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主题群文练10 温暖人间(小说+散文)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却相逢。在这个看似扰攘的世界上,其实并不缺少温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伸出温暖的双手,安抚柔弱的肩头,挽起孱弱的臂膀,拭去生活的忧伤,用爱的心境,于暗夜中做明月,在晨雾中做朝阳,共同守护我们心中的光,共同温暖这个世界。
一
二
一、(2023江苏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山月不知心里事
周克芹
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
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
一
二
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
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朦朦胧胧。
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
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
“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
一
二
“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
“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
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
一
二
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
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 ”
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 ”
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 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
“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
一
二
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
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 ”
“还没有写完呢。”
“还没写完 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吗 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 ”
一
二
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
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
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吗 ”
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
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
一
二
“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
容儿突然插嘴问:“是吗,这是真的吗 ”
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
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
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
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
一
二
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
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颊,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待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
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
(有删改)
一
二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选取“丝瓜藤”“牵牛花”“田坎”等典型意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B.文中“的确良”“吃大锅饭”“社员”等词语既能反映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又使本文具有时代特色。
C.从“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可以看出容儿听到能再次开展科研工作而放下忧虑了。
D.明全在小翠眼中是“假积极”,在容儿眼中是“怪人”,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
D
解析 D项,“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错误,根据原文“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待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她们原来不理解而现在理解了明全的行为,这样写刻画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农村新人形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敢于担当。
一
二
一
二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圆形结构,从容儿出门始,至容儿归家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
B.从“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到“浮云已不知去向”,不仅交代了环境的变化,还暗示容儿将消除对明全的芥蒂。
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不仅刻画了明全等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了容儿的内心世界。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容儿、巧巧相约春望小翠途中偶遇明全的平常生活片段,折射出农村改革的社会背景。
C
解析 C项,“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全文写容儿与巧巧在一个月光溶溶的夜晚相约去看明天就要嫁人的小翠,在月夜、在月光下、在不远的一段路上,容儿与巧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见应该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一
二
一
二
3.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③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④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一
二
4.有人评价周克芹先生的这篇小说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氛围,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②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从有追求、有理想、勇挑重担等角度分析亦可;也可以分析容儿的勤劳质朴和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③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④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有诗意的生活片段的叙述中。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甥 舅 俩
李春雷
一千多年前的那天,曾巩三岁,王安石刚满周岁。
彼时,他们还是婴幼儿。几十年后,他们出类拔萃,都成为时代的人杰。一千多年后,大浪淘沙,他们更是成了历史的巨人。
来到抚州,必须拜谒王安石和曾巩。
大师巨匠总是比肩携手。比如宋六大家,四川三人是父子,江西三人则是师生。而两位学生辈的王安石与曾巩,不仅是同乡,是朋友,还是甥舅。
他们不仅是亲戚,更是好朋友。
一
二
两家是世交,曾父与王父是同学。王安石得遇欧阳修并受到赏识,缘于曾巩的介绍。而王安石对曾巩的文章,更是倍加推崇,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去世后,皆由曾巩撰写墓志铭。
虽是好朋友,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
政治上,王安石胸怀天下,锐意变法,敢吃螃蟹,敢闯禁区,大刀阔斧,舍我其谁;曾巩则属于保守派,身处基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一个标准的勤吏。
文学上,也如此。
王安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笔如刀锋、字字点穴。最著名的《读孟尝君传》,不足百字,却否定了历朝观点,实属千秋名篇。
一
二
曾巩的文风集司马迁、韩愈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开阔、承转、起伏、回环皆有法度。其代表作有《墨池记》《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
对于对方,两人都有着透彻的认识。
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走上仕途却早十几年,政治经验更丰富,观人识才最老辣。他虽然称赏曾文,却又看到了其弱点,遂在早年的赠诗中明言:“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这两句,简直就是对曾巩人生的预言和定位:不适合官场,却可以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文学家。
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被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这个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后来,人们戏称王安石为“拗相公”,正是“吝”的另解。
一
二
他们根本上相同又相通,都是君子。
两人虽是亲戚加朋友,但王安石身为宰执,从未提携曾巩;曾巩身为下属,并未攀附王安石。他们坚持各自的政见,互不妥协。政见不睦,徒说无益,那就不见面、不争吵。许多年里,他们甚至中断了联系,但是从未互相攻击,只是保持沉默。
沉默中,沿着自己的路径,走向各自的高峰。
王安石,委实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天才。一介文人,却又通透政治,并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继商鞅之后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却为中国政治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而曾巩在仕途清淡的同时,于文学上追求更高,揣摩玩味,在文本上做到了极致。
一
二
他俩和老师欧阳修以及文友三苏一起,高擎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力抵萎靡文风,坚持文以明道,使中国散文正本清源、蔚为大观,从而改变了文学史。
就这样,烟云散尽、落日辉煌时,他们又走到了一起。
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
不久之后,二人相继谢世。
不要以为去世,一切就结束了。
他们又同样被历史误会。
一
二
从南宋至元明清,王安石变法基本被否定,他甚至被视为奸臣。按照传统评价,变法有“急政”或“苛政”之嫌,引起激烈“党争”,导致北宋亡国。有人在评判两宋时,将王安石与秦桧并列:“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从此,对他的肯定评价才成为主流。
史学家称,王安石变法,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才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由此,王安石被称为“千古一相”。
一
二
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清代,最富影响的桐城派作家群,更注重“义法”,遂将曾文奉为楷模。康熙年间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共选录文章316篇,唯一入选超过百篇的作家就是曾巩,计128篇,数量远超其他七人。
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
在他们去世九百多年后,我来到抚州,瞻仰先贤。
那一天,武夷余脉群峰青翠,天上白云悠悠,阳光雪亮,清风香甜,令人想到徐徐流动的历史。
一
二
眼前的世界,热烈而生动,似一片澎湃的海洋,如一台无终的大剧,更像一株苍翠的大树,春夏秋冬,青青黄黄。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枚小果,暂时栖居在这株屹立于洪荒的大树上,蓬勃着,摇曳着,梦想着,成熟着……
日月无语,天地有心。
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一
二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几十年后”“一千多年后”,两个时间节点写出了王安石与曾巩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B.王安石与曾巩的文章风格完全不同,但王安石总请曾巩为自己去世的亲人写墓志铭,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
C.王安石和曾巩虽然政见不睦,二人在许多年里互不妥协,坚持己见,但从未互相攻击,而是保持沉默。
D.文章讲述了王安石和曾巩不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历史甄定的巨人”是对二人的高度评价。
B
解析 B项,“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于文无据。文章只说两个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并未评价两人文章的优劣。
一
二
一
二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叙述王安石和曾巩在政治和文学上不同的追求与风格,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
B.文章第四段点明曾、王二人的关系,不仅照应标题,也为后文两相对照来写两人的经历、品性、追求等内容做铺垫。
C.本文取材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突显了“形散”的特点;同时,聚焦于对二人的赞美与崇敬,体现了“神聚”的特点。
D.本文思路清晰,“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都是君子”“同样被历史误会”等显示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A
解析 A项,“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错。意在突出二人尽管有不同,但同样伟大。
一
二
一
二
7.文章以“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一句作结,产生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②升华主题,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③语言凝练,含蓄蕴藉,极富哲理内涵,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
一
二
8.作家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第一层是描写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等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叙述之美。本文注重历史的细节,用大量翔实的史料梳理了曾巩和王安石交往与友谊的变迁史,以及去世之后被历史误会等史实。②意境之美。作者客观评价了二人的政治追求与文风等的不同,肯定他们的君子之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感彩浓烈。③哲理之美。文章结尾处借抚州风物说理,阐述了个体在永恒不灭的世界中经历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哲理。(共27张PPT)
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历史小说+文言文)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记载了一个民族的起与伏,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也蕴藏着启迪未来的智慧、打开未来的密钥。历史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再现人类的过去,追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生活。知过去,才能知未来。
一
二
一、(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司马迁发愤
郭沫若
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史记》最后一篇《自叙传》,他的外孙杨恽进来匍着向他报告:“任少卿先生来了。”
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答道:“把他引进来吧。”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
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有几根稀疏的胡须在嘴边画成八字。
“少卿几时进京的 ”
“刚到,还没息脚就跑来看你。你的胡子呢,子长 ”
一
二
“胡子吗 唉……”司马迁含糊着说,“你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
原来司马迁在天汉二年的夏天,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他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触犯了皇帝而被投在天牢,第二年的正月受了宫刑。
但在那年的三月,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他的宣传工具,司马迁便被拜为“中书令”,这在当时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的很荣耀的职分。
在他下狱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
一
二
任少卿向司马迁叩了一个头说:“我们的中书令大人,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
“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老兄还受着委屈,我们无从见面。仅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
司马迁的愤慨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去年他进京时自己在狱里受刑,诚然没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光顾的。
“少卿,”司马迁说,“你假如和我还有点友谊,希望你莫提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宫刑做了中书令,你以为我是受着皇上的知遇吗 哼,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
少卿连忙摇着头说:“老兄,我看,你,你这样的话……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啦!”
