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慈母情深
父爱之舟
“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
习作 我想对您说
舐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人文主题
第六单元
本组课文的主题:
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之爱,铭记父母之情,回报父母之恩,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阅读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写作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游 子 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 孟郊
导入
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18、慈母情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长篇、连续”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家境的贫寒。
梁晓声(1949—),当代著名作家。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年轮》、《浮城》等。
简介作者
《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5年。《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
助读资料
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实岳母刺的字是尽忠报国。
岳母刺字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落魄 怂恿 辞退 压抑
颓败 缝纫 噪声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龟裂 权利
落魄 怂恿 辞退 压抑
颓败 缝纫 噪声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龟裂 权利
pò
rèn
yì
zào
hè
tuí
bèi
dān
jūn
dōu
quán
我会读
辞
碌
吊
噪
抑
脊
竟
哇
忍
龟
酸
权
我会写
1.蜻蜓挣脱( )了蜘蛛网,飞走了。
2.哥哥上班挣钱( )了,给我买了好多东西。
挣
zhēnɡ (挣扎)(挣脱)
zhènɡ (挣钱) (挣命)
zhènɡ
zhēnɡ
多音字
1.奶奶的手一到冬天就会龟裂( )。
2.乌龟( )慢慢地爬上沙滩。
龟
jūn (龟裂)(龟手)
ɡuī (乌龟) (海龟)
ɡuī
jūn
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夸张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我理解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
(第1~5自然段)
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
(第6~34自然段)
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的经过,彰显出伟大的母爱。
第三部分
(第35~38自然段)
“我”拿钱给母亲买了罐头,母亲再次给钱,“我”终于拥有了这本想买的书。
段落划分
为什么会这样给课文划分层次?你的根据是什么?
是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的。
划分层次之后,你现在会怎么概括课文的内容?能不能说得更充分?
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买到了书。
归纳方法:可以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课文划分层次,进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第1—5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作者想买一本一块五的书,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学习任务三:默读课文,感受家境的贫寒。
“一块多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能买什么?做什么?
一元多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买到15斤大米、1.5斤猪肉、20个烧饼。60年代的米价是0.125元一斤,10块钱可以买到整整80斤大米。大黄鱼是5毛钱一斤,10块钱可以买到20斤。猪肉是6毛6一斤,10块钱可以买15斤。小学学费只要6块钱,一双中档皮鞋只要七块六毛八。
“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
书很贵。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两个“从来没有”说明这钱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把“我”想拥有这本书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我”对书的渴望也是后文 “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原因。
“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
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 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
A 家里很穷。
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我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第29自然段中还写到母亲从衣兜里掏出的是“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也可以看出母亲挣钱、攒钱的不容易。
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小厂上班。
读第4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破收音机 吃进了肚子里。
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
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反复交代家里很“穷”呢?里面的用意是什么?
文章一开头先介绍书价(一元多),然后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暗示读者这一元多对“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紧接着作者又写出“卖破录音机”和“吃进肚子里”,这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作者反复介绍“穷”是为了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让“我”买书做铺垫,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
交流总结,归纳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故事的起因是“我”想 ,后来故事发展到“我”到工厂 ,而 是全文的高潮部分,故事的结局是“我”最终有了 。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搜集表现“母爱”的古诗句。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