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 第二章 第一节 ——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程标准
结合案例,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基于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为区域的发展提建议。
0 1
0 2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情境导入
思考: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四大古代文明出现与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相关
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0 1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位置
土地
气候
资源
自然
条件
区域发展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1.区域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
导入回顾
思考: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四大古代文明出现与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相关
地理位置
农耕条件优越
中低纬度大河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气候温暖湿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非唯一条件
孟加拉国 vs 日本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地处西北太平洋,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之一。
思考: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孟加拉国
正面案例
都江堰水利工程
反面案例
美国“黑风暴”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都江堰水利工程
案例分析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分水、分沙
分泄内江河道洪水与排沙
自动控制进入灌区的引水量
尊重自然,人地和谐
案例分析
美国大平原地区 “黑风暴”
-03
案例分析
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平原,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
启示: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活动探究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
1.“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分析这种聚落多沿河分布的原因?
江南水乡
江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因此聚落多沿河分布。
活动探究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
2.江南水乡也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江南水乡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形: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
土壤: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水源:河网密布,生产生活水源充足。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02
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资源的定义
时间视角
不同生产力水平
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受生产力水平影响,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形式不同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空间视角
同一生产力水平
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沙特的“昨天”
沙特的“今天”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
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支撑经济发展
例:澳大利亚,煤炭、铁矿、铝土等资源丰富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荷兰 VS 瑞士
案例分析
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
瑞士缺少矿产资源和耕地,但依靠社会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4左右,近年来扔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2015年占15%。近年来,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
煤炭丰富
煤炭
分布广
支柱产业
煤产衰弱
活动探究
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初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等,煤炭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中期: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增速缓慢。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且环境污染严重。
③ 后期:山西省通过延长煤炭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
我国《“十四五”转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消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
《“十四五”规划》 中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20%左右。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
在全国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产业的发展受限,山西煤炭资源的产量会进一步下降。
2、阅读下列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减排
节能
活动探究
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非化石能源支持力度大
② 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于非化石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煤炭产业发展受影响;
山西省“十四五” 发展目标与任务是: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咸,能源优势特别是电价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上升,与相邻省、自治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开采比较优势下降。
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
③ 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煤炭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④ 开采煤炭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较大,长期发展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限制煤炭产业发展。
2、阅读下列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成本提高
水资源短缺
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活动探究
能源优势转化
总结
区域发展的
自然环境基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贫乏
充分利用,成为富裕国家
利用不当,阻碍经济发展
利用社会、人力资本
经济发达
四大文明古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
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
荷兰
瑞士
孟加拉国与日本
违背自然规律
美国黑风暴
地中海东岸的小国以色列,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以色列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
1.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
A.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 B.建大棚温室改造热量
C.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 D.沙漠变肥沃的土壤
2.目前,以色列鲜花总产量一半以上来自新培育的品种。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
A.发达的经济实力 B.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
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
C
B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第1题,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让沙漠开满鲜花改造的是水分条件,应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C正确。
第2题,培育新品种需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B正确。
[解析]
当堂检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夏季洪水中只有约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 )
A.凸岸泥沙堆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少
B.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含沙量大
C.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
D.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
A
当堂检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3~4题。
4.岷江是长江流域径流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
B.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
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D.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
C
当堂检测
第3题,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则大部分泥沙流入外江。岷江在鱼嘴分流后,内江凹岸的洪水直接进入宝瓶口,表层水流流向凹岸,流速快,含沙量小,所以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少;底层水流流向凸岸,一部分泥沙在内江凸岸堆积,而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慢。故选A
第4题,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快,主要是由于东侧支流发源于盆地,西侧支流发源于高原,所以西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岷江中下游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岷江除雨水补给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等其他补给水源。故选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