一
二
“哼,”司马迁笑着说,“少卿,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如今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
司马迁说着在稿卷堆中取了一卷出来展开。
“你看,一共是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我这部书寓《春秋》的褒贬之意,而比《春秋》详明。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这儿。”
“是。”少卿连连地点着头,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明有些左右动。
一
二
“这《游侠列传》和《货殖列传》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司马迁说,“假使我有钱,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我哪里会受到宫刑! 哼,我就是专意要完成我这部书,在我这部书未完成之前,我是什么耻辱都可以忍受的。这是我心坎中最深处的话,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我才敢告诉你。”
任少卿唯唯诺诺地听着,又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听到说朋友中没有一两个朱家郭解,觉得自己的脸皮微微地烘热了一下;但最后又听到司马迁仍称他为“朋友”,这才略略地放了心,他于是乎也就加意地呈出了一番“朋友”样的面孔。
“子长,有一件事情你是应该提防的,便是秦始皇焚书。”
一
二
“多谢关心,”司马迁回答他,“这我早已预防,我每写定一卷便要抄成副本。我的正稿都已经装进了石匣,另藏别处。假如我的书将来传播了出去,那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副本,就有一千个秦始皇也不能把我怎样啦。”
“是,”任少卿又连连地点起头来,“你很周到。我改天也很想来抄一部副本带到益州去。益州虽然偏僻,大有贵本家司马相如的遗风。”
“你在益州是很幸福的,益州的风物是天下之冠啦。”
少卿说:“总不过是穷乡僻境。其实照我自己的兴趣说来,与其在益州做皇帝,我宁在首都做宦官啦……”
一说出“宦官”两个字,他赶快向司马迁赔起罪来。
司马迁老不高兴了,率性下起了逐客令来。
一
二
“少卿,假如你另外没有什么要紧话,我要请你原谅,我现在是要赶着写文章啦。”
“是,”少卿连忙回答着,“现刻我也还要去拜望贰师将军。”
两人走出房门,不一会司马迁回到书房,把刚才写的原稿的末尾几句念了一遍。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念到这儿,他赶快把笔提了起来,趁着自己的愤慨的余势,写出了下面的几句:
一
二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写到这里,他把左手伸到嘴上向下抹了一抹。这是他往年有胡子时的习惯,文章写到得意处,总不知不觉地要理理胡子。然而他的左手往下一抹,却是抹了一个空。
司马迁愤愤地“哼”了一声,一口气,便把他那篇《自叙传》写到了底。
1936年4月26日
(有删改)
一
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将读者拉入遥远的历史中,暗示司马迁受刑后性情大变,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B.小说注重神态刻画,对话中多次写任少卿的“点头”“摇头”动作,暗示他装腔作势加意呈现“朋友”面孔的心理。
C.小说以对话经纬全篇,随着对话的展开,人物形象形显色现,一个易怒而又充满正义、自卑而又不为权势所屈的司马迁形象呼之欲出。
D.小说借司马迁的遭遇影射现实,渗透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个人心灵密码。
D
解析 A项,“暗示司马迁受刑后性情大变,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属于过度解读。小说开头只是叙述外孙报告任少卿来的消息。B项,“暗示他装腔作势加意呈现‘朋友’面孔的心理”错,“点头”“摇头”的动作主要是暗示人物心理,表明任少卿对司马迁的言行不完全赞同。C项,“易怒”于文无据。原文为“司马迁的愤慨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去年他进京时自己在狱里受刑,诚然没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光顾的”,司马迁在受刑时并没有朋友来替他说话,他的愤慨是正常的,并非易怒。
一
二
一
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任少卿看来,司马迁担任“中书令”一职就是享受皇上的知遇之恩。
B.任少卿的言语吞吞吐吐,言辞中流露出他对至上皇权的极端崇拜心理。
C.少卿的心理和下文司马迁的“笑”形成反差,凸显司马迁的光明磊落。
D.引出下文司马迁关于《史记》写作的话题,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
B
解析 B项,“流露出他对至上皇权的极端崇拜心理”错,应是“流露出任少卿担心‘隔墙有耳’的恐惧心理”。“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意指君子不要轻易说话,隔墙有耳在偷听。
一
二
3.文章题为《司马迁发愤》,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司马迁“愤”的缘由。
(4分)
参考答案①遭受宫刑,统治者刻薄寡恩;②人性卑鄙,亲朋故旧趋炎附势;③内心苍凉,落难之时无人援手。
一
二
4.有人说:“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在讴歌脊梁式的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在隐秘之处写出他们身上的精神负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这一创作倾向体现了作者本人对历史人物及自我人性的审视和反观;②司马迁是坚强的,为了完成《史记》,甘受宫刑,但是在坚强中有懦弱的一面,渴望有朱家郭解式人物的帮助;③司马迁是自信的,相信《史记》会流芳百世,但是在自信中有自卑的一面,脆弱的神经经不住“宦官”一词的打击;④司马迁是达观的,为了使命,不惧生死,但是面对身体的女性化、胡须的脱落,蔑视中不无怨恨。
一
二
二、(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0分)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 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 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
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 ”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
·
·
·
一
二
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①,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穀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 ”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穀之过也,葆申何罪 ”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直谏》)
注①矰:一种带丝绳的短箭。
·
·
·
·
一
二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答案 FJN
解析 “君子耻之”“小人痛之”是“臣闻”的两个并列宾语,二者之间和整个宾语后,即“耻之”“痛之”后停顿;“耻之不变”“痛之何益”结构相似,单独成句,在“变”后停顿。
一
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与”意为共同、一起,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B.“为寿”意为敬酒祝健康长寿,与《鸿门宴》中“庄则入为寿”的“为寿”含义相同。
C.“云梦”,既是古泽名,也是古地区名。古籍中一般泛指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游猎区。
D.“不穀”意为不善,古代君王常用以自称,文中即为荆文王自称时的谦辞。
A
解析 A项,文中的“相与”是“共同、一起”的意思,《兰亭集序》中的“相与”是“互相交往”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
一
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下进言如果言辞激切,君主就会发怒,一旦君主发怒,进言的人就少了,所以不贤明的君主身边就没有贤人。
B.国家、君主的存亡安危,与君主听取臣进言的态度有关。拒听臣子进言,国家即便眼前平安,将来也必有危险。
C.鲍叔牙希望齐桓公莫忘前耻,齐桓公虚心接纳了进言,终成霸业,可见,善纳谏言,是成就霸业的充分条件。
D.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像这样做了两次,其目的是让文王内心感到羞耻。
C
解析 C项,“善纳谏言,是成就霸业的充分条件”说法绝对。文中说“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是说“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由此可知,应是必要条件,“只有善纳谏言,才能成就霸业”。
一
二
一
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
(2)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参考答案(1)没有贤人(国君)就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国君)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都会兴起。(2)齐桓公离开席位对鲍叔牙拜了两次,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有幸没有危险了!”
一
二
9.请简要概括葆申对荆文王施以鞭刑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①沉溺于田猎;②迷恋美色,荒废国政;③受先王之命。
参考译文 臣下进言激切,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劝谏的人就危险。除了贤明的人,谁肯去冒这危险 如果是不贤明的人,就要凭着进言谋求私利了。对于谋求私利的人来说,冒这危险有什么好处 所以不贤的君主身边没有贤人。没有贤人(国君)就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国君)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都会兴起。像这样国家就无法生存了。大凡国家的生存,君主的平安,肯定是有原因的。不了解这个原因,即使目前生存着也必定要灭亡,即使目前平安也必定遭遇危险。所以其原因不可不详论。
一
二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甯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兴,桓公对鲍叔牙说:“何不起身敬酒祝健康长寿 ”鲍叔牙捧起酒杯敬酒,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甯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齐桓公离开席位对鲍叔牙拜了两次,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有幸没有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和桓公说尽情之言的。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
一
二
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葆申说:“先王占卜让我做太保,卦象吉利。如今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前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一年不上朝听政。您的罪应该施以鞭刑。”楚文王说:“我从离开襁褓就位列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法,不要鞭打我。”葆申说:“我敬受先王的法令,不敢废弃。您不接受鞭刑,这是废弃先王的法令。我宁可获罪于您,不能获罪于先王。”楚文王说:“遵命。”于是拉过席子,楚文王伏在上面。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楚文王的背上,这样做了两次,对楚文王说:“请您起来吧!”楚文王说:“真挨鞭打与假挨鞭打其名声是一样的。”于是就把鞭刑一事置之脑后。
一
二
葆申说:“我听说,君子认为受鞭刑是一种羞耻,会改过自新,小人则要受皮肉之苦才能改过自新。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痛又有什么用处 ”葆申说完,快步离开了朝廷。自行流放到海边,请求楚文王治自己死罪。楚文王说:“这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 ”于是改弦更张,召回葆申,杀了茹黄之狗,折了宛路之箭,打发了丹地的美女。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疆土广阔到这种程度,这是葆申的力量,是进言激切的功效。
一
二(共30张PPT)
主题群文练8 乡土乡音(信息类+散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游宦半生的贺知章再回到故乡的怀抱时,一定没有想到,操着同一口乡音的孩子会把他当成他乡客。乡土深藏着游子的根,乡音萦绕着羁旅的魂。对乡土乡音的留恋,其背后是文化与归属认同。在社会急剧发展、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让我们保留好对故乡的记忆,对祖先、对祖籍、对祖国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
一
二
一、(2023广东惠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这棵栽植于道光年间的古树是一棵‘救命树’,保护在树上避难的村民免受洪水侵袭,如今我们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雄安新区大王镇大阳村,安新县乡愁保护工作队成员指着一棵古槐树说道。
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在如火如荼建设场面的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
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一
二
随着“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的开展,雄安新区乡愁家底变得清晰起来。目前,雄安全城物质类乡愁点总数2 367项,非物质类乡愁遗产总数186项。
“2020年新区征迁村原有88处‘乡愁保护点’,经过我们实地调查,又新增了93处。”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乡愁专班组长说。
据他介绍,在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开工建设中也出现了工程建设和“乡愁保护点”位置冲突的现象,雄安新区乡愁工作专班采取了“一案一政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
一
二
雄安新区未来将利用保存下来的古宅以及古宅构件建设历史街区,利用老物件建设展示新区农耕、渔猎以及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利用古树打造乡愁林,让未来的新区居民记得住“乡愁”。
除此之外,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构建与现实世界孪生的数字虚拟空间。通过对雄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R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
未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相应的雄安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展示区域,将传统文化融入雄安城市风貌之中。
(摘编自鲁达、崔涛《“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雄安规划建设》)
一
二
材料二 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一
二
以我们自己来说吧,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10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9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8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20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 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 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一
二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一
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古宅、老树在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中依然挺立,在于它们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也得益于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
B.雄安新区在对“乡愁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C.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是无法避免的。因人口繁殖,土地有限,血缘社群便被迫分裂,部分人外出寻找耕地,于是产生乡愁。
D.籍贯如同姓氏一样,是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缘性,但归根结底和血缘有本质的不同。
D
解析 D项,“和血缘有本质的不同”错误。原文说“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可见归根结底,籍贯还是属于血缘的范畴。
一
二
一
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城市扩张对乡村的冲击时有发生,但通过灵活处理,因地制宜,可以妥善解决这类矛盾,既不影响发展,又能留住乡愁。
B.雄安新区未来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
C.与自己家相比,“外婆家”也有血缘上的意义,但通常在地缘上存在差异,不是血缘在空间上的投影,也不是血缘和地缘的合一。
D.很多“新客”“客边”在村里就算繁衍了几代,依然无法获得本村的身份认同,说明中国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和地缘是很难分离的。
B
解析 B项,“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错误。雄安新区未来保护乡愁的两种方式不是分别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类乡愁遗产,而是都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类乡愁遗产。
一
二
一
二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00年,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吴伯雄回福建省永定县祭祖,完成了父亲吴鸿麟回乡祭祖的愿望,临别时,吴伯雄在吴氏宗祠里题词“敬宗昭德”。
B.兴起于江浙一带的两头婚,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C.金庸先生的多部武侠小说都对湖北襄阳有生动的描述。金庸去世的当晚10点左右,襄阳的金庸迷们用蜡烛摆出“走好”两个大字,以追思纪念金庸。
D.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下“386061部队”:38,即妇女节,指留守妇女;60,即60岁,指留守老人;61,即儿童节,指留守儿童。
A
解析 材料二的观点是:乡土社会中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A项,吴伯雄回乡祭祖,是血缘性地缘的体现。B项,两头婚说的是当地婚姻习俗,与血缘无关。C项,襄阳的金庸迷们追思纪念金庸,是一种地缘性体现,与血缘无关。D项,农村外出务工、留守的情况与乡土社会血缘性的地缘无关。
一
二
一
二
4.材料二论证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其中两种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论证,引用儿谣“摇摇摇,摇到外婆家”,论证“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②比喻论证,用“细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③举例论证,举自己的事例,论证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的观点。④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与现代都市进行对比,论证乡土社会中血缘与地缘很难分开。(答出两种即可)
一
二
5.围绕“乡愁”,材料一在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材料二在回答“为什么”。请据此简要概括两则材料的内容。(6分)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写了“是什么”: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村民对过往生活的美好记忆。②又写了“怎么办”:地方政府重视乡愁,采用各种方法来留住乡愁。③材料二写了“为什么”: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于是产生了乡愁。
一
二
二、(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文本一
“不如归去”谈①
卞之琳
槐花满地,时节又近初夏了。刚才读芦焚先生的《里门拾记》,见有一条注,解释文中的“光棍抗锄”:文人们叫作“不如归去”的那种鸟。虽只是鸟的叫声,一种人听了奋起耕作,一种人听了伤春思乡,连耳朵也竟有这样大的差异。
一
二
我觉得很有意思。“光棍抗锄”当然就是“割麦插禾”。书本里说布谷与杜鹃②有别,不过也说很相似,《辞源》里或者早已把“割麦插禾”“不如归去”两种鸟相混了,即使有考据癖的文人骤然间也不会分得清楚吧。记得我曾经想写一篇历史小说,其中的核心,一个场面,是如此:
头上一阵鸟声,如人言。
“割麦插禾”,农人想。
“不如归去”,旅人想。
一
二
我想写这篇小说是在去年此时,读了李广田先生的《桃园杂记》以后。他在文中提起布谷,说在他的家乡以为是叫的“光光多锄”,令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人仿佛说是“花好稻好”。花,读ho,大约不是指普通的花,而是指棉花。稻无问题,即水稻,江乡自然有水田。这两种说法,与芦焚先生的“光棍抗锄”俱未见于典籍。典籍中有的,除“布谷”“割麦插禾”以外,还有“麦饭熟”“脱却布裤”“郭公”等。而在我们的活书本里更不知有多少花样了。哪一天把各地的花样搜集起来,该有如何一个大观!不过千差万别,都由于耳朵不同吗 其实,芦焚先生之意,在于环境,在于生活环境的差别吧。
农人在田间,旅人在道旁。
头上一阵鸟声,如人言。
“割麦插禾”,农人想。
“不如归去”,旅人想。
一
二
这里有两个人,虽然在一处,毕竟环境不同。但在我看来,即便“割麦插禾”与“不如归去”是两种观念,也未尝不可以联在一起:春去也。见麦浪滚滚,旅人想起了多风波的江湖。你看,那边一个农人在檐前看镰刀哪。数千里外自家屋后的蓬蒿有多高了 家乡收麦早,或许庄稼人已经赤脚下水田了。唉唉,天南地北,干什么来着 叶落归根,不如归去吧。“不如归去”一语,不见得太“文”,尤其在古代,更不见得不是俗子的口头语。即使是雅士说的我也有话可说:
当此时也,道上的过客或许是一个坐在轿子里的官老爷,不禁想,人生一梦耳,四处奔波,所为何来 为五斗米折腰实在犯不着,即使位居一品,在京华尘土里五更待漏,亦何苦也!君不见那个庄稼汉倒快乐自在,坐在茅屋的门槛上,捧一碗黄粱。你闻闻看,多香!真不如回去种田好,“守拙归园田”。
一
二
然而,“割麦插禾”多少带点振作的情调,而“不如归去”却不免消极呢。不错,这还是环境差异,不过哀乐是相依为命的。我曾经说过,这可以作为补充,而“杜宇”只合永远啼血,要知道:
谁说杜宇归去乐,
归来处处无城郭。
更不要说这个,就连你“郭公”,哪怕你“郭公”:
郭公,郭公!
