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1: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学会观察与提出问题,实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2.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学会绘图记录。
4.观察气孔的模型,阐述保卫细胞的特点及控制气孔开闭的原理,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5.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设计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已经学会使用显微镜,能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气孔。
2.但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比较抽象,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更是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借助物理知识和构建物理模型,将抽象的现象具体化,利于学生的观察蒸腾作用的过程,进一步思考、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和原理。
教学重点:
1.设计并实施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
2.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3.阐述气孔的组成与开闭原理以及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4.概述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
1.设计并实施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
2.理解气孔开闭的原理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环节一:实验展示: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1.环节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学会观察与提出问题,实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2)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教学内容:
(1)教师:请各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填写表格。
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学生:
组1:我们小组用带根的绿萝做实验。观察到多叶:量筒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少叶:量筒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量筒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组2:我们小组用桂花枝条做实验。观察到多叶:量筒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少叶:量筒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量筒中水位未下降,袋内壁无水珠。
组3:我们小组用菊花盆栽做实验。观察到多叶+菊花:袋内壁水珠多。菊花: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无花:量筒袋内壁水珠极少。
组4:我们小组用盆栽栀子花(未开花)做实验。观察到多叶组袋内壁水珠多。少叶组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组袋内壁水珠极少。
(2)教师: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在水面加食用油的目的是什么?比较页面的高度是否发生变化,你能说明其中原因吗?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本实验类似的现象?学生:小组讨论,根据现象得出结论: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花、茎等其他器官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
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PPT 呈现展示实验成果的要求:
(2)学生将实验现象和过程拍成照片和视频上传,进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
(3)通过智慧课堂的抢答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及回答问题。
(二)环节二:叶表皮的气孔吹叶片感受气孔的存在。显微镜观察气孔结构。利用气孔模型理解气孔开闭原理。
1.环节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学会绘图记录。
(2)观察气孔的模型,阐述保卫细胞的特点及控制气孔开闭的原理,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教学内容:
(1)教师:为什么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上面有什么奥秘吗?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解开秘密!请学生们从叶柄向浸在水里的叶片吹气,并仔细观察现象。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从叶片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学生:学生共同得出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教师:你知道水是如何从叶片中散发出来的吗?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实验步骤:回顾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取→展→盖→吸。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再用高倍镜观察气孔。画图并拍照上传展示。学生:学生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3)教师:请同学们观看模型,请问两个气球和中间的缝隙分别代表什么?对气球打气和放气的过程,仔细观察气孔的变化,你能说出保卫细胞状态与气孔开闭的关系吗?学生: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模型,理解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
(1)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直播功能,同屏直播学生的实验,全班同学根据直观现象得出结论。
(2)学生将观察到的气孔结构和画的气孔结构图拍照上传,师生共同评价。
(3)通过智慧课堂的直播功能,直播演示模型实验,全班同学根据直观的模型现象,理解气孔开闭原理。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环节目标: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2.教学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小资料,根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教师课前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如下,将桂花枝条下端连接一根带刻度的玻璃细管(温度计去掉两端),插入墨水。学生:学生现场观察感受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力量。观察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思考是什么提供了使水上升的动力?师生共同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还能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教师:水在植物体内如何运输呢?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实验:前一天将大白菜的叶片浸在红墨水中,今天白菜大部分变成了红色,解破开观察,发现的叶脉内的一些结构为红色。
(3)教师:想一想,这些红色的结构可能是什么?学生:植物叶脉中的导管。师生共同总结植物根吸收到蒸腾作用的全过程,并板书:根→茎→叶→气孔
(4)教师:在植物体内水以什么形式存在?又以什么形式散发到气孔外?学生:在植物体内液体形式存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气孔外。
(5)教师:物理学上称之为什么现象?有什么特点?学生:汽化,吸热。师生共同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蒸发出的水分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
(1)通过智慧课堂的直播功能,直播演示实验,全班同学根据直观的模型现象,感受蒸腾作用产生强大的拉力。
(2)通过智慧课堂的直播功能,直播学生实验,全班同学根据实验现象,直观理解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分与无机盐。
三、课堂小结
1.环节目标:
构建知识体系。
2.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板书小结。
四、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1课时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产生拉力
2.降低温度
3.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根→茎→叶→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