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第3次月考练习卷
(1-4章)
提示:
1. 本卷四大题,共3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1*cnjy*com
1.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2. 下列各种光现象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C.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越来越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
3.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2·1·c·n·j·y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 2015年4月4日晚,我国多地出现“红月亮”美景,其实这是一种月全食现象。发生月全食现象,说明( )
A.光沿直线传播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月球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发光 D.红月亮的出现不是一种好兆头
5. 如图所示,下列电表示数为1.4伏的是 ( )
6. 下列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阻串联的是 ( )
7.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了部分接线中的电流方向。a、b和c、d间或接电源,或接用电器,但在图中均未画出。根据图示,可以判定电源( )
A.只能接在a、b间; B.只能接在c、d间;
C.可以接在a、b间;也可以接在c、d间;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第7题图 第8题图
8. 某同学利用图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S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www-2-1-cnjy-com
A.小灯泡Ll发生短路 B.小灯泡L2发生短路
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 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9. 体育课同学们踢足球时,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足球,是因为( )
A.足球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足球上
C.射到足球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射到足球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10.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www.21-cn-jy.com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11. 如图为某温度报警器的电路图,图中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温度升高时,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均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 B.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得是L1电流 D. 开关只能控制L2
13. 在如图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图甲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
14. 在图所示电路中,有一个是电流表,另三个是灯泡,则( )
A.a、b、d为灯泡,c为电流表 B.a、b、c为灯泡,d为电流表
C.b、c、d为灯泡,a为电流表 D.a、c、d为灯泡,b为电流表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21-17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6. 关于某学生戴着的近视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大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大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小
17.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是 (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则 ( )
A.灯泡L1亮,L2不亮 B.灯泡L2亮,L1不亮
C.灯泡L1、L2都不亮 D.灯泡L1、L2都亮
19.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S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小灯泡Ll发生短路 B.小灯泡L2发生短路
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 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20. 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为定值电阻;Q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2-1-c-n-j-y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1. 晓晓去参观科技馆,他从不同角度看到科技馆的宣传语“凤舞九天,鲲鹏万里”,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反射;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cn·jy·com
22. 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8,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来源:21cnj*y.co*m】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題图
23.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小明按图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0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在 。【出处:21教育名师】
2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版权所有:21教育】
25. 小明利用一个废弃的白炽灯,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安。
(2)点燃酒精灯给白炽灯的灯丝加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由此可知: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化情况是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6.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21*cnjy*com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3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 m,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m。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 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换到点1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和图乙中的信息可知,电源电压是 V,电阻R2的阻值是 Ω,电阻R2的I-U的图像是丙中的 。(填“a”或“b”)
28. 在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2A”的字样,Rx为待测电阻。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当他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然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当滑片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则RX=___Ω,电源电压为U= 。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
29. 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导电液体在体积相同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于是选取一段可拉伸的乳胶管(乳胶管是绝缘体),灌满某种导电液体,两端用金属塞堵住管口,形成一段长为10厘米的封闭液柱。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连接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伏不变。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____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9伏时,记录第1次电流表示数并计算出液柱的电阻。将乳胶管均匀拉长,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中第1次电流表的示数应是 安。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柱长度L/厘米
10
15
20
25
液柱电阻R/欧
300
670
1204
1870
(3)查阅资料得知: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但是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液柱长度变为原来2倍时,其电阻大大超过原来的2倍。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
30.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
的距离(cm)
6.20
8.73
10.35
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21cnjy.com
四、简答题(3小题,共17分)