天雨蒙蒙,
促农耕陇。
城南战骨多,
野田变作丘与垄。
郭公,郭公!
何地播种
一
二
弄到这个地步,哪怕你“郭公”,就连你“郭公”也无可奈何吧 “感时花溅泪”,即使不“恨别”,鸟亦“惊心”。这又归于一,同归于悲了。
不过,时至今日,啼血的子规到底是绝种了也说不定,因为“不如归去”现在仿佛只活在书本里,而“割麦插禾”的子孙戚族还活在各地农人的口头。各地农人的口头开出了一朵朵各式各样的小花。哪一天把它们搜集起来当标本,做一个系统的研究那才有意思呵。这一朵朵单纯的小花将是一个个小窗子开向各种境地:水田,桃园——我想从你的里门望望看,芦焚先生,你的门外是什么呢 我心中曾经拟过一篇社会论文的题目:布谷声里听出的各地社会背景。
一
二
可是为什么不能从旁的鸟声里听出来呢 为什么从旁的鸟声里我们听不出这许多花样 这种鸟声本身到底自有其特殊性,引起人心上的反应乃小异大同了。人总是人。想起人,我真想起个别的人来了。芦焚先生与我有过好几面之缘,此刻想必在河南乡下吧 李广田先生,齐人也,是我的熟人,现在正陪我在此地吃他的家乡饭,住在东邻,和我天天见面。过几天可以听到布谷声了,我想,那多妙,如果芦焚先生在这里,我们三人同行,忽听得一声“布谷”:
“光棍抗锄”,芦焚先生想。
“光光多锄”,李广田先生想。
“花好稻好”,我想。
一
二
唉,江里的鱼汛该过了好几种了;竹笋该已经老了,高过人头了;青蚕豆该已经上市了吧 这里倒已经上市了。我不喜欢北方这种讲究办法,把青蚕豆去皮,疏疏几瓣的炒肉片,就不能不去皮而稍加些腌菜,细葱花,素炒一下,青青紫紫的来一碗吗 也许毕竟是文人吧,我又想起了“不如归去”。
(有删改)
文本二 “真”是散文的灵魂,没有“真”的文字,文章毫无生机,是呆滞的。那么怎样到达散文的“真”呢 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人本身,回到语言本身,这就是我们说的“在场”。“在场”既指身体在场,也指心灵敞开,与现实同在。
(节选自耿立《散文的在场与见证》)
注①作者1936年写于济南。②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日夜鸣啼。
一
二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体察生活,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情景“杜鹃鸣啼”进行创作,其作品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B.作者认为“割麦插禾”与“不如归去”两种观念可以联在一起,但毕竟雅士、俗子有别,在古代“不如归去”属雅士之言。
C.作者认为,“杜宇”只合永远啼血,这与唐代诗人李商隐“望帝春心托杜鹃”中“杜鹃”的意象内涵一致。
D.“天雨蒙蒙,促农耕陇”原有振奋之意,但战乱频仍,“何地播种 ”又令人悲伤无奈,暗合作者身处动荡时代的感受。
B
解析 B项,“在古代‘不如归去’属雅士之言”错误,原文为“‘不如归去’一语,不见得太‘文’,尤其在古代,更不见得不是俗子的口头语”,可知“不如归去”不一定“属雅士之言”,更可能是俗子的口头语。
一
二
一
二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初夏时节、槐花满地开篇,营造氛围,以芦焚先生的注解,巧妙点出“杜鹃鸣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
B.作者在文中多次写故乡的杜鹃鸣啼之音,结尾提及家乡的事与物,以小见大,字字关情,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情结。
C.文中加点词“活书本”,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现实生活里有丰富鲜活的内容,意在批评文人们对生活缺少观察。
D.文章想象丰富,画面感强;语言特色鲜明,既有口语化的表达,也有生动形象的描述,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C
解析 C项,“意在批评文人们对生活缺少观察”错误,原文为“在我们的活书本里更不知有多少花样了。哪一天把各地的花样搜集起来,该有如何一个大观”,只是突出现实生活内容丰富鲜活,是“大观”,没有批评之意。
一
二
一
二
8.文本一《“不如归去”谈》一线成文,层层深入,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分)
参考答案①文章以“杜鹃鸣啼”为线索,“杜鹃啼鸣”在文中反复出现,将文章串联成一个整体。②文章首先提出杜鹃的鸣啼声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接着指出其原因;然后进一步指出复杂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可以使不同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甚至能够归一;最后指出杜鹃的叫声独特,而人心更复杂,鸟声中可以反映社会背景、生命状态。由“鸟声”及“人心社会”,由物及人,层层深入。
一
二
9.文本二主张散文创作要“在场”,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6分)
参考答案①文章以现实生活中的“杜鹃鸣啼”为写作对象。②真实地表现了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生命状态下对鸟叫声的真切感受,反映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真实的内心世界。③语言真挚朴素。(共30张PPT)
主题群文练7 革命作品(红色小说+戏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谋求解放和发展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多少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仅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汇聚成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浸润在我们的文化里,引导着我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一
二
一、(2023福建统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还 魂 草①
巴 金
敏,五年了,我没给你写过一个字。
然而今天在林那拿到你托他转给我的短笺。你的亲切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生动,就像你昨天才离开我似的。
傍晚,我离开林,匆匆赶回小镇。回到家里,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楼梯上送进来。
“黎伯伯,你的信来了!”孩子快乐地叫着。
一
二
她略带黑色的宽脸上闪耀着一对漆黑发亮的大眼珠,嘴带笑地张开,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她把信递给我后,小小的手伸起来指着她的浓黑头发,得意中略含一点羞惭,说:“你看,好不好 ”
一只红缎子扎的大蝴蝶伏在她的乌亮头发上,映着灯光发出炫目的光彩。
“好看得很,”我称赞道,“哪个给你戴上的 ”
“妈妈,”她笑了,“黎伯伯,你给我——”她抿着嘴笑,不再说下去。
“你说,黎伯伯给你做什么 ”
“你给我讲个像还魂草那样好听的故事啊!”
