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0 18:02:05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
1.(2023三上·红塔期中)空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一个空的玻璃杯里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空气占据着空间。
2.(2023三上·红塔期中)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答案】不能;过滤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24分)
3.(2023三上·红塔期中)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袋子很软,质量很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具有质量但是很轻,所以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袋子很软,质量很轻。
4.(2020三上·通榆期末)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整体温度是不能被准确测量出来的,由于温度的互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接近冰温度会相对降低,远离冰温度会较高入混合在一起的讲法。
5.(2020三上·广元期中)相同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6.(2023三上·红塔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就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2023三上·红塔期中)往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质量增加,体积也增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空气可以压缩。往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8.(2023三上·红塔期中)在做溶解快慢实验时,可以设置对比组:一杯冷水不搅拌,一杯热水搅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在做溶解快慢实验时,可以设置对比组:一杯冷水,一杯热水,都不搅拌。
9.(2023三上·红塔期中)使用简易天平时,哪一侧往下倾斜就说明那一侧更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主要结构包括托盘、分度盘、游码、底座、平衡螺母、指针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使用简易天平时,哪一侧往下倾斜就说明那一侧更重。
10.(2023三上·崇川期末)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我们需要保护水资源。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面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士扑灭。
12.(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冰雪融化
B.拖地后地面干了
C.水烧开时会冒出许多“白气”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分析选项可知,A是水的固态转化为液态,不属于蒸发;B属于蒸发;C属于水的液态转化为气态,不属于蒸发。
13.(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列情景中,只有水沸腾时才会出现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同时是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14.(2023三上·红塔期中)关于冰融化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B.冰融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A.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正确;
B.冰融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正确;
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错误;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冰和水都是水的不同状态而已,属于同一种物质。
15.(2021三上·澄江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方糖溶解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颗粒大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B.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C.水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设置,观察图片可知,实验中改变的因素只有水温的不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16.(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是(  )。
A.用磁铁吸 B.用火烧 C.倒入水中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铁屑和木屑混合分离,我们可以根据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无法被磁铁吸引的性质,选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铁屑在水中下沉,木屑漂浮在水面上的性质,把它们倒入水中进行分离。木屑能够燃烧,用火烧进行分离的方法不合适。
17.(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列物质中,(  )是固体。
A.钢笔 B.水蒸气 C.水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会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钢笔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是液体。
18.(2023三上·红塔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那么大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
C.气球不能被吹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空间,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因为瓶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无法继续吹大。
19.(2023三上·红塔期中)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
20.(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图中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A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正常的状态;B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的状态;C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拉伸的状态。
四、实验探究(40分)
21.(2023三上·红塔期中)将下列仪器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烧杯均匀受热,烧杯用来装水,酒精灯用来加热,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
22.(2023三上·红塔期中)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3)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方便拿住试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对比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4)关于水结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不变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答案】(1)C
(2)B
(3)C
(4)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向冰块上撒上盐后,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能让冰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这样温度就会变低。
(3)由于冰面和水面的高度不易被察觉,所以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方便对比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4)A.水结冰后体积不变,错误;水结冰后体积变小;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错误;水结冰时要从周围释放热量;
C.水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正确。
23.(2023三上·红塔期中)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分离食盐和沙时,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细沙、水烧杯、滤纸、酒精灯、三脚架、(    )、(    )等。
A.温度计 B.搅拌棒 C.蒸发皿
(2)分离食盐和沙,先用溶解的方法,再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要用(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搅拌
(3)过滤时,留在滤纸上的是(  )。
A.沙子 B.食盐 C.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4)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水加热。
A.外焰 B.焰心 C.内焰
【答案】(1)B;C
(2)A;B
(3)A
(4)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分离食盐和沙时,不需要温度计;需要用来加快溶解的搅拌棒和用来盛放盐水的蒸发皿。
(2)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3)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
(4)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 / 1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
1.(2023三上·红塔期中)空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2.(2023三上·红塔期中)沙子   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24分)
3.(2023三上·红塔期中)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袋子很软,质量很轻。(  )
4.(2020三上·通榆期末)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5.(2020三上·广元期中)相同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
6.(2023三上·红塔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就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
7.(2023三上·红塔期中)往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质量增加,体积也增加。(  )
8.(2023三上·红塔期中)在做溶解快慢实验时,可以设置对比组:一杯冷水不搅拌,一杯热水搅拌。(  )
9.(2023三上·红塔期中)使用简易天平时,哪一侧往下倾斜就说明那一侧更重。(  )
10.(2023三上·崇川期末)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面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12.(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冰雪融化
B.拖地后地面干了
C.水烧开时会冒出许多“白气”
