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包】2014版初中地理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精练精析: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资料包】2014版初中地理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精练精析: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07 16:08:01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七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某中学举行了香港知识竞赛活动。下面关于香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世界著名的自由港
C.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区和转口港
D.被称为“购物天堂”
  作为连接我国内地和海外的重要桥梁,香港和澳门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与珠海相邻,澳门与深圳相邻
B.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C.香港和澳门旅游业比较落后
D.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美国
3.香港与祖国内地血肉相连,图中香港可为内地提供(  )
A.日常生活消费品 B.先进技术和管理
C.众多廉价劳动力 D.产品消费市场
4.关于香港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的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珠海市相邻
C.香港是指香港岛
D.境内多低山丘陵
  正在修建中的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读下图完成5、6题。
5.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珠江口东岸 B.都由岛屿和半岛组成
C.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支柱产业都是博彩业
6.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B.缩短通行距离
C.加大桥面的宽度 D.减小施工难度
7.(2013·滨州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内地、香港、澳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港交通、旅游业非常发达,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
B.上图信息所示,澳门的面积不断扩大,是由于珠江口泥沙淤积和填海造地双重因素造成的
C.香港和澳门间的“港澳跨海大桥”的建成,更加强了两地的联系,促进了两地的合作与发展
D.内地有丰富的资源,港澳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应将香港和澳门建成大型的重工业基地
  (2013·南京学业考)珠江三角洲利用其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据此完成8~10题。
8.香港某公司的技术人员打算到祖国内地就业,考虑就近原则,首选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深圳
9.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  )
A.东南亚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港澳地区
10.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大量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此类现象反映的是(  )
A.农业的发展 B.城镇化的发展
C.旅游业的发展 D.生态环境的改善
  (2012·惠州学业考)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11~13题。
2007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关数据
地区
土地面积
(万km2)
常住人
口(万)
非农业人口
比重(%)
国民生产
总值(亿元)
进出口总
额(亿元)
长江
三角洲
11
9 749
65
46 862
609
珠江
三角洲
2.5
4 492
77
25 416
452
11.根据材料判断,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  )
A.人口总量多 B.人口密度大
C.城市人口比重小 D.农业人口多
12.有关两地经济发展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发展用地多于长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国民生产总值低于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3.2007年长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多(  )
A.21 446亿元 B.609亿元
C.452亿元 D.157亿元
14.上海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位于钱塘江、黄浦江入海口
B.上海是我国沿海航线中点,位于长江航线和海运航线的结合部
C.上海通过京沪线、沪杭线联系全国各地
D.上海是全国的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海运交通的中心
1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
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16.下列城市中,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长沙 B.南京 C.深圳 D.湘潭
  长沙新闻网2013年8月7日讯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针对长株潭城乡客运乘车“一卡通”试点工程,目前交通部门对公交IC卡及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采集。预计到年底,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将出台,并启动长株潭城际公交线路优化改造工程,长沙市民使用现有的IC卡,将可以在株洲或湘潭的公交车上直接刷卡,免去兑换零钱的麻烦。据此回答17~19题。
17.材料中提到的“省”是指(  )
A.河南省 B.广东省 C.山东省 D.湖南省
18.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除了在交通上下功夫外,还做了其他工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将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
B.将三市的市政府合并为一
C.统一观光旅游项目
D.统一对湘江的治理与保护
19.长株潭城市群是“两型社会”的典范,下列做法不符合“两型社会”的
是(  )
A.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绿化率,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C.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力度,重污染型企业限期退出
D.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建立“两型社会”风尚
20.中国地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B.澳门以转口贸易为主
C.长株潭城市群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
D.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不突出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香港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区域名称:A   岛,B   ,C   。(6分)
(2)毗邻城市:D    。(2分)
(3)铁路:E    。(2分)
(4)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省区:F    ,其省会是    。(4分)
22.(2013·潍坊学业考)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 容
土地面积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
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 北京市地图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A      山脉,B      油田,C      海,D      省。
(2)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                         。(6分)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           ,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4分)
23.阅读材料与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上海位于我国东南部,与江苏省、浙江省相邻。上海简称     。(2分)
(2)上海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还有许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8分)
①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    (水田、旱地),农作物一年可以二至三熟,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②交通便利。请写出一条经过上海的铁路线名称:        。
濒临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     ”的美誉。
(3)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性工业基地。(2分)
(4)为了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4分)
24.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典范,经济正在崛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河流A是     ,B是       湖。(2分)
(2)利用图中信息,量算武汉到长沙的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1分)
(3)图中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主要油料作物是      。(2分)
(4)北京的晶晶暑假来湖南旅游,乘火车走    线到达长沙。你给她介绍长沙的两个名胜古迹     、     。一路上你还介绍了湖南四季分明的       气候,红色旅游胜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        。(4分)
(5)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何建议?(3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香港的相关知识。博彩旅游中心为澳门。
2、3.【解析】2选B,3选B。本题组考查香港与澳门的地理位置及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香港与深圳相邻,澳门与珠海相邻;港澳地区均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香港和澳门旅游业都很发达;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中香港的优势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4.【解析】选D。本题考查香港自然地理环境。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市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组成。
5、6.【解析】5选B,6选A。本题组利用工程建设考查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环境及工程对当地的影响。第5题,香港和澳门都是由半岛和岛屿组成;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两地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业。第6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和澳门海上交通便利,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7.【解析】选D。本题考查祖国内地与港澳经济发展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港澳与祖国内地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港澳地区矿产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重工业。
