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7 21: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由来
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里,英国对华输出的工业品(主要是棉纺织品)每年平均不足200万英镑,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仅为0.75便士。显然英国商品对华输出额未能迅速增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把英国棉纺织品在华滞销的原因归因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华享受的特权太少等。他们曾企图通过“修约”达到扩大侵略的目的,未果。英国与法国遂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材料一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请看材料 材料二 圆明园复原图——恍如仙境般的感觉材料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材料四 圆明园残迹——沉重又心酸的矗立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圆明园建筑华美,内藏无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堪称东方文明的博物馆。圆明园的被焚烧,充分体现了英法侵略者的贪婪、残暴的本性,同时也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发奋读书,使祖国更加强大。小提示考考你3.《北京条约》的签订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你答对了吗?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二、俄国趁火打劫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原来是这样啊 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 仔细哦 你还记得《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怎样划分中俄东段边界的吗?
条约中规定一些领土被后来的哪些条约割占了?
为什么康熙皇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领土? 考考你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华尔 洋枪队你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吗?1860年,太平军在青浦打败洋枪队;
1862年,太平军在太仓战斗中,活捉敌军副领队;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你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