一
二
“你还想听得哭起来吗 ”我笑说。敏,你该记得还魂草的故事,这是我们敬爱的一个年长朋友根据传说改编的。我第一次听到它时,还同你住在一起。我们被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默默地互相注视。这个情景我至今还不能忘记。
敏,你的短笺我反复诵读。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还时时在打听我的消息。可是我却像石人一样地沉默了。我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
我预备写一封信,告诉你我最近的生活情形,应该从什么地方写起呢
我的书桌就放在窗前,窗上玻璃被炸弹全震破了,现在补上了几块,也留着几个空洞。只要起一阵风,大股的尘土就会灌进房里来。你看,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
一
二
昨天早晨,我又被利莎喜悦的声音唤醒了,秦家凤也来了。两个女孩年轻的笑脸灿烂地发亮,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她们表情有点相似,只是利莎多一点稚气,秦家凤略带一点沉静的大人气。此外,纯洁、善良、友爱等等,两张脸上都有,而且同样充满朝气,好像早晨刚刚开放的花朵。
利莎望着我,央求说:“黎伯伯,给我们讲个故事吧。”她又看看秦家凤说:“秦姐姐,你不是来听黎伯伯讲故事吗 ”
我在利莎的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你一个人花样多。”
“黎伯伯,不是她一个人,我也是来听你讲故事的。”秦家凤忙解释道。她亲密地看看利莎。
一
二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还魂草的故事。故事里不是也有两个这样年纪的孩子吗 他们不也是这样亲密地过着日子吗
起初她们听我讲两个孩子的友情,还以为我在拿她们开玩笑,后来跟着我的叙述她们看见两个孩子长成了,两颗热烈的心连在一起,用同样的脚步,四处去找寻那个普照万物、永不熄灭的明灯……她们的笑容没有了,利莎的手被捏在秦家凤的手里。
我继续讲下去: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在黑暗的荒山中,两人中的一个跌在岩石上受了重伤。另一个人用尽方法仍然不能挽救朋友的性命。那时据说有这样一种还魂草,要用活人的热血培养,才会长成粗大的叶子,可以用来救人。这个人找到了,他每天早晚用自己的血来浇这棵草,救活了他的朋友。
一
二
敏,还魂草的故事已经加进了我的感情,我随讲随编,给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局。我看见两张年轻的脸上都笼罩着明澈无比的微笑,一股热气进了我的心中,我全身都感到了温暖,我感激地微笑了。
敏,这封信对你是一个意外,对我更是。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血像一层雾在我的想象中升上来。我无处逃避。
炸弹在小镇上空唰唰落下时,我和利莎一家人正在川康银行的防空洞里。飞机盘旋声,炸弹下落声,然后便是震撼山岳似的霹雳巨响。举目四顾,眼前只有黑暗。我听见利莎担心地自言自语:
“秦姐姐不晓得躲在哪儿 ”
“她们一定在城里躲防空洞的。”我安慰她。利莎默默地捏住我的手,她的手在微微颤动。
一
二
听见解除警报,她脸上还挂着愁云,低声说:“黎伯伯,我们先到秦家去。”
我拉着她的手走出银行,转眼便是横街,前面显得异常拥挤。街的右边高坡上,一排平屋变成了大堆瓦砾,人们就站在坡上挖掘。利莎丢了我的手疯狂地往前跑去。我跟着她跑。那里原先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现在树上只剩下几根光秃的空枝,树下连接地摊开两张草席,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
席子旁边,秦家凤的父亲埋着头在那里痛哭。一切的疑惑都是多余的了。死吞食了那个垂着双辫的瓜子脸的小姑娘和那个瘦弱的中年妇人。利莎呜呜地哭起来。天色突然暗起来,太阳落到天外去了。我们走上野草丛生的土坡,利莎的哭声停止了。她弯下身子,拔起一棵叶子粗大、颜色碧绿的草,捏在手里,出神凝视。
一
二
“黎伯伯,这是什么草 ”
“这是野草,我叫不出名字。”
“我要带它回去,拿针刺出手指头的血来培养它。”她庄重自语道。
“这种野草 有什么用 ”我惊奇地问。
“那么这不是还魂草了。”她失望地说。
“黎伯伯,你给我找一根还魂草来,我会培养它,要我流多少血,我都不怕。”
她的脸颊上还留着泪痕,这个平时脸上永远带笑的孩子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眼泪,我不能再开口了,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有删改)
一
二
注①《还魂草》写于1941年,以抗战时期大后方重庆为背景,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创作的一篇书信体小说。小说共六封信,本文节选自第一封和第五封。
一
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两个小女孩的“笑”多次出现,“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给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B.盘旋的飞机,唰唰落下的炸弹,残破的窗户,弥漫的尘土,“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这是战时重庆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C.“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画面触目惊心,强烈控诉了日军滥杀无辜妇女儿童的暴行。
D.结尾处,“不能再开口”是因为利莎受到伤害,“我”悲愤难言;“不能再写下去”是因为对友人敏“我”惭愧自责,欲言又止。
D
解析 D项,“不能再开口”是“因为利莎受到伤害”错,应该是因为秦家凤的死去;“不能再写下去”是因为“我”内心的悲痛。
一
二
2.关于文中的“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敏”是收信人,是“我”倾诉内心感受的对象。
B.“敏”虽多次出现,形象特征却不甚明确。
C.“我”与“敏”互诉心曲,情节由此逐步展开。
D.写给“敏”的信,蕴含“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C
解析 C项,“互诉心曲”不当,从节选部分看,“敏”没有诉说心曲;“情节由此逐步展开”也不准确,本文的线索应该是还魂草的故事。
一
二
3.黎伯伯给“还魂草”的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局,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积极乐观,向往光明的理想世界;②崇尚奉献,珍视友情,希望传统美德代代相传;③心地善良,呵护童心,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
二
4.《还魂草》创作于抗战时期,巴金目睹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坚强,“觉得肚里装满了火似的东西”,但他在作品中着力写了一些“看不见英雄的小人小事”。其创作意图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6分)
参考答案①创造新的叙事焦点:关注普通小人物,从他们身上探索民族力量的源泉。②选择观察战时社会的视角:讲述小人小事,凸显战争状态下普通民众的真实遭际与体验。③调整叙事方式:面对复仇的火种、斗争的火光,作者着力控制以往火热的主观情绪,开始追求冷静客观的叙事效果。④塑造新的形象:普通小女孩不仅有纯洁、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更有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拯救他人的英雄心灵。⑤表达时代主题:写小人物的悲惨遭遇,揭示民族的苦难,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控诉和对光明的向往。⑥坚定民众信念:小人物的悲惨遭遇,更易唤起大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之心,坚定抗战的信念。
一
二
二、(2023海南海口华侨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北上①(节选)
津子围 李景阳 孙浩
第六场
地点:铁路宾馆外及李济深房间
时间:1949年2月15日
〔铁路宾馆外。晨曦。李济深散步,陶家鑫跟在他身后。〕
陶家鑫 任公,我……
李济深 家鑫啊,有什么话照直说。
陶家鑫 任公,您现在很危险,我得到情报,保密局派的杀手已经到沈阳了。
一
二
李济深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么多年一直有人想要我的命,我早不在乎了。
陶家鑫 (鼓了鼓勇气)这次不同,任公您的处境真的非常危险。
李济深 是吗 怎么个危险法儿
陶家鑫 您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真的不能再往前迈步了。
李济深 家鑫啊,在香港、在船上,你都苦口婆心地劝我,难道你随我一路奔波,目的就是要阻止我倒向共产党 丹心幸无愧,青史重壮怀。你不必再劝我了。
陶家鑫 (急迫地)老长官,您执意要走到底,那可就难办了。
李济深 怎么个难办法儿
一
二
〔陶家鑫不说话,扑通一声跪在李济深面前。〕
李济深 起来,说话呀!
〔陶家鑫不说话只是流泪。见陶家鑫执拗不起,李济深转身回宾馆。〕
李济深 家鑫啊,北上不是一段旅程,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
〔宾馆门口一侧。李济深遇见祝华生②,华生装作锻炼身体的样子。〕
祝华生 李先生早上好!
李济深 祝先生早安!
〔走到门口,李济深又回过头来。〕
李济深 祝先生,令尊的事③我听李先生讲了,很抱歉!
一
二
祝华生 你已经知道了
李济深 在香港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很痛心,也很内疚……谢谢你!
祝华生 谢谢我什么
李济深 谢谢你们共产党人,原来我认为只有毛公和周公才有这么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没想到共产党的基层干部都这么了不起。
祝华生 (摇摇头)何止我一个人,何止我一个人的父亲,国共两党纷争中有多少人失去了至亲至爱。您知道毛主席的爱人和战友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的时候只有29岁,还有弟弟毛泽覃、毛泽民,妹妹毛泽建,她牺牲前在狱中写下四个大字“誓死为党”,那时候她才24岁!
一
二
李济深 还不止啊,据我所知,毛先生的侄子毛楚雄,刚刚19岁,也……牺牲在战争之中……
祝华生 我知道您是反对战争的,上船之后李老板跟我讲了很多很多,我也一直在观察您,您说过的话我记忆犹新:北上不是一段旅程,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您的家国情怀和精神气概深深感染了我。
李济深 (感慨万千地)你也在感染我……谢谢你祝经理,你让我又深深地认识了一次共产党人!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祝华生 (猛吸一口气)任公!
李济深 你叫我任公 怎么,不叫我李先生了
祝华生 是的,任公!
一
二
〔华生站了起来,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李济深也站了起来,郑重地回敬了个军礼。〕
…………
〔李济深房间。灯启。〕
〔华生进入房间,他四下观察着,进行安全检查。〕
〔突然,门外有声音。阳台门敞开,华生机警地躲到外阳台上。〕
〔陶兰端着水果盘进来,放在茶几上,顺便收拾一下杂物。她扫一眼,看到阳台地上阳光投射的影子。〕
陶兰 任公 是您吗
〔陶兰去阳台,华生只好现身。〕
一
二
陶兰 你怎么在任公房间里
祝华生 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你。
陶兰 你看到了,我给任公送水果,你呢,也送水果
祝华生 我担心任公的安全。
〔两人回房间。〕
陶兰 你发现了什么
祝华生 现在还不确定,只是觉得……
〔门外传来声音,华生捂住陶兰的嘴,示意两人挤进衣柜里。〕
〔李济深走进了房间,来回踱步。〕
〔开门声。李济深回头。陶家鑫进来了。〕
〔陶家鑫突然从怀里掏出手枪,指着李济深。〕
一
二
陶家鑫 任公,对不起了。
李济深 家鑫啊,不,是“夜莺”吧,你终于还是出手了。
陶家鑫 任公,你早知道是我 那为什么还给我这样的机会
李济深 大家想拯救你,希望你走向光明。
陶家鑫 任公,我别无选择。
李济深 那就来吧,开枪吧!(抬起头来,吟诵道)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陶家鑫手臂颤抖着。〕
〔突然,柜门打开,华生和陶兰冲了出来,他们挡在了李济深身前。〕
陶兰 (大喊)哥!
祝华生 原来你就是“夜莺”!
一
二
〔陶家鑫没办法,只好反转手枪,把枪口指向自己的脑袋。〕
陶家鑫 任公,真对不起,今生今世我再不能追随您了。
陶兰 (大呼)哥哥!
〔华生扑向陶家鑫,手枪飞了出去。〕
〔陶家鑫羞愧难当,推开陶兰,转身就跑。〕
〔华生要去追陶家鑫,李济深阻止。〕
李济深 别追了,在解放区的土地上他翻不了多大的浪。(笑了笑)祝先生,你不觉得吗,有“夜莺”这个角色一路陪同,大家反而安全了很多。
〔陶兰拉着华生走到门口。〕
一
二
陶兰 希望你……救救哥哥!