8~10.【解析】8选D,9选D,10选B。本题组综合考查距离香港最近的内地城市、珠江三角洲的外资来源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第8题,深圳地域上与香港相邻。第9题,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相邻,故为“珠三角”主要外资来源。第10题,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11~13.【解析】11选B,12选C,13选D。本题组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表格材料可得出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人口总量少、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少、发展用地少、国民生产总值低以及2007年进出口总额比长江三角洲少157亿元等知识。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位于长江、黄浦江入海口;厦门是我国沿海航线中点;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总枢纽和交通中心。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福建和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长江三角洲林区面积较小,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贫乏。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中心城市,长沙和湘潭都位于长株潭城市群,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
17~19.【解析】17选D,18选B,19选A。本题组考查长株潭的相关知识。第17题,由材料知,长沙位于湖南省,“省”是指湖南省。第18题,长株潭城市群在一体化建设中并没有将三市的市政府合并为一,而是三政府合作,共建长株潭城市群。第19题,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使当地资源加快枯竭,资源的使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两型社会”。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中国的地域经济因地制宜,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澳门以博彩旅游业为主,长株潭城市群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珠江三角洲主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香港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第(1)题,图中A为香港岛,B为九龙,C为新界。第(2)题,香港北邻我国经济特区深圳。第(3)题,铁路E是由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第(4)题,香港毗邻广东省,广东省省会为广州。
答案:(1)香港 九龙 新界 (2)深圳
(3)京九铁路 (4)广东省 广州
22.【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地理背景,考查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解答问题。第(2)题,根据河流流向和地形特点,判断地势特征。第(3)题,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第(4)题,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
答案:(1)太行 胜利 黄 辽宁
(2)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东部、南部地势较低,地势总体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河流流向和山地分布
(3)水资源总量少;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大。
(4)北京 科技力量雄厚
23.【解析】本题考查上海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第(1)题,上海简称沪或申。第(2)题,上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水田;有京沪线及沪杭线等铁路线,且临海、临江,交通便利。这些都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4)题,为实现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城市规模过大等问题,防止环境污染、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答案:(1)沪或申
(2)①长江中下游 水田 ②京沪(沪宁)线、沪杭线(任选其一即可) 黄金水道
(3)综合
(4)避免城市规模过大、防止环境污染、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只要合理即可)
24.【解析】本题考查长株潭地区的地理环境。第(1)题,图中河流流经株洲、湘潭和长沙,为湘江,B为洞庭湖。第(2)题,可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和实际测量的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进行计算。第(3)题,长株潭地区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第(4)题,从北京到长沙可乘京广铁路,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毛泽东的故乡是韶山。第(5)题,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减少洪涝灾害,可实行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措施。
答案:(1)湘江 洞庭
(2)300
(3)水稻 油菜
(4)京广 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任选两个) 亚热带季风 韶山
(5)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24张PPT。阶段专题复习
第七章一、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结合“香港和澳门”图记忆其地理位置及组成:2.一国两制: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拓展归纳】1.对比法学习香港、澳门:
(1)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2)香港与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与珠海经济特区相邻;(3)都由三部分组成,但名称不一样;(4)香港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产业,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业、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5)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澳门有“海上花园”之称;(6)两地都用“填海造地”的方式来扩大陆地面积。
2.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内地 港、澳3.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
(1)“上天”是指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是指填海造地。
4.经济:
(1)香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2)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
5.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香港的生产、生活资料80%以上来自于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内地,祖国内地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典例1】(2012·葫芦岛学业考)香港地少人多,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香港人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对这两种方式的正确理解是
(  )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居住在船上
③向月球移民 ④填海造地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香港人采用“上天”即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即填海造地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典例2】(2013·葫芦岛学业考)与澳门和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A.海南、深圳 B.珠海、深圳
C.深圳、汕头 D.深圳、珠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澳门、香港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面向海洋,背靠内地,香港毗邻深圳,澳门与珠海毗邻。【典例3】(2013·聊城学业考)读香港、澳门地区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铁路线①是京九线,②是京广线
B.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市相连
C.香港、澳门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澳门的经济支柱主要有博彩业、旅游业等
(2)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社会制度不同,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不大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解析】(1)选D,(2)选D。本题考查港澳的位置以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第(1)题,图中铁路线①是京广线,②是京九线;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相连;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澳门不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第(2)题,祖国内地能为港澳提供场地、劳动力、市场等,港澳能为内地提供资金、技术,所以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对比【典例4】关注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南京、     。
(2)该地区最大河流是    ,最大湖泊是    。
(3)该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是      ,该中心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        、        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状况。第(1)题,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北翼中心为南京,南翼中心为杭州。第(2)题,该区最大河流是长江,最大湖泊是太湖。第(3)题,上海是本区乃至全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条件较多,可从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及交通、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等社会经济方面回答。答案:(1)上海 杭州
(2)长江 太湖
(3)上海 高新技术 先进制造业
(4)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大;人才密集;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等。【典例5】(2013·烟台学业考)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两幅图的图幅推断,比例尺较大的是    年的城市分布图。
(2)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这种成功与该区的位置关系很大,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
(4)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引发哪些方面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第(1)题,解答时注意思考比例尺的含义,即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两幅图均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所以实地距离相同,但2010年城市分布图图上距离比1985年的大,可推断出2010年城市分布图比例尺较大。第(2)题,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从图例和城市分布的信息获得思路,解答时要注意进行两年的比较思考。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主要从交通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展开分析。第(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主要从交通拥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居住条件差等方面思考,回答时注意思路和角度应开阔一些。答案:(1)2010
(2)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城市分布比较均匀(或由沿河、沿海区域均衡发展)(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3)临海,对外交通便利;毗邻我国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只要能说出临海和毗邻港澳即可)
(4)交通拥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如果答出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答出两条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