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备考-浙江金华嘉兴2023中考作文解析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华卷
【中考真题】
行,思,坐,忆,皆可成文。(50分)
这幅图,唤起了你怎样的回忆?或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激发了你怎样的创意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还可以文学创作。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评析】
2023年的金华中考作文命题采用大家熟悉的“漫画+任务指令”的形式,漫画内容亲切,任务开放,指令明晰。
真实表达。
“天上的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孩童阶段,往往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和千奇百怪的“为什么”,此乃童真童趣。其实,漫画中坐在木马上的人未必就是孩童,从相貌看也可能是成年人。
谁能说,从科学角度看,天上就一定没有“两个太阳”?就在今年7月7日,四川宜宾就真的出现了“两个太阳”,据说这极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大气光学现象,称为“幻日”。
谁能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在太阳系外,就一定不能发现第二个“太阳”?有时,孩童的无意奇想和成人的大胆创新之间并无天壤之别。
当然,根据日常经验,我们头顶确实就只有一个太阳,当有人质疑“天上的太阳会不会有两个?”时,习惯于常理、服从于权威的人,如漫画中的女子,他们的反应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校园中、生活中处处碰到的都是这样的教育者,创新精神必然会被窒息。
当然,任何创新都要以现实为基础,漫画中女子严肃的警告,也需要谨记。
题中漫画只是限定了话题,为了避免套作;而漫画内容极富张力,内涵极为丰富,辐射角度可谓无限。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很多,譬如大人和孩子思维的冲突、如何面对教育冲突等等,未为不可。再者,今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可以叙述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还明确“可以文学创作”。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选择最擅长的文体,进行自由自主的表达,此为板块名称“自由表达”应有之义。
考查思维。
面对“天上的太阳会不会有两个?”这一问题,漫画中的女子直截了当地明确:“天上的太阳怎么会有两个!”回答坚定、干脆,不容置疑。
果然如此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第二个“太阳”呢?我们所接触到的世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一定就是世界的全部吗?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
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只不过是为了不断扩大那口“井”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漫画中孩子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是多么弥足珍贵!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木马上孩子的反常提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女子坚定的否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该作文题通过情境设置,提供深广的思维空间,引发考生对固有现象进行反思、重建,重新认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深刻呼应了板块名称中的“思”,让写作真正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范文引路】
挽创新之雕弓 得成功之长空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吾辈当有创新之精神,奋勇前行,积极创新,铸就成功。
何谓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开创革新。创新是指不拘泥于传统,而致力于开发有用的新事物和新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创新能开拓思维,能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有蔡伦改良造纸术,有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繁荣;西方远有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近有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些都是创新促进发展的有力证据。徐悲鸿曾如是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社会就是在创新中推进的,无创新,便无发展。材料中“两个太阳”的说法可看作是创新。
创新促进个人的发展,若无创新,则人难以有所成就。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志在领悟书法的意蕴,反复临摹名人字体,可收效甚微,后在妻子的点拨下,他意识到书法须“自成一体”,于是创新写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板桥体”。由此可知,一味借鉴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要学会创新,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脱颖而出,收获成功。
反观牛顿,他年轻时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这使他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在晚年时,他却被局限在一个领域中,无法跳脱出思维定式,十年时间无所成就。由此可得,即使是伟人,若脱离了创新也会陷入困境。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创新,将创新贯穿于我们的人生。只有创新,才能跳脱限定之框,获取自己的成功。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要秉承创新之精神,在生活中处处求创新。可以创造一种新的解题方法,可以创新一道菜式,长大后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秉承创新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激流勇进,成就精彩人生。
当然,创新不是空想,而要基于现实,客观地创新。
吾辈当秉承创新之精神,积极拥有“两个太阳”的大胆想象,勇立潮头,做时代弄潮儿,铸就成功之长空。
点评
期待初中同学的文章有什么特色呢?“我想提两点:一是本色,二是明净。”(吕叔湘语)本文即具有以上两点。
本色,就是写自己所见、所知、所想、所感。文章破题迅速,“创新”一词既紧扣材料,又能立即明确观点:吾辈当有创新精神。且起笔高昂,“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直指“积极创新,铸就成功”。破立之间,是作者对所读材料之感的本色抒发。
明净,明白干净,是思维和语言的外在呈现。文章思路清晰,提出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简练的语言引领思维逐层深入。
综上所述,文章巧用自己所知材料阐述所感,无论事例或道理,所有素材均处于自我体验的独特观照之下,站在推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辟出新见,显出大气,实乃“本色”与“明净”得当融合之佳作。