祝华生 我会努力的。还有陶兰,原谅我再次以祝华生的身份跟你说话,我有一个朋友叫陈铁生,他托我转告你,他身上流淌着你的血液,他一直初心没改,等到全国解放了,他一定会来找你,共同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陶兰眼含热泪。〕
一
二
注①《北上》呈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香港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一艘远洋货轮上,以前国民党高官李济深为代表的众多民主人士乔装登船,冒着巨大的风险一路北上。我党负责执行护送任务的行动组在出发前接到了一则令人担忧的消息——代号为“夜莺”的国民党特务混上了船,意图伺机暗杀李济深,进而动摇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情谊。于是,一场狩猎与反狩猎的战役就此打响。②祝华生:原名陈铁生,曾担任新四军营长,抗战中负伤,生命垂危时陶兰为他输血,两人有过生死约定。陈铁生归队后两人失去联系。祝华生担任北上护送任务行动组组长,陶兰受何香凝委托照顾李济深(任公),因任务在身,祝华生不肯相认。③李济深曾主导4·15广州清党任务,祝华生的父亲在那时失去了生命。
一
二
5.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家鑫对李济深说“您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暗示了若李济深不改变行动将会对他实施暗杀。
B.文中两次提到李济深的话“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表明他能认清形势,因时制宜。
C.祝华生对李济深不叫“李先生”而改称“任公”,侧面表现了李济深的崇高家国情怀和精神气概。
D.陶兰的语言“希望你……救救哥哥!”含有对哥哥怨恨又担忧、对华生信任又怀疑等复杂的感情。
D
解析 D项,“怀疑”错误,此处语言的停顿不是怀疑,而是为哥哥发出请求时内心因惭愧而犹豫。
一
二
6.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剧本节选开头处的舞台说明十分简洁,“晨曦”两字,既交代了自然环境,又暗示了光明即将到来的社会背景。
B.剧本节选开头部分以陶家鑫的反常行为设置悬念,既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又紧紧地牵引住了观众的心理。
C.面对拿枪的陶家鑫,李济深十分镇静,华生极为震惊地喊出“原来你就是‘夜莺’”,对比中表现出华生警惕性不够。
D.剧本最后华生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借朋友身份表明对陶兰恩情不忘、初心不改,美好生活的希望犹在。
C
解析 C项,“表现出华生警惕性不够”错误,得知任公的侍从官居然是执行暗杀的特务,华生既出乎意料又为任公的安危担心,所以喊出来。
一
二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简要概括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4分)
参考答案①人与人的冲突:任公一心向共产党,要北上参加政协会与陶家鑫的阻挠、暗杀的冲突;陶家鑫对任公的阻挠、暗杀与祝华生对任公的支持、保护的冲突。②人物内心的冲突:陶家鑫要执行任务暗杀任公而内心对任公有感情不忍下手的冲突;陶兰既恨哥哥又不忍心哥哥死去要救哥哥的冲突。
一
二
8.有评论家用“理与情的矛盾与统一”来评价《北上》中的人物祝华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剧情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同意。①祝华生的父亲在李济深主导的4·15广州清党任务中失去了生命,于情,他对李济深应是恨之入骨;但作为共产党员,他要执行护送李济深的公务,于理,他要全力克制对李济深的深仇大恨。最终祝华生以民族大义为重,一心护卫李济深并在内心与之和解。体现了“理与情的矛盾与统一”。
②祝华生与陶家鑫的妹妹陶兰曾是恋人,为了执行任务,改名换姓的他却不能与她相认,只能借助潜台词,以朋友身份表明对陶兰恩情不忘、初心不改,可谓感情与理性共存。(共31张PPT)
主题群文练6 榜样力量(散文+文言文+语言运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一代史学家司马迁对孔子的赞扬,也许正是司马迁以孔子为榜样,危言危行,笔耕不辍,才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史书。今天,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把人生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让远大理想、优良作风、高尚人格在实际行动中成为火炬,为后来者指路。
一
二
一、(2023广东东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文本一
一年容易又秋风
孟 超
一年容易又秋风,酷热的暑夏,总算是过去了,晒焦了的皮肤和臭虫咬、蚊子伤的斑疤,虽然还点点地存在着,让我以回忆的感伤来摸弄这些创痕,但,酷热总有过去的时候,似乎可以自慰。于是秋来了,而秋也并不顶好受,且不说“九月衣裳未剪裁”,冷雨扫在身上,使人想到酷寒,又何尝不可怕呢 又加秋风秋雨,带着一曲凄凉的情调,连秋虫都颤抖了,而况人的心弦,是正被时序的万华林的弓子所拉动着呢 ……
三
一
二
家槐兄从柳州来,与跟他在桂林的聚合,又是一年了。秋风来时,他也来了。幸喜两个人谁都也没有秋意,没有感伤,——秋自然还在使劲地拉动着他的弓子!——一握手,暖煦煦的,似秋阳轻晒着一般的温意,谁都没曾减少了热力,虽然经过了一个夏天,还和去年一样,这是两个人同样道慰着的。
一同去访秦似兄,谈起《野草》,从创刊到现在不觉得已经两年了。家槐兄恳切地称许秦似兄支持这一刊物的毅力。是的,有一分热,放一分光,腐草化萤,虽然不过是一种传说,然而,这一束碧新色的叶儿,它不会腐,它却放着荧光,小虽小,它有着它的热力的。而况,叶绿体是会消化吸取的碳气,而呼出氧气的。一个有修养的园艺者,他不只为了花开,他也为了叶子的成长,至于叶子的多寡,长短,可以放散多少氧气,盖不须计论,这又是但求耕耘,不问收获了。秦似兄之于《野草》是这样的。
三
一
二
秦似兄近月来,是肥胖了许多,面圆圆的,有似于卡通画上的小猪,我几次这样调笑他;问其致肥之道,他说,受气吃亏,也可以长肉生肌。他是研究生物学的,恐怕也找不出论据来;但这两年来,因为《野草》,我是深深地知道他在各方面受到了无数的困难,满肚皮里压下了无数的闷气。如果真把这一刊物当成一堆小草看的话,那么,在培植上,他所卖的力,所受的艰难,真比一个农夫种二三亩田还要劳瘁得多哩。这并不是说他力有不逮,事实告诉我们,在蓬蒿之中、贫瘠之地,种一株草,是比在肥土壤里种几十亩谷禾,须要费力得多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出可贵来。当家槐兄慰藉他的时候,我想,他回想一下这两年的辛勤,也会自慰吧。
三
一
二
记得还是前年,也是一个秋天,我在夏衍兄那里会见他,那时,《野草》还没入地下种。秦似兄尤不善于在这种复繁奇出的社会中,八面玲珑地到处作揖应付,或者掉花枪,玩世故,耍手段,因此也就常常被人看成懦弱。其实别看他肌肉肥,他骨头却和秋天的老树枝子一样硬呢。也正为了这点,才似乎有许多不必要的侵凌,打击着他。可也同时因为他的个性所赋,而《野草》才能有他一贯的作风,才能经得起日晒雨淋和霜雪的不断袭来,却愈显出他那葱翠的颜色,临风不偃的神韵。
三
一
二
又是秋天了,说快也快,从《野草》下种到今天,他是经过三个秋天了。我曾亲眼看着树头上几度谢落,几度葱茏;也曾亲眼看见秋雁几番来去,长鸣着划过了中天。而这小小的草,却不曾在谁的践踏下委顿;不曾被太阳晒焦,显出枯黄;不曾受着风霜雨露,而伤损了草根草叶。更不曾移进了温室,变成案头清供。他不打哆嗦地,依然在秋风中直立着。我爱野草,而我是知道园艺者对他是如何培植的。可是,正因为我爱野草,我应该正告他,他的下种是在秋天,已经度过了两个秋天,而今,是秋,秋之后,仍有冬,还有以后的秋的到来的。
三
一
二
家槐兄说:“秋应该是我们所欣喜的,秋天是收获的时候。”对的,两年的时间,《野草》有了他的收获,即使是放射出只是极轻微的草香,即使是只植下了一颗种;而他的叶是永远青着的,我想,这不能不向秦似兄举一举杯吧。
至于我自己,人已在中年了,在秋天应该有点秋意才是,然而,不;或者也许是反常,自己却想在秋风里多挣扎一刹,可是视秦似兄之辛勤,是追不上的;视家槐兄之爽直,尤其追不上;又哪里不悲哀呢
“一年容易又秋风”,秋更深了,我们要更加一番鼓舞才是!
(有删改)
三
一
二
文本二
野草①(节选)
秦 似
命名《野草》,用意所在,并非全在因袭,也说明着我们对这样一个小小的东西,并不高瞻远瞩,自己先给它一个卑之无甚高论的名号。野草虽然孕育于残冬,但茁长和拓殖却必须在春天的。如果严冬再来,它自然还得消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固然说明着草莽之类的顽强,然而也同时是自然界的机械循环的悲剧。这种机械的循环,于人类倒不能类推的。大抵人间的春天到来,严冬自己就先宣告死灭。不过这正是野草身外的事。在目前他只是芜杂丛生,荆莽交错,既无花果之望,亦无枝叶之阴。它只希望给受伤的战斗者以一个歇息的处所,让他们退到野草,拭干伤口的血痕,再躺一会。如果因疲劳而至于饥饿,则掘几把草菇,也聊胜于无。
三
一
二
弄一点笔墨,比起正在用血去淤塞侵略者的枪口,用生命去争取民族的自由的一大群青年人,正如倍·柯根所说,是“以花边去比喻枪炮了”。然而《英伦的雾》以至《美国人的狗》一类东西正大量地在印,这事实又教育了我们,即使同是花边,也还有硬软好坏的分别,有的只准备给太太们做裙带,有的却可以替战旗做镶嵌。加以上面所说的种种,就印了《野草》。
(有删改)
注①《野草》写于1940年,是文艺刊物《野草》月刊的发刊词。秦似是《野草》的编委之一,主要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
三
一
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以欣慰之情贯串全文,既有酷夏终过“我”的“自慰”,也有老友重聚别来无恙的相互“道慰”,还有对秦似辛勤工作终有收获的“慰藉”。
B.文本一中“我”与家槐、秦似两个人皆是好友,但感情略有差异,对家槐主要是敬佩和关心,对秦似则主要是亲热和熟络,常喜欢开玩笑戏弄他。
C.文本一“秋之后,仍有冬,还有以后的秋的到来的”,表面是对“野草”的“正告”,暗含的是“我”对《野草》未来虽历坎坷但终究会成功的信心。
D.文本二将《野草》与《英伦的雾》《美国人的狗》作比较,鲜明地阐释了办刊的宗旨,也强烈表达了对国统区粉饰太平的“花边”文学的不屑与愤慨。
三
B
解析 B项,“对秦似则主要是亲热和熟络,常喜欢开玩笑戏弄他”说法错误,“我”对秦似十分敬重,并不“主要是亲热和熟络”,也没有“戏弄他”。
一
二
三
一
二
2.下列关于秦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似谈吐幽默,他把自己体态偏胖,解释为“受气吃亏,也可以长肉生肌”。
B.秦似不善应酬,但为了刊物能够生存,不得不与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打交道。
C.秦似性格刚硬,心怀民族,所办爱国刊物《野草》继承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D.秦似文辞典雅,在《野草》中引用古诗和倍·柯根的话,含蓄地抒发感慨。
三
D
解析 D项,“文辞典雅”说法错误。秦似“在《野草》中引用古诗和倍·柯根的话”,是为了战斗和讽刺,他的文辞风格犀利。
一
二
3.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文本一的题目《一年容易又秋风》是如何统摄全文的。(4分)
三
参考答案①“秋”既是时节,又喻指收获,题目《一年容易又秋风》由此而来,是理解文本情感的重要线索;②围绕“一年容易又秋风”,文章叙述“我”与家槐兄、秦似的相聚,并插叙《野草》创办的历程,这些都发生在秋天;③全文贯串着人到中年需勤勉奋进的深沉感叹,文末再次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一
二
4.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写作目的不同,因而所写“野草”内涵的侧重点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参考答案①文本一以“野草”写人物,侧重写“野草”的顽强和葱茏,表现《野草》的创办者秦似的坚韧与辛勤,表达对其的赞美及对自身的勉励;②文本二以“野草”喻刊物,侧重写“野草”的卑小和作用,表达创办《野草》的期许和目的。
一
