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石壕吏[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30 20: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石壕吏杜甫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shù,防守yú,越过Yù,老妇yè,小声哭泣新近想一想 文章开头四句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故事开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赏析想一想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不幸的事?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想一想 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讨论本文的构思艺术从题目看主要写差吏,但是诗人对他是暗写,对老妇则是明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拓展练习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
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只
知道他就在这个山里,
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
道他在哪里。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是一幕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