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0 23:27:49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A抵御匈奴侵扰
B.分担皇帝工作
C.便利经贸交流
D.实现思想控制
高一历史试卷
5.汉光武帝时期的民间歌谣大多以战争局势为主题,如《更始时南阳童谣》等。汉明帝、汉章帝
时期的民间歌谣多以描写经学大师为主,如《诸儒为贾逵语》等。这说明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A.西汉文学缺乏鲜明特色
B.歌谣是文学的唯一形式
注意事项:
C.文景之治阻滞文学发展
D.文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6.《宋书·后废帝纪》记载,元徽四年(476年)国家财政收入以谷价常年一斛一百钱作为标准,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布价以匹四百钱估计,米谷、钱、布绢三者的比例大体是6:5:2。这反映出当时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A.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B.北朝经济的迅速恢复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
D.北方农业超过了南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7.图3所示是魏晋时期北方民族流动形势(部分)。这一形势的直接影响是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三单元。
匈奴
鲜卑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图1,商至西周同、异姓公卿的比例变化反映出

商代同、异姓公卿比例图
西周同、异姓公卿比例图
同姓公卿
同姓公狮
图3
□异姓公卿
异姓公卿
A.加速了南北统一
B.促进了民族交融
图1
C,形成了三国鼎立
D.推动了农业开发
A.早期国家的确立
B.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8.古代某项工程的完成,最终实现了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点,北抵今北京通州地区,南达今浙江宁

C.华复观念的认同
D.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
波约2000公里运河航线的全线贯通,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帝王是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实行“轻关易道”政策,就是降低关税税率,保障交通畅通。这说
A.吴王夫差
B.秦始皇嬴政
C.隋炀帝杨
D.唐太宗李世民

明当时各诸侯国
9.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甲辰,上皇降诞日,于金明楼宴百官,赐采五百匹”。“赐采五
A.强调和平共处
B.重视通商强国
C.意图共同讨秦D.农业经济落后
百匹”的数目,实在无法与天宝十四年(755年)的赐采“二万匹”相提并论。唐代宗大历年间
3.春秋战国时期,具有能量、信息的各种士人频繁地在各国、各政治集团,甚至各社会阶层之间
(766一779年),杜甫则感叹唐玄宗诞节“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这种变化反映出唐朝
交换能量、信息,讲学之风一时遍及各国。这一状况在当时直接
A.节俭之风盛行
B.政权更迭频繁
C.君主专制加强
D.国力由盛转衰
A.促成了百家争鸣
B.导致了诸侯争霸
D.开启了变法运动
10.隋朝的内史令、纳言和尚书令在级别上相当,均为最高的行政机关负责人。他们三人权力之
C.影响了士人崛起
和相当于西汉时期宰相的权力。这表明隋朝
4.图2所反映的秦朝措施的主要意义是
A.宰相权力被分割
B.皇帝的大权旁落
C.三省六部制确立
D.地方割据的形成
楚国蚁鼻钱
11.将此前各种各样的税种统一划入田税之中并以货币形式缴纳,一年中只在夏秋收税。这种
韩国布
做法减少了百姓交税次数,省去了“旬输月送”的麻烦。下列与材料内容相符的是
燕国刀币顾鸭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井田制
齐国刀币
秦半两钱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科技著作被称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广泛,皆与百姓生活
息息相关。如对于食用盐的处理。这部著作是
图2
A.《千金方》
B.《禹贡地域图》C.《唐本草》
D.《齐民要术》
【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
·24-120A·
【高一历史第2页(共4页)】
·24-120A·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D2.B3.A4.C5.D6.A7.B8.C9.D10.A11.B12.D13.B14.A
15.A16.C
17.历史阶段:新石器时代。(2分)
依据:石器基本为磨制,比旧石器时代的器具复杂、精致;距今时间基本为7000一8500年。
(2分)
阶段特征:使用打磨结合的石器,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
稳定。(2分)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2分)
18.(1)原因:经济实力的增强;军备物资充足;军队建设富有成效;中央集权的加强。(8分)
(2)战果: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4分)
(3)意义:有利于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为汉朝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环境;保障了丝绸之路
的进一步开拓;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
(8分)
19.示例
促使万众向学的科举制度推动了隋唐人文素质的提高。(2分)
说明:科举制的创立,使庶族寒士、痒序学子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学奋读,进入仕途,这极
大地调动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后,唐代社会万众向学、埋头苦读的社会风气形成。部分
登第者的成功案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尝试、去拼搏,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和
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10分)
(“示例”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0.(1)变化:都城人口剧增;都城面积缩小。(4分)
(2)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增加;贱民阶层数量减少;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松弛;商
品经济的发展;统治者倡导节俭,原州城的限制。(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120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