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鄂教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单元四检测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上,水主要分布在( )。
A.海洋 B.江河 C.地下 D.冰川
2.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B.水是生物体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C.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D.海水不算水。
3.关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是构成生物圈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
B.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是非常充足的。
C.人类能从江河湖泊和地下获取部分淡水。
D.地球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非常严重。
4.水结冰,温度需要达到及低于( )。
A.-4℃ B.0℃ C.1℃ D.4℃
5.水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
A.水温逐渐升高。 B.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出现沸腾。
C.玻璃烧杯上方会形成水汽。 D.玻璃杯中水位出现上升。
6.下列属于固态水的是( )。
①雪 ②冰 ③霜 ④雨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是不同于水的一种气体。 B.水蒸气无色无味。
C.水蒸气就是天上的云朵。 D.水蒸气是一种能源。
8.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下列现象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洗过的湿毛巾、湿衣服晾干了。 B.面包放久了就变硬了。
C.冰棍从冰箱拿出来后冒白气。 D.新鲜蔬菜叶子放段时间就萎缩了。
9.利用水的三态,人类可以做很多事,其中不包括( )。
A.利用水来发展水上交通运输。
B.利用冰箱来冷藏食物。
C.利用蒸汽来推动蒸汽机车运动。
D.在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云雾缭绕的效果。
10.下列不属于节水行为的是( )。
A.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B.用自来水冲洗马桶。
C.农业灌溉用喷灌替代大水漫灌。 D.用淘米水浇花。
二、填空题。(每空2分,38分)
1.根据科学家测算,海洋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______,陆地面积约占______。
2.地球上的水广泛分布在陆地、______和______。
3.水的冰点是_______,沸点是______。一杯常温水遇低温结冰后,体积会________。
4.在探究水沸腾的温度时,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包括水、支架、玻璃杯
_______、_______等。
5.水在自然状态下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存在状态。水的这三种状态能够_________。
6.雨水是水蒸气在高空中_______凝结而成的,当气温降至____℃及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小水滴会结成_____,就是我们所熟知的_______和_______。
7.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总量并不多。因此,我们应当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陆地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里。( )
2.水变成冰后,产生了新物质,所以体积变大了。( )
3.要正确使用酒精灯,万一酒精泼洒燃烧,要及时用湿毛巾盖灭。( )
4.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汽”是气体。( )
5.冰可以融化成水,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
四、简答题。(4+6=10分)
1.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碎冰中加入盐?
俗话说:“下雪不寒,化雪寒”,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综合题。(12分)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 ( https: / / baike. / doc / 2160849-228644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 https: / / baike. / doc / 6019439-623243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
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通过短文,我知道了驱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3分)
A.太阳和重力 B.水的形态变化 C.海洋 D.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2.箭头②表示:____________;箭头④表示:____________;箭头⑤表示:____________。(3分)
3.古诗中“百川终到海”指的是图中的( )。(3分)
A.① B.④ C.⑥ D.⑦
4.通过上述资料,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上,水主要分布在(A)。
A.海洋 B.江河 C.地下 D.冰川
2.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水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B.水是生物体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C.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D.海水不算水。
3.关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地球上的水是构成生物圈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
B.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是非常充足的。
C.人类能从江河湖泊和地下获取部分淡水。
D.地球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非常严重。
4.水结冰,温度需要达到及低于(B)。
A.-4℃ B.0℃ C.1℃ D.4℃
5.水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D)
A.水温逐渐升高。 B.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出现沸腾。
C.玻璃烧杯上方会形成水汽。 D.玻璃杯中水位出现上升。
6.下列属于固态水的是(A)。
①雪 ②冰 ③霜 ④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水蒸气是不同于水的一种气体。 B.水蒸气无色无味。
C.水蒸气就是天上的云朵。 D.水蒸气是一种能源。
8.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下列现象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C)。
A.洗过的湿毛巾、湿衣服晾干了。 B.面包放久了就变硬了。
C.冰棍从冰箱拿出来后冒白气。 D.新鲜蔬菜叶子放段时间就萎缩了。
9.利用水的三态,人类可以做很多事,其中不包括(D)。
A.利用水来发展水上交通运输。
B.利用冰箱来冷藏食物。
C.利用蒸汽来推动蒸汽机车运动。
D.在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云雾缭绕的效果。(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10.下列不属于节水行为的是(B)。
A.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B.用自来水冲洗马桶。
C.农业灌溉用喷灌替代大水漫灌。 D.用淘米水浇花。
二、填空题。(每空2分,38分)
1.根据科学家测算,海洋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29%。
2.地球上的水广泛分布在陆地、大气和海洋。
3.水的冰点是O℃,沸点是100℃。一杯常温水遇低温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4.在探究水沸腾的温度时,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包括水、支架、玻璃杯
酒精灯、水温计等。
5.水在自然状态下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这三种状态能够相互转换。
6.雨水是水蒸气在高空中_遇冷凝结而成的,当气温降至O℃及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小水滴会结成冰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雪和霜。
7.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总量并不多。因此,我们应当节约用水。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陆地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里。(×)
2.水变成冰后,产生了新物质,所以体积变大了。(×)
3.要正确使用酒精灯,万一酒精泼洒燃烧,要及时用湿毛巾盖灭。(√)
4.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汽”是气体。(×)
5.冰可以融化成水,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四、简答题。(4+6=10分)
1.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碎冰中加入盐?
答: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快速吸收热,起到快速结冰的作用。(关键词:快速结冰)
2.俗话说:“下雪不寒,化雪寒”,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下雪的时候是空气中的水分子直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过程,这个过程要释放热量,而化雪的时候由固态转化为液态和气态,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言之有理即可)
五、综合题。(12分)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 ( https: / / baike. / doc / 2160849-228644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 https: / / baike. / doc / 6019439-623243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
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1.通过短文,我知道了驱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3分)
A.太阳和重力 B.水的形态变化 C.海洋 D.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2.箭头②表示:海水蒸发;箭头④表示:大气降水;箭头⑤表示:蒸发。(3分)
3.古诗中“百川终到海”指的是图中的(⑥)。(3分)
A.① B.④ C.⑥ D.⑦
4.通过上述资料,我知道了地球的水是运动变化的。(3分)(言之有理即可)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