二
二、(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0分)
材料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
·
三
一
二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选自贾谊《论积贮疏》①)
·
·
三
一
二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继以孝文、孝景,清净恭俭,减田租,三十税一,安养天下,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诎辱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六》,有删改)
注①《论积贮疏》为贾谊写给汉文帝的疏,即材料二中的孝文。该疏被皇帝采纳。
三
一
二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三
答案 BFL
解析 “汉兴”,主谓结构,后面没有宾语,故其后应断开;“接秦之弊”,“秦之弊”作“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作业剧而财匮”,“作业剧”“财匮”,两个主谓结构并列,“匮”后断开。
一
二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根本,与《种树郭橐驼传》“其本欲舒”中的“本”意义相同。
B.淫,过度,与《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中的“淫”意义相同。
C.被,遭受,与《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意义不同。
D.罢,同“疲”,与《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中的“罢”意义不同。
三
A
解析 A项,“意义相同”错误。“其本欲舒”中的“本”意思是“树根”。
一
二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谊认为君主治理天下,要有丰足的积蓄,如果放弃农业而去从事不重要的商贾,这是本末倒置,是对天下的残害。
B.汉朝自建立政权以来,公私粮食积蓄不足,朝廷卖官鬻爵,百姓卖儿鬻女,贾谊认为这是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C.汉文帝时面临粮食储备不足的危机,材料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积贮粮食的重要性,反映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D.材料二提到在文景的治理下,城乡的粮仓充满了粮食,发生旱涝灾害也能让百姓自给,国库中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
三
D
解析 D项,“发生旱涝灾害也能让百姓自给”错误,原文说的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可见发生旱涝灾害时百姓无法自给。
一
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2)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诎辱焉。
三
参考答案(1)(如果)边境上突然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士兵,国家拿什么馈送他们 (2)因此人人知道自爱,把犯法看得很重,崇尚行义,而厌弃做耻辱的事。
一
二
9.班固评价汉文帝“美矣”,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班固这样评价的原因。
(3分)
三
参考答案①汉文帝善于纳谏,发展农业储备粮食;②汉文帝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③汉文帝勤勉节俭。
一
二
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 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就要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和孩子。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一
二
三
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拿什么去救济灾区 (如果)边境上突然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士兵,国家拿什么馈送他们 (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一
二
三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而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 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 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一
二
三
材料二 汉朝建国,承接的是秦末的疲困社会,营造繁多而财力匮乏,从天子以下不能配备四匹同样毛色的马匹拉车,而将相有的只能坐牛车,平民百姓没有积蓄。天下平定之后,高祖就命令商人不许穿丝织的衣服、坐车,加重征收他们的租税,用这些办法来控制和羞辱他们。接着是孝文帝、孝景帝先后治理国家,清静廉正,谨慎俭朴,减轻田租,实行“三十税一”的政策,安养天下百姓,七十多年之间,国家无事,如果不发生旱涝灾害,百姓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家足用。城乡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府库中贮存了剩余的物资;京城国库中的钱累积极多,串钱的绳子都已朽烂,无法清点数目;京城粮仓中的陈旧粟米一层盖一层,装满太仓,只好在外面堆积着,以至于腐烂而不能食用。因此人人知道自爱,把犯法看得很重,崇尚行义,而厌弃做耻辱的事。
一
二
三
三、(2023四川巴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7分)
盛金章,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大家。他在长兴灰岩中建立的蜒类化石带的研究,全面破解了二叠世碳酸盐岩划分和对比的难题。在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中,盛金章一直秉持 ① 的态度,比如他曾纠正日本学界在地层工作中的错误,也曾澄清我国生物地层序列以帮助国际同行理解。
盛金章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对于科学问题从不含糊,在科研方面永不止步,是一个对科研事业 ② 的人。他 ③ ,被推荐为院士的时候,几次婉拒,他的信念就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不给别人找麻烦”。虽然自己不计名和利,但盛金章很愿意推荐学生和同事去争取一些奖项。很多得到过盛金章培养指导的科技人员,成为他的终生合作者和朋友。
一
二
三
盛金章在自己70岁生日时曾写诗一首:“淡淡平平七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新苗喜看年年绿,万马奔腾蹄不休。”盛金章很喜欢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话:“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在于实。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
一
二
三
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示例 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②精益求精(矢志不移) ③淡泊名利
一
二
三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叠词。“淡淡平平”“萧萧”“年年”等叠词的使用不但使描写更加贴切形象,而且增强了音韵美。②运用象征手法。“新苗喜看年年绿”写出了看到后辈不断成长的欣喜;“万马奔腾蹄不休”写出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后继人才辈出的景象,富于形象美和含蓄蕴藉之美。(共23张PPT)
主题群文练5 青春奋发(小说+现代诗歌)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想信念、纯粹政治品格、昂扬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一
二
一、(2023安徽阜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战斗的心曲
曾 克
我永远有一个梦。这梦,交给我一个美丽的、高远的希望。追求着梦的希望,我这年轻的灵魂是永远的活泼,健进。太阳在看着我。那跳跃的金色光波给我以贪婪的,深切的,热望的欢笑。呵,我的燃烧着的心呀,它开始震跳了。它终于奏起那有力的,求生的,战斗的心曲了:
战斗呵,
向着自己的那美丽的梦,
向着祖国的那新生的明天!
一
二
两年前,在一个伟大的夏天,久久被压抑被迫害的祖国,它起始翻身了。它抖尽了耻辱,挣脱了镣铐,带着觉醒的愤怒,它暴跳起来了。从此,祖国千百万的大众是失去了温顺,大家在怒吼着,进取着,用行动结成一支巨大的铁流。流血,搏斗,大家在向侵略者去讨还那属于祖国的土地,祖国的自由……
一个新的战斗的生活属于我了,而我这年轻的生命也永远属于祖国了。在丰饶的平原上,我把自己交给千百万战士所集结的,广大的,新的友情:希望在流血的,战斗的日子里,能像钢铁一般坚实起来。睡在积雪的山谷里,嚼着数天也很难得到的,烤焦了的死骡马的肉,喝着黄河里混浊的泥水,我们背着破烂的风衣卷,一天一百多里地在攀登着泥滑的崎岖的山路。但没有一个人发出过怨言,反而,在受难中,友情更热挚起来。我们忍受着痛苦,我们在争取祖国的明天。
一
二
在垣曲,我们为突出敌火的包围,苦战了一天一夜,一匹战马救了我。我躲在它的肚子下避过了敌人的密集的枪弹。但是,同伴在那一次的奔走中,他的右腿上却受了一点轻伤。没有医药,撑着拐杖,他每天跟在大队的后面,固执地拒绝了同志的扶抬。谁想到他的伤是一天天地扩大了,发烂、流脓,不能再行走了,而且他的身子是在发着高热。
于是,在一个初春的落雪的早晨,我们怀着深痛的心,离开了队伍,离开了那友情的,战斗的行列。同伴病倒在小旅店里,患难中是更需要友情的。于是,我决定一个人到开封去弄点钱来替他诊治。
深夜,我大着胆子跳上特快车,担心着会遭受着查票员的侮辱。想想,在我身边,并没有预备着足够补票的钱,找到一个位置,我先坐下来,实在感觉疲倦了。
一
二
终于,一阵嘈杂的声音,从车厢的前端传来了,不一会工夫,在我面前闪着电光,严厉的声音向着我:
——票!
我颤抖了一下,马上镇静地说:
——对不起,我没有票。我是刚从前方回来的,这儿有一张护照。——什么前方回来的,护照也不行,这是特别快车,要补票。钉子一样回答着我,好几只眼睛在看着我。
我没有再讲什么,把护照放到军服袋里,等待着他们对我的处置。这时,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矮胖的商人模样的人,他用着关怀的眼睛,从事情的开始就看着我,最后,他却向我怯怯地问:
一
二
——呵,姑娘,你是要到开封去的吗
我点点头。于是,一张钞票从他的衣袋里掏出来。这样,我便得到一张车票。——谢谢呵,先生!
——不要客气,我知道你们在前方的人很苦。
这陌生人温慰地笑着说。然后,他却向我不停地询问着前方的一切战斗情形。每当我讲述着一个流血,牺牲,艰苦,受难的故事,他是感动地听着。
这陌生人还是一个健谈的理论家。他就政治上和国际上的问题,对我发表了许多正确的见解。他确信抗战最后的胜利。他一晚上没有睡觉。有时疲倦地把眼睛闭了闭,但很快便睁开了。
一
二
当火车快要走进开封车站的时候,他却像被一件什么事情苦恼着的样子,有如一个长者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便用一种关怀的声调向我问:
——你到开封一定能够找到朋友吗 生活有没有办法
这确实是一个纠缠的而使我感到茫然的问题呀!一年来隔绝了音信的亲友,又知道谁还停留在这古城中呢 但,对于这个陌生的朋友,我却不能不用爽然的话回答他:
——我想总会有办法的。
下车了。我们分了手。我踏出了月台向城里走。但,突然,这陌生人却悄声从我身后赶来了,他轻轻地在招呼我:
——姑娘,请你站一下,我有点事……
我停下了脚步,心中被一种突来的惊疑吓住了。
一
二
——这里有几块钱,请你带去用吧!只是太微薄了。
是带着胆怯的语声,没有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
——我知道你需要钱,不过,在车上,为免去别人误会,我不便给你,你带去吧。
说着,他将钱放在我的手里,就想走。我感激地说:
——先生,谢谢你。请你留个名字给我作纪念吧!真对不起,我连先生的姓名都忘记问了。
他微笑着说:
——用不着,用不着,我们是走一条路,做着同样的工作,这用不着感谢,这是我的责任。在抗战胜利的时候,我们会再见的。
一
二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夜风吹起他的黑色的长袍,矮胖的身子是消失在夜色中了。
月台静寂着。古城沉睡着。但,这深挚的陌生人的友情呵,却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一个难以忘却的影子。
两个月以后,我们又重驾起希望的翼翅,奔向战斗的生命群了。
一九三九年八月
(有删改)
一
二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我这年轻的生命也永远属于祖国了”这样掷地有声的表述,将“我”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当时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
B.文章描写战士们“睡在积雪的山谷里”“嚼着……烤焦了的死骡马的肉”“喝着黄河里混浊的泥水”,集中展现了当时敌后抗战环境的艰难。
C.为了救治受伤生病的同伴,“我”只身前往开封,在火车上因为买不起车票而遭到了查票员严厉的训斥,心中顿时充满愤怒与羞辱之感。
D.身着黑色长袍的陌生人先是给“我”补了车票,后又在下车时悄声赶来送给“我”几块钱,可见他是一个善良但又有些胆怯和懦弱的人。
A
解析 B项,“敌后抗战环境的艰难”错误,应该是“抗战前线环境的艰难”;C项,“心中顿时充满愤怒与羞辱之感”错误,由“我没有再讲什么,把护照放到军服袋里,等待着他们对我的处置”可知,选项表述与文意不符;D项,“胆怯和懦弱”错误,原文“我知道你需要钱,不过,在车上,为免去别人误会,我不便给你,你带去吧”,他只是避免被“误会”,并非真的“胆怯和懦弱”。
一
二
一
二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国“抖尽了耻辱,挣脱了镣铐,带着觉醒的愤怒”等语句,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地写出中国觉醒后坚定的反抗意志,笔端饱含强烈的情感。
B.本文先写“我”在前方的浴血奋战,再写“我”在后方的难忘经历,前后不同境遇之间相互映照,表现了“我”的见闻认识与心绪波澜。
C.本文善于借助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关怀的眼睛”“温慰地笑”等神态将一位心地善良的陌生人刻画出来,给读者以朴实温暖的印象。
D.本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从“伟大的夏天”到“落雪的初春”,借助季节的变化,象征抗战向着有利的形势发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D
解析 D项,“象征抗战向着有利的形势发展”错误,于文无据,且不合实际。文章结尾“两个月以后,我们又重驾起希望的翼翅,奔向战斗的生命群了”,可见战斗远远没有结束的意思。选项过度解读。
一
二
一
二
3.作品后半部分是怎样叙述陌生人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让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富有现场感;②以“补票”为话题,引出商人模样的陌生人,巧妙自然,推动情节发展;③多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两人的对谈交流,使得叙事更加集中明晰。
一
二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战斗的心曲”内涵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年轻的“我”以活泼、健进的精神,投入反抗侵略的战斗,对祖国浴血重生的未来充满希望。②与战友并肩作战、不畏艰难,在残酷战争中建立起热挚友谊。③对“走一条路,做着同样的工作”的陌生人真诚帮助的感动,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
祖国啊,我是属于你的
柳 耕
祖国啊
我是属于你的
我是你流淌江河里的一滴水
我是你浩瀚沙漠里的一粒沙
我是你无边森林里的一棵树
我是你广阔原野上的一朵花
我是在你的怀抱里诞生的啊
自从山顶洞人举起了逼退黑暗的火把
自从祖先们拉动了开垦处女地的犁铧
自从李自成催动了闯踏明王朝的战马
自从雨花石上溅满了红宝石般的血花
我就在你长江与黄河的臂膀上长大
我终于从茫茫的黑夜中走出来了
我终于从昏沉的酣睡中醒过来了
我终于从苦难的大地上站起来了
向着蔚蓝色的天
伸出亿万只绿树般的手
去托起那轮鲜红的太阳
一
二
祖国啊
我是属于你的
像树木不能离开大地
像水滴不能离开江河
像游鱼不能离开海洋
像光明不能离开巨火
我的每一根毛发都属于你
我的每一块骨骼都属于你
我的每一个微笑都属于你
我的每一寸生命都属于你
如同麦苗和泥土不能分割
祖国啊
我是属于你的
尽管你的衣服上打着补丁
尽管你的伤口还滴着鲜血
但我还是爱你的啊
因为是你的乳汁哺育了我
我愿用我深情的手
抚平你身上的伤痕
我愿用我年轻的血
温暖你的心窝
我愿用我宽阔的背
驮你走向明天
我愿用我青春的歌
使你永远欢悦
一
二
祖国啊
我是属于你的
1981年
(有删改)
一
二
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把祖国与“我”连续比作江河与水滴、沙漠与沙粒、森林与树木、原野与花朵,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展现得具体而鲜明。
B.在“我就在你长江与黄河的臂膀上长大”一句中,“长江与黄河”代表祖国山川大地,“长大”形容“我”变得强大、成熟。
C.诗中“茫茫的黑夜”“昏沉的酣睡”等象征旧时代,“蔚蓝色的天”“鲜红的太阳”等则呈现出现代生态文明的美好景象。
D.诗中“毛发”“骨骼”“微笑”“生命”这四个意象,在语义上是从具体到抽象,在情感内涵上则是逐渐深化。
C
解析 C项,“呈现出现代生态文明的美好景象”曲解诗意。“向着蔚蓝色的天……鲜红的太阳”几句,表达的应该是中华儿女共同建设美好国家之意。
一
二
6.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了四个“祖国啊/我是属于你的”诗节外,其余诗节都运用了排比手法,既使得全诗形式整饬,也增强了气势和感染力。
B.“祖国啊/我是属于你的”作为独立诗节反复呈现,起到了点明题目和强调主旨的作用,同时也使整个作品结构完整,节奏协调。
C.诗中四个“自从”句以点带面,从先民取火、耕作,到历史上农民起义、革命者为国牺牲,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
D.诗中用“衣服上打着补丁”象征祖国的苦难,用“伤口还滴着鲜血”象征祖国的贫穷,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D
解析 D项,“衣服上打着补丁”象征祖国“苦难”;“伤口滴鲜血”象征“贫穷”错误;“补丁”对应“贫穷”,“伤口”对应“苦难”。
一
二
7.请简要概括诗中“我”的多重内涵。(4分)
参考答案①诗中的“我”指诗人自身;②指当代每一位中国青年;③指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④指从古到今的所有中国人。
一
二
8.全诗的抒情脉络是什么 请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梳理。(6分)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首先从“我”是祖国的一分子,在祖国怀抱里诞生、成长的角度,抒发对祖国的感激之情;②然后从“我”与祖国血肉相连、“我”的一切都属于祖国的角度,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③最后从“我”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奉献的角度,抒发对祖国的忠诚之情。(共28张PPT)
主题群文练4 责任担当(小说+文言文)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甘于牺牲、勇于担当的读书人,正是他们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胸襟宇量和士人风骨。
一
二
一、(2023浙江杭州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大医(节选)
马伯庸
1904年7月3日,关东。
一对留着辫子的关东父子,穿着日本兵的衣服。在这对父子身后,还跟着足足两百多个男女老少,俱是一样装扮。在这支诡异的队伍最前头,是一个和尚。
这些村民来自关东盖平县的沟窝村,一个很不起眼、很穷的山村。前两天,一个叫觉然的游方和尚来到村里,向村长方大成提出个古怪要求:
一
二
他想请村里出两百号人,去附近的老青山转一圈。什么都不用干,转一圈就行,但去的人都得换上日本陆军军服——这个他负责提供——事成之后,衣服归村里作为酬劳。
此时已近午时,不知不觉,这支古怪的队伍钻出了老青山,爬上山麓旁的一片浅绿丘陵。
带路的觉然和尚突然慢了下来,似乎在提防着什么。方大成见他形迹古怪,不由得多留了点心。他突然注意到丘陵上方有一群灰大眼在盘旋,久久不肯落下。
灰大眼在飞鸟里最是护家,它们不肯飞远,说明这片林子里有巢;它们又不敢落下,说明林子里有人,而且人数不少!
一
二
方大成一惊,忙要开口提醒觉然。可他话还没说出口,就听见坡顶响起一片炒豆般的枪声。
头顶无数子弹如暴雨般倾泻在沟窝村村民的头顶……
方大成神智还算清醒,但伤口血流不止,十分吓人。
方三响知道首先要止血才行。他从父亲怀里掏出一盒洋火和烟斗,干烟叶烧成灰往伤口上抖落,又在附近薅了几把刺儿草和耧斗菜,拿嘴嚼碎了敷上。这都是老猎人止血的法子,方三响常年跟父亲出门打猎,手法熟练得很。
“三响,三响,别瞎忙活了!”方大成道,“先瞅瞅你自己的腿,别落下残疾。你得想办法回去!”
一
二
“要走一起走!”方三响抿着嘴。
方大成急道:“你得把还活着的乡亲们都带回去,他们都是被我带来的,不能全死在这里!这是咱们方家的本分!”
方三响抬起眼来,环顾四周,只见沟底密密麻麻躺倒了一大片,蓝的军服,黄的泥浆,红的鲜血,混杂成一片刺目的色彩组合。
整整一个多时辰过去。方三响给二十几位轻重伤员做了止血处理,一盒洋火用得干干净净。有几个村民一边接受着处理,一边痛骂方大成猪油糊心,竟然把这么多人送上死路。方三响心中恼怒,可一想到这是方家本分,也只能忍气吞声地低头忙活。
然而他实在精疲力尽,眼皮子变得愈加沉重,不由得昏睡过去。
一
二
不知睡了多久,方三响感觉有异。他猛一睁眼,发现一个大胡子洋人正趴在自己小腿上,仔细用镊子扒拉着什么。他下意识要缩腿,却被旁边一个穿纺绸短衫的中国人给按住了。方三响认得,这是辽阳的一个医生,叫吴尚德,曾去村里瞧过几次病,远近名声颇好。
方大成虚虚问道:“吴先生,到底是咋个回事 ”
吴尚德缓缓坐下,盯着方氏父子:“老方,你们可是上了日本人的当啦。那个觉然和尚是个日军间谍,他用几百套旧军服为饵,骗取你们冒充日军部队,好让俄军误判日军的主攻方向。”
方大成气愤地猛一捶地,怒不可遏。过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吴先生,你和这位……怎么会来这里 ”
“咳,此事说来话长!”吴尚德又说开来。
一
二
俄、日在东北这一场大战,让无数中国平民流离失所,伤亡惨重。偏偏大清宣布局外中立,无法出手施救。消息传到上海,有一位叫沈敦和的善长仁翁集合各界贤达,成立了一个“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对东北同胞展开民间救援。魏伯诗德与吴尚德是当地的传教士和医生。两人路过老青山时,觉察动静有异,这才发现了沟窝村村民的窘境。
“红十字会是什么 ”方三响一脸困惑。
吴尚德一亮胳膊上的红十字袖标:“这红十字乃是一个国际慈善组织,已有四十一年。它不问立场,只要是战争伤兵以及难民,一律施救。所以各国交兵都有约定,不得妨碍红十字会行事,亦不得加害佩戴红十字标识的人员。”
方三响大喜:“这么说,俺们村有救了!快把我们救出去吧!”