嘉兴卷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个任务,完成写作。(50分)
任务一: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名著读后感。
高尔基说:“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是啊,经典作品都融入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和思考,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教科书。
请以“名著,我生活中的教科书”为题,选择教材中的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具体要求与提示:(1)自选角度,可以结合一部或多部名著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出真情实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不少于600字。
任务二:根据相关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走出校园,感知更广阔的世界,才会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才会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也才会发掘自己身上的无尽潜力与可能……
为鼓励更多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校文学社开展征文活动。
请你以“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认识、改造、发展、超越、成就……)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投稿,分享自己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收获。
具体要求与提示:(1)将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叙事、抒情、议论等,写出个人思考,体现真情实感;(3)不要大段写活动流程,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评析】
2023年嘉兴中考作文试题,有以下三个特点:
1.注重以文化人,引领精神成长
“任务一”为全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名著读后感。引导考生思考作品人物与自我成长的关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写作。
“任务二”为半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收获类文章。命题要求考生在多角度观察生活的同时,还原生活的真实情境,写出参与社会实践的感受,学会记录生活的美好。考生既要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验,又要对社会热点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以促进考生形成社会参与素养,引导考生思考个体的社会责任。
2.注重情境创设,考查深度思辨
“任务一”名著读后感写作,既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真实情况和阅读质量,又意在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表达独特感受和美好体验。写作要求“选择教材中的名著”“结合一部或多部名著的内容”,是检测考生阅读的深度和联读的广度。考生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教材”,汲取名著人物共性的智慧与品格,联系自身对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思考,表达自己在社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素养及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任务二”真实写作情境的创设,明确了话题、读者、目的、任务,将语文和生活相关联,将写作和体验相融通,考查考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而题中的导入语为考生提供思维支架,提示了思考的三个逻辑层次,即“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发掘自己身上的无尽潜力与可能”,同时,用省略号形式体现多元开放性。
提供选择的动词让考生在回忆、判断、斟酌中确定自己的写作选择,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立意、构思,最大限度地杜绝宿构的可能性。
3.注重关联教材,体现教学评一致
今年的写作试题源于教材,紧贴教材。如:“任务一”,源于教材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任务二”,源于九下第六单元“有创意地表达”、八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等。追求教学评一致,有效建立起考试与教学间的正向联系,对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功能。
在文体选择上,考生也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记叙文、散文、书信体、演讲稿等均可,能够让不同写作基础与特长的考生最大化地释放自己的写作潜能。
【范文引路】
名著,我生活中的教科书
能成大事者,都耐得住“烦”。
孙悟空是保护唐僧的主力,虽然唐僧多次赶他走,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有始有终。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学到了什么?孙悟空在取经之前,已经学会了七十二变、长生不老术、翻筋斗云等。很多朋友说唐僧根本没资格做孙悟空的师父。其实不然,孙悟空的本领虽然看似已经足够了,但他缺少的是另一种修行,而这种修行只有唐僧才能帮他完成。
孙悟空在唐僧那里学到了什么?是折磨,是委屈,是误解,是种种让人觉得不公平的待遇。孙悟空经常被唐僧念紧箍咒,吃尽了苦头。那么,他因此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宽容、忍耐、妥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本领是合作,这些都让孙悟空变得成熟,最终助他修成正果。
观音菩萨当初送给孙悟空一顶小花帽(金箍),孙悟空戴上之后,被唐僧管得服服帖帖的。这告诉我们,一个人本领再高,也不能为所欲为,金箍象征着一种约束或是一种契约。取完经后,孙悟空请观音把金箍去掉,结果观音说:“你摸摸你的头,还有金箍吗?”孙悟空一摸脑袋,已经没有金箍了。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虽然没有了,但它已经深深箍在孙悟空的心里。所以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孙悟空成长修炼的过程。
王阳明也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是啊,我们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渐行渐悟的过程。唐僧团队之所以西天取经成功,主要是耐得了烦,受得了煎熬,经得起琐碎,不惧干扰。保持意志坚定、心态平和,任它喧嚣万千,我自岿然不动,这样才能百折不挠,成就事业。
人的成长需要在时光里淬炼。所谓的一鸣惊人,不过是蛰伏许久的厚积薄发;所谓的水滴石穿,不过是持之以恒,历久弥坚。唐僧没有高强的本领,但他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困难折磨的心。有时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强的,却一定是最有耐心、耐力的。
人活着,再多的“能耐”,都不如能“耐”。成长路上烦心事无数,耐得住便是晴天。这就是《西游记》这部名著给我的生活启示,它是我成长的教科书!