31.(3分)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 m的平静湖面上空以3m/s的速度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 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相对于湖面来说,小鸟的像的速度为 ;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m。21教育网
32.(8分)(1)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__A。
第32(1)題图 第32(2)图
(2)小明在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已知R0=20Ω,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后,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R的阻值为________。
33.(6分) 如图所示电路,R2=3Ω,R3=6Ω。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1)求电源电压;
(2)请用两种方法求出电阻R1的阻值。(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第3次月考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D 声音在有介质的条件能传播,且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声速。
2. C解: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平面镜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所形成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21cnjy.com
3. 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可以避免播放音乐时产生很大的声音干扰他人,而每个大妈自己的活动又不受到影响。21·cn·jy·com
4.C 月食与小孔成像等现象都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 D 电压表读数应注意量程和每一小格的分度值。
6. A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7. C 只能接在c和d之间,否则会短路。
10.C 物体经过凸透镜后已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则再增大物距时,像只能再缩小些。
11. C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热敏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热敏电阻分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所以C正确,正确的选择是C。www.21-cn-jy.com
12. C 查电路时一定要从正极出发,认清电流在哪分开哪合并,并搞清楚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
13. A 仔细分析实物图可知:两电灯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
14. D 电流表一定是与电灯串联的或在干路上,电压表一定是并联的;且去除电压表时电路正常;
15. 见右图
16. C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由于凹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不论将物体放在凹透镜前的任何位置,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故透过凹透镜看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会变小。
17. B 镜子尽管倾斜,但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8. B 闭合S2,L1被短路。
19. C 使用电流表时,指针偏转不正常的情况有四种:①不偏转,原因是电路断路或电流表短路;②偏转角度很小,原因是电流太小或选择的量程太大;③指针迅速转到最右侧,原因是电流太大或选择的量程太小;④指针倒转,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20. C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气敏元件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气敏元件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电阻R阻值不变,电流I变小,由U=IR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1. 漫 不变 解析:宣传语本身不发光,但可反射光,且表面不光滑时产生漫反射;平面镜中成像的性质是像与物等大、正立、物距等于像距,像的大小距离无关,只与物体大小有关。www-2-1-cnjy-com
22. 凸透镜 晶状体 凹透 注:人的眼球是一个复杂的折光系统,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折光能力太强而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故应设法将光发散些,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来矫正。 21*cnjy*com
23. 解:灯不亮,有可能是断路,但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接线柱与电源之间没有断开的地方,可以判断出是灯泡短路或定值电阻断路;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
24. 变小 变小不变 解析: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I=U/R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U = I R,∴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答案为:变小;变小;不变。【来源:21cnj*y.co*m】
25. (1)0.3A (2)变大 注意点: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大;【出处:21教育名师】
26.(1)虚 (2)6 (3)下降 0.5
解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等距、垂直、虚像,A点与水面相距3m ,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 m;(3)如图水面是下降的。BQ=1m,水深是BQ的一半,为0.5m。
27. 6 20 a 解析:观察电路图可知,开关在位置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在位置2时测量的是部分电路(R1)电压,对照乙图像可得电源电压为6V,
根据欧姆定律得R1=U1/I1=6V/0.6A=10Ω
由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及欧姆定律得
R2=(U1-U2)/I=(6V-2V)/0.2A=20Ω
由图丙可见,a中的电阻为20Ω,b中的电阻为10Ω,
故电阻R2的I-U的图像是丙中的a
28. 当他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时,闭合电键K时,
电源的电压为:U=I(RX+R最大)=0.3A(RX+20Ω)
解得:RX=5Ω U源=0.3A(RX+20Ω)=0.3A(5Ω+20Ω)=7.5V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
29.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21教育网
故答案为:(1)A(或左)(2)0.03(3)乳胶管被拉长的过程中液柱的横截面积变小,而液柱的横截面积变小也会导致电阻变大。2·1·c·n·j·y
30. (1)像的位置(只答“像”不给分) (2)大小 (3)虚(4)测量距离时有误差(玻璃板厚度的影响、标记蜡烛位置时有误差等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简答题(3小题,共17分)
31.(3分)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小鸟的像与小鸟的速度相对于湖面是相同的;已知小鸟距水面3 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 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 m+3 m=6 m 故答案:虚 3m/s 6
32.(1)由图象可知,当U=2 V时,对应的电流IR=0.1 A,由欧姆定律得:RR===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由图可知:R的电流是0.1 A,L的电流是0.25 A,由于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是I=IR+IL=0.1 A+0.25 A=0.35 A。2-1-c-n-j-y
答案 20 0.35
(2)S1、S2都闭合时,R0被短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6 V;只闭合S1时,R0、R串联,电压表示数接近6 V,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故障可能为R0短路或R断路;R0两端电压U0=6 V-2 V=4 V,电路中的电流:I===0.2 A,R的阻值R===10 Ω.【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R0短路或R断路 10 Ω
33. (1)当S1、S2都闭合时,R1被短路,R2和R3并联:则R并=(R2+R3)/R2R3
所以电源电压:U=IR并=I (R2+R3)/R2R3 =2A×(3Ω×6Ω)/(3Ω+6Ω=4V) (2分)
(2)当S1、S2都断开时,R1和R3串联:(1分)
解法一:串联的总电阻:R并=U/I′=4V/0.5A=8Ω,(1分)
则R1=R并﹣R3=8Ω﹣6Ω=2Ω (1分)
解法二:R3两端的电压:U3=I′R3=0.5A×6Ω=3V,(1分)
R1两端的电压:U1=U﹣U3=4V﹣3V=1V,(1分)
R1的阻值:R1=U1/I1'=1V/0.5A=2Ω(1分)
故答案:(1)4V (2)2Ω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第3次月考练习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1. ; ; 22. 、 、 ;
23. ; ; 24. 、 、 ;
25.(1) (2) ;
26.(1) (2) ; (3) 、 ;
27. 、 、 ;
28. 、 ;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29. (1) (2) ; (3)
30. (1) (2) ; (3) (4) ;
四、简答题(3小题,共15分)
31. 、 、 21教育网
32. (1) 、 ; (2) 、
33.(1)解:
(2)
解法一:
解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