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杜牧《赤壁》许小东
作者生平简介杜牧(八零三-八五三),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 西安)人。
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 为 黄、池、睦、湖等州的 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 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注:
文宗:文章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这里指的就是杜牧。
政治上不失为有识见、有胆量的进步人士。 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文学成就 诗、赋、古文。
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铺,以辞
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 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最特出的方面:诗歌。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qiào)健。
一些作品放浪不羁(jī)、流于颓(tuí)唐轻薄。
现存四百多首诗。《赤壁》背景简介假赤壁之名,写赤壁之战,籍以寄托感。
“ 赤壁之战”是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利用的是火攻。
两军(曹操和刘备)在赤壁打了一仗,曹军大败,仓皇北逃。
此战役奠定了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峙(zhì)的局面。刘备顺着东风放火,烧掉曹军的船只,取得胜利。
作者婉转曲折地借诗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悲哀。吴国有个乔公,生了两个姑娘,都长得很漂亮。
大姑娘人称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
小姑娘人称小乔,就是周瑜的夫人。铜雀台:曹操在他的根据地邺(Yè)修 建的一座铜雀台,楼顶立有一丈 五尺高的大铜雀。
“春深”:指自然界的春光灿烂,同时 也暗示妖娆的女人,轻柔的 歌舞,封建统治者的腐朽的 生活情趣。注:
邺: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赤壁》作品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jī)山),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赤壁》原文折戟(jǐ)深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前朝: 前几个朝代。指三国时代的吴国。
周郎:即吴国大将周瑜。
铜雀:曹操在邺城建筑的铜雀台。
二乔:即大乔和小乔。大乔是孙策的妻 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
《赤壁》译文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shí), 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
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 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内容大意折戟深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大战时折断的戈戟还沉埋在江中沙土里,铁还没有销蚀。
诗人捡到了几块废铁,自己拿去磨洗一番,认出是古代魏吴战争时的遗物。 古代兵器上都铸(zhù)有铭文,所以诗人能认得。
作用:点明题目,表示这是一首赤壁怀古 诗。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赏玩这几块废铁时的感想。
若当时没有东风,也许是曹军大获全胜, 顺流而下, 把吴国灭掉。二乔肯定会被曹操俘(fú)去, 深藏在铜雀台上了。
东风被人格化了,对周瑜有好感, 特地给他以方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用来代替孙吴的破家亡国。中心思想任何英雄人物都受着时代的制约创造历史。
人和事业的成功靠条件、机遇。
“东风”是条件、机遇的代名词。
天时、地利、人和。作者吐其怀才不遇之感。
作者借题发挥。艺术特色写作技巧
语言特色
内容特色写作技巧(一)起承转合式的七言绝句每一句担任一种角色。
起:折戟深沙铁未销,
承:自将磨洗认前朝。
转:东风不与周郎便,
合: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局部代替全局用个别例子代替一般。
局部:二乔的命运。
全局:曹操统一中国。(三)反面落笔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胜利。例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
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四)比兴手法借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例子:
“折戟深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引起“怀古之幽情”。
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语言特色(一)假定语气散文语法规律:肯定语气。
唐诗:假定语气。
例子:
“东风不与周郎便, … ”
唐代诗人尽可能不用“如果”、“倘若”、“何况”、“但是” 这一类的转折语。
只要上下句贯串得当,读者自能判断其语气。到了宋代,文言文的语法观念强了, 诗人就不敢做这样的诗句。
从此,诗与散文没有区别,也就是以文为诗了。(二)运用形象思维, 以小见大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 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 乃是诗的生命。
例子:
“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揣测赤壁之战双方军事、政治情势的变化。
不采用直截了当的说理,反而通过东吴两个美女命运的猜测性的描述来反映。
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韵味。语言特色(一)咏史议论得失, 借古讽今。
咏史、 吊古的诗歌特别盛行。例子:
“折戟深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断戟没有完全腐朽,经过一番磨洗,认出它是几百年前赤壁战役的遗物。
引起怀古幽情, 追忆起三国时的那次重大战役和主要人物。总结论史。
诗人自负不平。
杜牧与王昌龄、李白、刘禹锡并列,称之为晚唐绝句大家。
为绝句的创作做出了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