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6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6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07 14: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讨论:什么是城市?1、人口高度集中2、建筑物高大密集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人类出现时就有的吗? 城市不是本来就有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通过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1、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城市的起源 起源 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分工),促进了(集市)的形成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的出现农业生产发展(基本前提) (促进因素)形成发展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大城市是在小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哪里呢?
1.最早城市起源地 中美州共同特征:
北半球中低纬度
河流中下游
的平原原因自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社会经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城市人口分解过程: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返回上海人口的增加
  * 城市人口的增加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衡量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世界城市人口变化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经济结构如何?2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读图P33.2.20思考: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城市化的阶段特征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进程示意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群与城市带出现(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 城市化起步2. 城市化水平3. 城市化速度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 城市化起步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早起步晚2. 城市化水平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水平高水平低3. 城市化速度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慢)速度(慢—快)两类国家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成熟阶段加速阶段城市化起步早晚目前城市化速度缓慢迅速城市化水平高(70%左右)低(40%左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相适应现象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城市化
(畸形发展)(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
敦城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随着
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
市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
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建成区大伦敦界原居民点绿地内伦敦区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城市化的同时,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逆城市化”的趋势也开始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居住。 据北京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少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
 2、城市中心区地租不断上扬,人们迁向房价比较便宜的郊区;
 3、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4、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
“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势,是建立在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基础上的。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巩固强化下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左图表示的是(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右图表示的是(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CA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一:世界约有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20%的土地上,而且之中集中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将有增无减。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建筑、公路、机场、游乐场、工厂,往往占用了最肥沃的土地材料二:黄河兰州段污染严重芝家哥浑浊的空气繁忙的交通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环境恶化噪声污染返回交


挤住


难就


难社



定其




题返回城市热岛环流提要城市化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①土地被占用,耕地减少
②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交通拥挤
⑤住房紧张
⑥就业困难
⑦社会秩序混乱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气候影响合理有序的城市化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提要四.制订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1、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3、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4、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5、治理环境污染,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本节小结提要学以致用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大量涌现的过程
B.城市化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D.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二十世纪初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DC学以致用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人民生活水平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速度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D.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目
C1.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A2、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C例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至t4的发展过程)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 特征是
① ;
② ;
③ 。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3)此过程被称之为 。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
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镇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城镇发展为城市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提要例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城市化水平,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是????? 曲线。(2)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 曲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 。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①②②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 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早 速度慢 城市化水平高表格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