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学情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学情题(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0 18:5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学情题有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
A.镁带 B.碳酸钙固体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2、某些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温度难以上升,从而产生阻燃效果.如硼砂阻燃剂(Na2B4O7·10H2O)在燃烧受热时,要释放出10个结晶水,同时每382g硼砂要吸收142kJ的热量.反应方程式为:Na2B4O7 10H2O Na2B4O7+10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B4O7 10H2O的阻燃反应是放热反应
B.Na2B4O7 10H2O不是化合物
C.Na2B4O7 10H2O中硼元素(B)的化合价为+3
D.Na2B4O7 10H2O可以燃烧
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熟石灰 B. 氢氧化钙 C. 石灰石 D. 消石灰
4、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B. 用嘴品尝
C. 滴入Na2CO3溶液 D. 加入锌粒
5、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Ⅰ 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 Zn、稀H2SO4 Cu、稀H2SO4
Ⅱ KNO3 NaCl BaCl2 Ba(OH)2
A.A B.B C.C D.D
6、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会保持相对稳定的酸碱度范围。由下表可知: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pH 7.35~7.45 6.6~7.2 0.9~1.5
A.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 用pH试纸能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pH
7、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熟石灰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呈碱性
B. 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铜溶液按一定的配比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8、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9、生活中常见的物质pH大于7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水
10、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测量溶液的pH
C. 取固体药品 D. 熄灭酒精灯
12、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4 4.84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 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 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13、人的胃液正常PH值在1.2﹣0.3之间,酸度再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适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  )
A. 氧化镁粉 B. 氢氧化镁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碳酸钙粉
1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熟石灰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15、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三朵用石蕊溶液处理过的紫色小纸花(如图),向纸花上分别喷洒不同的溶液,三朵纸花显色情况为: 紫色 红色 蓝色 。喷在 号纸花上的溶液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钠 D. 稀盐酸
16、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 D. 测溶液的pH
二、填空题。
17、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氨水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8.5﹣10.5 2.9﹣3.3 6.3﹣6.6 7.6﹣8.0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鸡蛋清是________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
①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   。
②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③依据反应Ⅳ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 。
(2)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电动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
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电动汽车的优点是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SO2等气体,CO2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SO2遇雨水能形成酸雨,若要粗略测定某地区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 。
21、我们常用洗洁精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功能;胃酸过多时我们可以服用药物治疗,药物说明书上要求咀嚼后服用的目的是:
。生活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且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 。
三、实验题。
22、安徽凤阳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A、全部是碳酸钙 B、________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________ ________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________(填字母)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________ 。
23、提出问题:盐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Cl﹣)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稀 HCl 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
通过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通过实验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_ ; 通过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24、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10-1-13所示实验(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根据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学情题有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
A.镁带 B.碳酸钙固体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答案】C 
2、某些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温度难以上升,从而产生阻燃效果.如硼砂阻燃剂(Na2B4O7·10H2O)在燃烧受热时,要释放出10个结晶水,同时每382g硼砂要吸收142kJ的热量.反应方程式为:Na2B4O7 10H2O Na2B4O7+10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B4O7 10H2O的阻燃反应是放热反应
B.Na2B4O7 10H2O不是化合物
C.Na2B4O7 10H2O中硼元素(B)的化合价为+3
D.Na2B4O7 10H2O可以燃烧
【答案】C
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熟石灰 B. 氢氧化钙 C. 石灰石 D. 消石灰
【答案】C
4、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B. 用嘴品尝
C. 滴入Na2CO3溶液 D. 加入锌粒
【答案】B
5、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Ⅰ 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 Zn、稀H2SO4 Cu、稀H2SO4
Ⅱ KNO3 NaCl BaCl2 Ba(OH)2
A.A B.B C.C D.D
【答案】C
6、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会保持相对稳定的酸碱度范围。由下表可知: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pH 7.35~7.45 6.6~7.2 0.9~1.5
A.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 用pH试纸能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pH
【答案】A
7、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熟石灰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呈碱性
B. 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铜溶液按一定的配比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C
8、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答案】B
9、生活中常见的物质pH大于7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水
【答案】B
10、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答案】C
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测量溶液的pH
C. 取固体药品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D
12、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4 4.84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 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 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答案】B
13、人的胃液正常PH值在1.2﹣0.3之间,酸度再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适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  )
A. 氧化镁粉 B. 氢氧化镁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碳酸钙粉
【答案】C
1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熟石灰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答案】C
15、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三朵用石蕊溶液处理过的紫色小纸花(如图),向纸花上分别喷洒不同的溶液,三朵纸花显色情况为: 紫色 红色 蓝色 。喷在 号纸花上的溶液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钠 D. 稀盐酸
【答案】D
16、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 D. 测溶液的pH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18、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氨水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8.5﹣10.5 2.9﹣3.3 6.3﹣6.6 7.6﹣8.0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鸡蛋清是________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苹果汁;碱;变小
19、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
①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   。
②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③依据反应Ⅳ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红; (2)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3)CO2+2NaOH═Na2CO3+H2O
20、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 。
(2)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电动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
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电动汽车的优点是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SO2等气体,CO2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SO2遇雨水能形成酸雨,若要粗略测定某地区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 。
【答案】天然气;节约石油资源;温室效应;pH试纸
21、我们常用洗洁精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功能;胃酸过多时我们可以服用药物治疗,药物说明书上要求咀嚼后服用的目的是:
。生活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且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 。
【答案】乳化 增大药物和胃酸的接触面积,起效快
三、实验题。
22、安徽凤阳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A、全部是碳酸钙 B、________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________ ________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________(填字母)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________ 。
【答案】全部是氧化钙;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CaO;C;
不赞成,CaO 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是CO2与Ca(OH)2反应的产物所致
23、提出问题:盐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Cl﹣)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 2mL 稀 HCl 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
通过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通过实验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_ ; 通过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答案】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l﹣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四、计算题。
24、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10-1-13所示实验(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根据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1)由图可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20 g-4 g=16 g。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2)设219 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160 219
16 g x
= x=21.9 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答:(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