点评
这篇文章以“议”“述”“感”“联”“结”组织全文内容。
议: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观点——“能成大事者,都耐得住‘烦’”。
述:围绕观点,作者简述孙悟空从“猴”到“佛”的转变过程,正是因为他能耐得住“烦”。
感:以孙悟空为例,先说光有本领是不够的,还需要修行;再说孙悟空历经磨难,学会了“宽容、忍耐、妥协”与“合作”,才让他变得成熟起来。摆事实、讲道理,印证了观点。
联:是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我们的成长”。
结:总结前文,回应开头,点明观点和题旨。
文章堪称读后感的典范之作。
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找寻自己
新打的井水似乎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潜意识和梦。当我把双手浸入,仿佛已融化在这甘洌清澈的水里。我望向身边的伙伴,他也是一脸痴痴的模样。
宋奶奶倚在系着红绢花的木门框边笑道:“制糖糕,须得净了双手。手净了,心静了,这糖糕才甜。”
这里是善城姚庄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落。早上九点,阳光把一切照得敞亮。水泥地上的春季的落叶,竟也洋洋洒洒,烟柳推搡着风,把它们扫来扫去。
我与同伴相顾,微微一笑,便随宋奶奶进到内屋。昏黄的灯下,八仙桌上和好的南瓜面沉沉地熟睡着,懒洋洋似一只猫。宋奶奶已将一切准备好,只待我们到来。
宋奶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姚庄人。她十岁开始帮母亲和南瓜面,直到今日仍未停歇过。年年春天,她总会做一筐又一筐的糖糕,寄给外地的子女,分给街坊邻居。有人想向她购买,她说不要钱,拎了一包糖糕送到那人家门去。如果不是这两年她被评为“嘉善糖糕传承人”,或许我们永远不会认识这位奶奶。
和面,发面,反复揉,在推拉撕扯中,盘出的筋道,将面紧紧束作一团。反反复复揉面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我已耗尽体力,气喘吁吁。看向宋奶奶,她却依然气定神闲,仿佛时间已凝固,只剩推、拉、扯、压,延伸再延伸……
上模具了。宋奶奶取出七种木模:圆的、方的,桃花的、鲤鱼的……没有一个不是憨态可掬,却又端端正正,静谧中闪烁着肃穆而庄严的光亮。生活本不只有圆与方,不是吗?榔梆的敲击声中,我愣住了,望着多姿多彩、金黄浑圆的糖饼不作声。
我曾认为出门只是无意义的消遣,闭关读书才有意义,不顾门外几度春秋;我曾固执地认为,唯有被学校、被世人赞美、认可才是人生的幸福。但我发现,在这几乎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有宋奶奶,有糖糕,有一生只为做一件事,才算得上真正有自己。
也许,我们应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寻自己,与别人无关。
糖心一点红,就是最美的证明。
点评
文章记述了一次与“嘉善糖糕传承人”宋奶奶一起制作糖糕的经历。
作者善于在叙述中刻画人物,获得人生启迪。宋奶奶不只是传承糖糕制作技艺,更是传承了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手净了,心静了,这糖糕才甜。”这不仅是宋奶奶糖糕制作的经验结晶,也是给“我”的启迪:只要干净、平静做事,结果总会是甜的。经过和面、发面、揉面、上模,让“我”领悟到“生活本不只有圆与方”。通过一次活动,让“我”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自我”。
文章以小见大,真切自然,构思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