锋 B.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 D.北半球暖锋
6.图中四地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
A.丁地气压高于丙地 B.乙地风力大于甲地
C.丙、丁正值晴朗天气 D.乙、丁正值阴雨天气
贝贝家住某城市城东(25°N,118°E)滨江开阔楼栋,某日北京时间6:18,她在江滨拍摄了洛阳江边日出(图4),并记录到该日入射到她家客厅的最后一缕阳光(全天晴朗全落地玻璃阳台)为北京时间15:48,图5为她家户型平面图。据此完成7–8题。
图4 图5
7.拍摄日出时( )
A.镜头朝向正东 B.太阳直射点西移 C.岸边海风习习 D.太阳直射点南移
8.贝贝背对客厅,站在阳台与客厅交接处的门槛上,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晴晚看月出月落 B.当日朝右前方观日的最小仰角约为0°
C.冬天看日出日落 D.当日朝右前方观日的最大仰角约为63°
丹江口、皇庄为汉江上、中、下游分界点,丹江口水利枢纽1973年建成蓄水,2014年开始向华北输水,引江济汉工程同年启用。表1为汉江中、下游河流部分特征,图6示意汉江中、下游河道,图7示意仙桃附近M河曲河道断面冲淤变化。据此完成9~12题。
表1
河段 河道特征 多年平均输沙量
丹江口至皇庄 河谷开阔,覆盖层深厚,边滩、心滩发育 皇庄水文站:1972年1.050亿吨;2013年0.144亿吨
皇庄至武汉 河道蜿蜒,河岸多厚重粘土,河漫滩多疏松物质 仙桃水文站:1972年0.787亿吨;2013年0.189亿吨
图6 图7
9.汉江中游的河道特征可能是( )
A.V型河谷 B.宽窄多变 C.水流缓慢 D.陡坎发育
10.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1973-2013年,汉江中、下游的( )
A.河床堆积增强 B.径流流速变慢 C.年均径流量减少 D.年均含沙量减少
11.仙桃附近M河曲河道断面两岸冲淤变化差异是因为( )
①两岸抗蚀力不同 ②河流输沙量减少 ③丰水期水位降低 ④枯水期水位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沿程逐渐增多,各河段增量沙源主要为( )
A.汉江中游支流 B.汉江下游支流 C.河段上游河床 D.河段下游河床
亚伯拉罕湖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之中的人工湖(图8)。秋冬季节,湖中茂盛的水草衰败腐烂之后会释出甲烷。冬季,当地气温可从0℃迅速跌落至零下20℃,一个个向水面升腾的气泡被冰层“捆绑”,人们称之为冰泡湖(图9),据此完成13~14题。
图8 图9
13.亚伯拉罕湖面冬季气温可从0℃迅速降低至零下20℃,主要是因为( )
A.冰雪广布,太阳辐射反射率高 B.海拔高,地面辐射强
C.山谷走向与极冷空气流向一致 D.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14.我国长白山天池难以形成大规模冰泡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量低 B.降温缓慢 C.湖浅冰薄 D.湖水浑浊
某研学小组在南疆考察红柳沙包,它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地貌,即风沙受红柳阻挡而堆积形成的固定沙包。红柳是一种具有叶针形、枝条软、枝生根、根扎深等特征的灌木。研学小组根据观察测量,画出了一般红柳沙包的等高线模型(图10)。据此完成15-16题。
图10
15.红柳适应风蚀沙埋环境而形成的最突出生物特征是( )
A.叶针形 B.枝条软 C.枝生根 D.根扎深
16.根据红柳沙包等高线模型,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和沙包上红柳长势最好的部位是
A.东北风西北部 B.西南风东南部 C.东北风西南部 D.西南风东北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文文家住戴云山东南麓,新开通的公路经过村口,公路北侧的坡面(近似于垂直剖面)蕴藏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他认真观察,拍摄照片,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并把甲区域的相关地理信息绘制成图(图11)。
图11
(1)指出乙处土壤剖面P、Q、R层的名称,并说明该剖面不同土层的颜色特征。(8分)
(2)该地土壤贫瘠,但杉木长势良好。简析其自然原因。(6分)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推测沉积岩对应沉积层沉积期间的自然环境特征。(6分)
(4)相比于天然林,评价福建大面积栽植杉木产生的生态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死海位于大裂谷地区,湖面低于海平面约415米,约旦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死海是亚欧大陆盐度最高的湖泊,其上空多浓雾。近年来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图12示意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地势状况。
图12
(1)推测死海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死海上空多浓雾的原因(8分)
(3)从河流、气候、湖泊等因素说明死海盐度的时空变化特点。(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姑嫂塔,学名万寿塔,屹立于石狮市宝盖山山顶(海拔210米),是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22个遗产点之一,在明清的历史文献和航海资料中多次出现,是古代航海地图的重要航标。图13为泉州湾局部地形图和姑嫂塔海上视域图,图中虚线为北上东北亚航线和南下东南亚、印度洋航线。
图13
(1)据图说明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作为近海航标的合理性。(4分)
(2)古代远洋航行以自然力为动力,据此分析商船从泉州港出发的季节。(4分)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B A D B D C D A A C A C A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P:腐殖质层(1分)Q:淋溶层(1分)R:淀积层(1分);
腐殖质层因土壤腐殖质积累形成灰黑色或黑色(或暗色土层,)(2分);淋溶层和淀积层常相伴存在,由于该地水热充足,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烈(1分),该层有机质含量较少,铁铝元素富集,呈土红色(2分)。
(2)该地纬度较低,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适宜(2分);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充足(2分);该地土壤呈酸性,且坡地的排水条件好,适宜杉木生长(2分)。
(3)沉积岩层次复杂,可推断对应沉积层形成期间地势较低,地壳稳定或缓慢下沉(2分);沉积岩的粒径呈规律性变化(从砂岩、砾岩到页岩、泥岩,再到砂岩、砾岩、页岩、泥岩的变化)可推断该地经历了气候湿润、干燥的多次交替变化(2分);煤炭层形成时,该地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2分)。
(4)杉木林比天然林生长快,成林快,可快速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效果更佳(2分);杉木不易受白蚁蛀食,可减少森林病虫害传播(2分)。
18.(1)死海位于大裂谷,内力作用(板块运动)使该处地壳发生断裂(2分);与周围地区相比该处形成断陷盆地(2分);约旦河水和周边山区的地下水汇入盆地,积水而成湖泊(2分)。
(2)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冬季温暖,湖水不易结冰,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充足;死海周边地势较高,地形较封闭,蒸发的水汽不易扩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对流受阻,不易成云致雨;昼夜温差大,夜晚水汽遇冷凝结成雾;且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低,易形成逆温天气,雾不易消散。(任答4点得8分)
(3)死海流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分),北部约旦河的注入,不断为湖泊提供盐分,湖泊为内流湖无排泄出口,随着时间推移,盐分会不断升高,直至成为盐湖(1分);湖泊南北长,北部约旦河的淡水为主要补给水源(1分),使北部盐度低于南部(1分);该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稍多,且此季节蒸发量较夏季小(1分),故冬季表层盐度低于夏季(1分)。
19.(1)位于海岸附近,临近周边港口,利用率高;海拔较高(210米),便于更大范围的船只或导航员看到;宝盖山顶部有足够的平坦空间,便于修建和维护。(任答2点得4分)
(2)古代远洋航行以风、流水、洋流等自然力为动力,该地受冬夏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盛行偏北风,适合南下东南亚、印度洋的商船出发(2分);夏季盛行偏南风,适合北上东北亚航线的商船出发(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