13.(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列情景中,只有水沸腾时才会出现的是(  )。
A. B. C.
14.(2023三上·红塔期中)关于冰融化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B.冰融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15.(2021三上·澄江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方糖溶解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颗粒大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B.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C.水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16.(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是(  )。
A.用磁铁吸 B.用火烧 C.倒入水中
17.(2021三上·澄江期末)下列物质中,(  )是固体。
A.钢笔 B.水蒸气 C.水
18.(2023三上·红塔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那么大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
C.气球不能被吹大
19.(2023三上·红塔期中)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20.(2023三上·红塔期中)下图中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的是(  )。
A. B. C.
四、实验探究(40分)
21.(2023三上·红塔期中)将下列仪器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22.(2023三上·红塔期中)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3)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方便拿住试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对比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4)关于水结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不变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23.(2023三上·红塔期中)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分离食盐和沙时,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细沙、水烧杯、滤纸、酒精灯、三脚架、(    )、(    )等。
A.温度计 B.搅拌棒 C.蒸发皿
(2)分离食盐和沙,先用溶解的方法,再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要用(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搅拌
(3)过滤时,留在滤纸上的是(  )。
A.沙子 B.食盐 C.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4)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水加热。
A.外焰 B.焰心 C.内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一个空的玻璃杯里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空气占据着空间。
2.【答案】不能;过滤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
3.【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具有质量但是很轻,所以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袋子很软,质量很轻。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整体温度是不能被准确测量出来的,由于温度的互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接近冰温度会相对降低,远离冰温度会较高入混合在一起的讲法。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空气可以压缩。往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在做溶解快慢实验时,可以设置对比组:一杯冷水,一杯热水,都不搅拌。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主要结构包括托盘、分度盘、游码、底座、平衡螺母、指针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使用简易天平时,哪一侧往下倾斜就说明那一侧更重。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我们需要保护水资源。
11.【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士扑灭。
12.【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分析选项可知,A是水的固态转化为液态,不属于蒸发;B属于蒸发;C属于水的液态转化为气态,不属于蒸发。
13.【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同时是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14.【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A.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正确;
B.冰融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正确;
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错误;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冰和水都是水的不同状态而已,属于同一种物质。
15.【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设置,观察图片可知,实验中改变的因素只有水温的不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
16.【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铁屑和木屑混合分离,我们可以根据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无法被磁铁吸引的性质,选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铁屑在水中下沉,木屑漂浮在水面上的性质,把它们倒入水中进行分离。木屑能够燃烧,用火烧进行分离的方法不合适。
17.【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会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钢笔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是液体。
18.【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空间,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因为瓶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无法继续吹大。
19.【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
20.【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A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正常的状态;B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的状态;C图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拉伸的状态。
21.【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烧杯均匀受热,烧杯用来装水,酒精灯用来加热,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
22.【答案】(1)C
(2)B
(3)C
(4)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向冰块上撒上盐后,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能让冰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这样温度就会变低。
(3)由于冰面和水面的高度不易被察觉,所以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方便对比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4)A.水结冰后体积不变,错误;水结冰后体积变小;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错误;水结冰时要从周围释放热量;
C.水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正确。
23.【答案】(1)B;C
(2)A;B
(3)A
(4)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分离食盐和沙时,不需要温度计;需要用来加快溶解的搅拌棒和用来盛放盐水的蒸发皿。
(2)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3)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
(4)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