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弟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1 07: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时空定位】
明清中国由一个比较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并与世界接轨。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
——《中国通史》(社科版)
请阅读教材,你认为明至清中叶“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变化”)在经济与文化上有哪些表现?
经济之变:农作物、手工业经营方式、商业(货币、商人、商路、市场)变化
思想之变:变在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承古萌新”)。
文学艺术之变:变在体裁:小说和戏曲;变在内容,进一步走向平民化和通俗化。
科技之变:变在内容,对传统的总结,对西学东渐成果的吸收。
4、农业生产区域化。
一、陷入停滞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
1、高产农作物引进,粮食产量提高;
2、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3、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农产品商品化;
各地众业兼营的的情形,除了粮食作物外,大体上在常熟、坤山和镇洋等地,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主。在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太湖、阳澄湖和其他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 —范金民 《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
“一条鞭法”:
明朝1581年张居正改革:把田赋、徭役、杂税合一,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分担。赋役合并、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摊丁入亩” :
清朝雍正帝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知识链接
手工业:
3、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一些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雇人生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2、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小农经济阻碍
具体原因:
(1)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的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2)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了国内市场狭窄。
(3)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4)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5)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科学技术落后: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直接挂钩。
商业:
2、商人群体出现;
1、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化;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上海) 合溪镇
(湖州)
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徽商大宅院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材料:“嘉靖、万历年间,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地主剥削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1)经济:小农经济占据绝对优势;
雍正: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4)政治: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2) 思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3) 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中国社会没有实现社会转型,开始落后于世界。
(一)陆王心学:
①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②代表人物:陆九渊 (心学开创者)、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王阳明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
A.“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B. 反省内心可得“天理”(主观唯心主义)。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主观唯心主义);
B. 提出“致良知”(核心);
C.“知行合一”。【方法论】
评价:
A.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励志;
B.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二、回归本心的追求——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对比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异 把握“理”的途径 理在心外(客观唯心)
实现“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向外求理、学习)
同 世界本原 思想实质 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
理在心内(主观唯心)
致良知、知行合一
(向内求理、内心反省)
2、明末思想家:李贽
1、原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社会:市民阶层扩大。
“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二)明清儒学的发展: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当大喜,何耻为?”
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肯定人正当的私欲
蔑视权威和教条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君主过度集权
思想上:经世致用;强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4、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
具有早期启蒙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但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儒学,也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有何局限性?
继承性:民本思想(如天下为主君为客);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批判性(进步性):
经济上:“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思想上:反传统、反教条,提倡“经世致用”、以史为鉴,将学术研
究与现实相结合,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局限性: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承古萌新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西汉
明清
孔子创立儒学;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
创立发展
成为正统
转型与成熟
批判继承、承古萌新
宋——明
规律
随着时代特征、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统治者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
时间 作者 代表作品 历史地位/意义
小说 元末 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中期 吴承恩《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中期 吴敬梓《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曹雪芹《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曲 明 汤显祖《牡丹亭》 传奇趋向长篇化,
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明清 昆曲 长期流行
道光年间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三、人性解放的渴望——文艺科技的新呈现
明清小说的特点:
语言通俗生动、体裁多样、反封建、重视教化作用。
李黄在长安街头遇到白蛇化为的美丽少妇,受邀去她家里,一连三天饮乐无所不至。返家后,卧床不起,身体化作一摊血水。
——《白蛇记》
明清小说:
87版《红楼梦》剧照
《儒林外史》中临死前的严监生
武松打虎
戏曲:
特点: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于一体。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伦理观:女性地位改善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曹雪芹《红楼梦》
臣僚士庶之家,靡丽侈华,彼此相尚,而借贷费用,习以为常。居室则一概雕画,首饰则滥用金宝……虽蒙朝廷禁止之诏屡下,而民间僭用之习自如。 ——周玺《垂光集》
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永结同心。
——汤显祖《牡丹亭》
财富观:崇尚奢侈
婚恋观:追求真挚情爱的人文潮流
下列小说情节反映了明清社会风气有哪些变迁?
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②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传统的轻商观念逐渐淡化;
③社会矛盾渐加深,文人借用文学作品来批判现实的黑暗;
④印刷术普及,社会识字率的提高。
发展趋势:文学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时代特征对明清文艺发展的影响
时期 人物 贡献 地位(意义)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明清科技成就的特点:
总结性、实用性、借鉴西方科技知识
中国科技在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明清科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16世纪以后却衰落了?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展缺乏动力;
政治:专制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
文化:文化专制、儒学重人伦,轻科技;
科技:古代中国科技侧重实用和总结,没有建立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解放)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海禁及闭关锁国
中国
中国与世界
天朝上国的迷梦
经济之变
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繁荣
倡导个性自由
科学技术发展
小说戏曲繁荣
批判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高度集权
思想控制
小农经济主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
世界潮流
百年危机
政治
文化之变
思想之变
课堂小结:
世界之变
唐代以来,中国瓮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日本制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①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王阳明在与弟子讨论如何处理儒生治学与治生的关系时,提出学者应当以治学为首务。但若能调停得“心体无累,那么虽“终日做买卖,也“不害其为圣为贤”。王阳明的这一言论
A.完善了理学的人性论 B.迎合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否定了儒学的义利观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明清小说家的作品往往“使人读少为轩然笔为潜然泪,即樵夫牧子,厨妇爨婢,皆感动干不容已。”如《醒世姻缘传》中,作者用方言俗语描墓人物情状,通过对两个家庭、两种姻缘的描写,呼年尊重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宾”这表明
A.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B.经济发展使近代平等观念形成
C.封建礼教抑制了文学的发展 D.市民文学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D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