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5:DDADD 6-10:BADAA 11-15:DCABD
二、多选题
16.D 17.ACD 18.AB 19.A
三、非选择题
20.C
21.(1)被动运输 淋巴液
(2)皮肤 毛细血管壁
(3)重吸收
(4)淋巴液和组织液
(5)内环境
(6)无机盐和蛋白质
22.(1)2 次、2 次
(2)局部电流(电信号)单
(3)P、QM、O
(4)抑制
(5)突触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受阻
23.(1)下丘脑 通过体液运输(或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或作为信使传递信
(2)甲状腺激素 下降(减少)反馈调节
(3)激素只有与相应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激素①的受体只在
垂体细胞上有,激素③的受体几乎全身细胞都有
24.(1)识别多巴胺、运输 Nat
(2)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人突触前膜 增多 y
(3)减少
潍坊国开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月考答案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总分 100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 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⑦HIV 的增殖 ⑧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③④⑤⑦⑧ D. ①④⑥⑧
2.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的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骑行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骑行过程中,维持呼吸作用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C.骑行过程中,维持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脑干
D.骑行过程中,维持语言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切断①处,刺激③处,e 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 a 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C.结构②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结构 e 在组成上包括 d 的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4.氨基丁酸(GABA)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 A、B 两种受体,A 受体还是 Cl-通道,被 GABA 激活后导致通道开放,Cl-内流(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①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图中 X 和 Y 分别是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
C.推测 B 受体具有调节 GABA 释放量的作用
D.GABA 与 A 受体结合后,导致 Cl-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5.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
B.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
C.神经递质只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能在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间传递信息
6.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电流表①②的电极均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a、b
为电流表接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 b 点,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
B.刺激 a 点,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
C.b 点兴奋时,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 a 点,b 点和 c 点所处的神经元同时兴奋
7.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 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8.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 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表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
线 1)和膜内 Na+相对含量变化趋势(曲线 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C 所需的时间和 C 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 Na+浓度决定
B、D 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曲线 EF 段 Na+相对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G 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9.人类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能管理躯体运动,经过中央前回的分析和综合,使机体对体
内外刺激作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下列有关中央前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中央前回对应的皮层代表区,可引起躯体运动
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 范围
C.头面部肌肉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倒置的
D.第一运动区皮层代表区范围大小与其所支配的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呈正相关
10.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 为。若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浓度
的 GRP,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 GRP 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B.GRP 与 GRPR 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 Na+通道打开,Na+内流
C.GRP 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
D.若抑制 GRPR 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
11. 下图表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①与②之间双向传递
B. ①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
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1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B.肝脏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肌细胞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C.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D.胰岛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13.冬泳运动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 ”。在严寒的冬季,冬泳运动员刚开始训练时,其各
项生理变化与右图曲线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④汗液的分泌量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3 号瓶、4 号瓶和 5 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是影响 TSH 分泌的因素
B.2 号瓶和 5 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 TSH 有促进作用
C.1 号瓶、2 号瓶、3 号瓶对比说明 TSH 是由垂体分泌的
D.由 3 号瓶、4 号瓶可知,甲状腺激素对 TSH 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15.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
在时刻 A,室内温度由 15 ℃突然升至 40 ℃ , 在时刻 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 15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时间内,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
B.在 AB 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
人体不散热
C.在 AB 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 BC 段时间内高
D.在 BC 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
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包括①②③④
B.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
C. ③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 等物质
D.通过排泄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含有尿素和尿酸等
17.进食可刺激小肠的 K 细胞分泌一种多肽(GIP),GIP 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 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不正
确的是( )
A.与口服葡萄糖相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使体内胰岛素
水平更高
B.GIP 与①结合可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
C.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因结构②受损导致的糖尿病
18.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
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 CI-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 K+ 的外流
B.突触后膜的 C1-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一定增大
C.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 Na+ 的内流
D.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 0 的情况
19.图 1 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图 2 表示该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内外
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膜外 Na+浓度可使图 2 中 c 点对应的膜电位升高
B.图 1 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图 2 中 de 段电位下降是因为 K+大量内流
D.动作电位的峰值随着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20.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 B 细胞;②血糖
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 B 细胞;③兴奋的
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21. (16 分)根据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以 (填跨膜运输方式)的方式由消化道进入 A,D 代表
。
________________
(2)A 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 (填器官)。A 和 B 的
交换是通过 (填结构)进行的。
(3)过程 d 表示 作用。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 。
(5)C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
(6)A 渗透压的大小与其中 的多少有关。
22. (16 分)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 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下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
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刺激图甲中的④ , 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是由 引起的。
(2)刺激图甲中的① , 可以检测到 B 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
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 (填写图丙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
(填写图丙中的数字),所以兴奋的传递具有 的特点。
(3)如果利用图甲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第(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
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
实验思路:
。
结果预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3 分)下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
②③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 其中激素调节除了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外,
还有 (至少写出一点)的特点。
(2)激素③的名称是 ,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
势是 ,这是一种 机制。
(3)激素③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其中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 分)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 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 ”,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 枢 ”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 ”的神经递质。 目前可卡因是最 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 ”。下图 1 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 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 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
收,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MNDA 的作用是 。
(2)由图 1 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
, 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从
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这一过程可以用图 2 中 (填“x ”“y ”
或“z ”)曲线表示。
(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 MNDA (填“增 多 ”“减少 ”或“不变 ”),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
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