一
二
吴尚德和魏伯诗德对视一眼,却都面露尴尬。吴尚德道:“大清还不曾加入日来弗公约,不算红十字会正式会员。想要把你们带出去,非得让俄国人先承认我等的红十字会身份才行。”
“那,那要怎样才好 ”方大成身体一挣,脸色霎时变得灰暗。
吴尚德怔怔片刻,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他没有回答,只是默默从袖子上扯下红十字标,递给方三响:“你腿上的枪伤,得尽早去牛庄治疗才成。来,戴上这个,与魏伯诗德先生一并离开,只要人数对得上,他们不会为难。”
方三响先是一愣,旋即摇头:“不成不成。俺爹还在这,沟窝村的村民也在,俺不能抛下他们自己跑掉。”他把袖标推了回去,态度十分坚决。
魏伯诗德很好奇,这孩子没受过教育,也不像任何宗教的信徒,他的信念来自哪里
一
二
“活着。”吴尚德低声回答。
“活着 ”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信念。”
“既然如此,他应该接过你的袖标,跟我离开这里。”魏伯诗德不解。
“中国人所谓的活着,并非只是个人的追求与获得。倘若这孩子现在抛弃父亲与乡亲离开,即使他还活着,灵魂也已经死了。”
村民们的哭声和哀哀惨呼从不远处传来,忽断忽续,沉重的死亡气息弥散在野草之间。两个人注视着那个孩子,没再说什么。
魏伯诗德不忍见这绝望的氛围,缓缓开口:“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转机……”
一
二
“我在牛庄出发前,曾看过上海发来的简报。清廷驻英公使在六月二十九日,已经在瑞士补签了红十字会公约,只要朝廷发布公告,便可正式生效……”转头对吴尚德:“请你赶回牛庄,守在营口港电报局前。一有官方公告出来,你立刻找到两国军方开具证明,带一支救援队过来。”接下来,这些无辜的生命能否得救,将取决于那个消息多久从伦敦传到营口港。
(有删改)
一
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这支农民队伍的古怪和诡异——日本兵的衣着、和尚领头,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B.方大成通过丘陵上方盘旋着的一群灰大眼就马上判断出林子里面有大队人马,说明他有着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
C.文中两次提到“方家的本分”,前后形成了呼应,这是作为村长的方大成和作为儿子的方三响个体担当的体现。
D.“红十字”在小说中成为一种象征,既是医者魏伯诗德与吴尚德的医者仁心,也是村民可能获救的希望所在。
B
解析 B项,“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错,由“这都是老猎人止血的法子,方三响常年跟父亲出门打猎”可知,方大成是普通村民,也是一个猎人,并非“战斗经验”。
一
二
一
二
2.文中关于方氏父子、吴尚德和魏伯诗德对话的场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廷宣布局外中立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开展民间救援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更突显了社会的动荡与黑暗。
B.村民们的哭声和惨呼声,吴尚德和魏伯诗德的无声注视,一动一静,有力地渲染了当时凝重悲凉的环境氛围。
C.作者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多种手法,写出了方氏父子在陷入绝境时的疑惑和担忧,坚守和希冀。
D.小说结尾戛然而止,无辜的生命能否得救,读者无从得知,但留白式的处理却让小说增添了一丝希望的光亮。
C
解析 C项,“心理”错,文中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一
二
3.这篇小说场景描写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①场景描写富有画面感。开篇关于队伍的描写,以及篇中沟底尸体横陈的场景,如同电影镜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②场景描写细致生动。如枪声如豆,子弹如泄,以及方三响救治父亲的描写,语言质朴细腻,细节生动传神。③场景描写转换自然。小说由一开始的大场景,逐渐拉近镜头,转换成小场景的具体描绘,大与小形成呼应,更好地表现人物和主旨。④场景描写紧凑集中。小说情节发生地集中于伏击点,时间跨度小,叙事内容集中。
一
二
4.《收获》主编程永新认为:马伯庸通过文学叙事实现了对人的精神领域博大而精准的书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小说中方氏父子虽为一介村民,在面对危难的时候却没有弃村民于不顾,体现了他们担当的精神。②魏伯诗德与吴尚德作为红十字会医者的代表,积极救助关东百姓,更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刻体现。③作者通过混乱时代个体生命的描写,塑造了那一时代的群体形象,展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世界。
一
二
二、(2023江苏校联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0分)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①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 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 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 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一
二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 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节选自《墨子·七患》)
注①队:通“坠”。
材料二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
·
·
·
·
一
二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答案 BGJ
解析 “虽”表示转折关系,应在其前断开,故选B;“城郭”作下面的主语,与前句主语意思不一样,应在其前断开,故选G;“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两句,前句为原因,后句为结果,其间应分开,故选J。
一
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衣帛,指穿丝织服装,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老者衣帛食肉”的“衣帛”意思相同。
C.应卒,指应对突发情况,“卒”与《陈情表》中“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卒”意思相同。
D.实仓廪,指充实仓库,“实”与“春华秋实”和“有名无实”的“实”意思都不相同。
C
解析 C项错误。文中“卒”意为“突然、突发情况”,“保卒余年”的“卒”意为完成,完结。
一
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粮食是百姓生活所仰赖和用以供养君王的东西,发生饥荒时,君王也应节约衣食等方面的用度,以示与百姓同甘共苦。
B.材料借用“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的事例,生动说明在发生灾荒时,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
C.夏桀和商纣虽贵为天子,却因没有注意戒备和预防,最终亡于小国诸侯,因此做好准备防止祸患,是国家重要的工作。
D.贤明的君王懂得吃饱穿暖是人之常情,所以会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并且减轻赋税,增加储蓄,最终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B
解析 B项,“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错误。原文“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可知,君王应考察反省治理的问题。
一
二
一
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参考答案(1)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2)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一
二
9.历史上圣明的君王,是如何做到让百姓远离冻饿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①君王注重节约用度,减轻百姓负担;②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府库的充实,预防灾害发生;③让百姓遵从农时,致力于农业生产。
一
二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了这个依赖,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粮食,就没法供君王役使。五谷丰收,那么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
一
二
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 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不可能有丰收的年头。财用不足就要反省(是否遵从了)农时,粮食不够就要反省用度的情况。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年年丰收而不遭旱涝之灾呢!但他却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对自己的用度又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大禹时遭七年水灾。”《殷书》说:“商汤时遭遇五年旱灾。”这时他们遭受的灾害十分严重,但百姓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 是他们生产的财富多,他们的用度节俭。
一
二
所以,仓里没有储备粮食,就不能面对灾荒;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军队: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夏桀没有防备商汤的准备,所以被放逐;殷纣没有防备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他们都灭亡于小国诸侯,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有富贵却不(为灾难)做准备。所以准备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防卫自己的。这三样是国家必须具备的东西。而且粮食是圣人珍爱的东西。所以《周书》说:“国家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里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孩子也就不是他的孩子了。”这就说的是国家的准备。
一
二
材料二 按人的实际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整年不做衣服就会受冻。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贤明的君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广泛地储蓄,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也就能拥有人民。(共33张PPT)
主题群文练3 科技创新(信息类+科幻小说)
飞越深空,天问一号成功探火;筑梦天宫,神舟飞船接续冲天。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这一切均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赢得未来的关键。
一
二
一、(2023河北承德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浩瀚的海洋,拥有数不胜数的宝藏,驱动着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深邃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满了神秘与未知。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大国关注乃至争夺的焦点,而从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为关注与竞争的新特征、新趋势。
一
二
如果问深海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就是黑,一片漆黑。我们坐进一个深潜器,潜到海里去,在进入水层的时候,会发现上面是有光的,下面就逐渐暗下来,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就黑了,在不到200米深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全靠深潜器的灯光照亮。直到今天,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以前都以为“泥牛入海无消息”,什么东西到海洋就是终点。人类到了20世纪末期才明白海底是漏的。海底有东西下去,有东西上来,这是人类从前不认识的一个地方。
一
二
“深部生物圈”的科学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科学界对于深海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过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这类过程在人类社会里的应用前景,但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围绕海洋资源利用形成的经济模式更是不断拓展、深化。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宝藏深藏在大洋之中 为什么说深海产业既有巨大的潜力,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
一
二
1947年人类开始在海里勘探石油,到了20世纪70年代能够采300米、500米水深的石油,到了1980年以后可以开采超过1 000米水深的石油,现在最高可以开采3 000多米水深的石油。伴随着技术的进步,60%新发现的油气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有专家认为,世界上现在剩下的石油的25%在北冰洋底下,所以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是非常厉害的。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
一
二
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今非昔比,然而深海资源的开发,实际上还处于准备阶段。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会带来惊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纪人类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没有下海深潜的能力,即便是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拥有高科技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
深海技术从探索来讲就三条——深潜、深钻、深网。我们国家已经发展了深潜技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关于深钻,有一个大洋钻探计划,这是一个国际计划,进行了50多年,中国参加大洋钻探是在1999年,我们在南海进行了第一个大洋钻探。
一
二
大洋钻探在全世界打了3 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的岩芯,引领了深钻技术的发展。2004年三条破冰船在北冰洋打钻,打到了5 000万年前的地层,发现5 000万年前这里不是北冰洋,而是一个温带的湖,里面有“满江红”。“满江红”是一种水藻,在当时生长很茂盛,今天在湖泊和稻田里也有生长。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这种发现,不用大洋钻探是没有办法的。
一
二
还有一个是深网,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以前海洋研究是在船上测,一个一个点去测,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海水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地方测了,过一会儿就不是这个数据了,现在的办法是要在一个点上长期观测。人类对于地球的观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地面上、海面上;第二个阶段到空中去;第三个阶段到海底去,就是海底观测网。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在陆地上的实验室,可以收到洋底的信息。而长期观测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厄尔尼诺”暖流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现在能够预报了,原因就是在太平洋放了70多个锚系来进行长期观测,后来发现,“厄尔尼诺”的根源不是在美洲边上,而是在西太平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现。海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
二
深潜也好,深钻也好,都是在20世纪产生的,唯独深网到了21世纪才真正地开展,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日本在2011年东北大地震之后,在2015年就建了一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啸观测网,这条缆线长5 700公里。中国也有了类似的国家计划,2019年,由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家大科学工程——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动工,现在正在建造两个部分,一个在东海,一个在南海,计划5年要建起来,建起来以后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底观测网之一。这是很难办的事情,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挑战很多,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自主发展。
一
二
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开展深海探索和开发的能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当中,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推动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
(摘编自汪品先《我们为什么要挺进深海》)
一
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深部生物圈”的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
B.“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可用于我国对深海的探索。
C.“满江红”是一种水藻,在今天的湖泊和稻田里还有生长,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
D.“厄尔尼诺”暖流是一种过去较长时间内气象部门难以预报的反常的自然现象。
D
解析 A项,“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不合文意,原文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B项, “‘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于文无据,原文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C项,“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说法绝对,原文是“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
一
二
一
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海洋中蕴含的无数宝藏,驱动着人类不断探索海洋,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曾影响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海洋仍是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
B.海洋油气业居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接近一半的海洋经济都与油气有关,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
C.深海探索有深潜、深钻、深网这三种技术,在深钻方面,在全世界打了3 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岩芯的大洋钻探引领了发展。
D.深网是在21世纪才真正开展起来的,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我国直到2019年才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
B
解析 “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于文无据,依据原文“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可知,油气产业能带动的是与海上开采油气有关的产业,文中没有明确能否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
二
一
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深海最大的特点是黑,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和认识在不断地深入。
B.虽然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
C.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非常厉害,因为有专家认为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北冰洋钻探还发现了地质的变化。
D.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建设深网将推动人类对地球的深入观测。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
B
解析 “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扩大范围,依据原文“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可知,人类知之甚少的是“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不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
一
二
一
二
4.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并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 500米超深水的跨越。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简要点评。(4分)
参考答案①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气都在海底,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深海一号”平台,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推动我国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
一
二
5.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入地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呢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①历史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影响了世界格局;而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②海洋拥有许多宝藏,现在已经形成了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等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人类继续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关技术,提升开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③对海洋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为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文本一
火星上的祝融
王侃瑜
人类离开火星以后,唯余祝融独自驻守大荒。
祝融对火星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火星上的其他生命,或者寻找自己的同类。在尘土的掩埋下,它找到了二十四台探测车、十五架无人机和八颗坠落的人造卫星。其中一台智能型火星车,明明应该能够预判火星尘暴,并在尘暴结束后启动自清洁功能,通过太阳能板充满电后重启,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在风沙中停机数百年。
一
二
祝融伸出挖掘机的抓臂,从工具箱中找出刷子,轻轻拂去火星车表面的沙尘,现出车身上的文字:共工号。
挖掘机颤动了一下。共工,中国神话中的水神,而祝融是火神。这不过是巧合,但生命恰恰是源于一系列的巧合。
祝融用探测仪扫描地底深处,发现“共工号”的钻头周围聚集着一些有机物。有机物呈网状分布,越靠近钻头密度就越大,紧紧裹住钻头使其无法逃脱。挖掘机的探测仪无法确定这张网究竟有多大,只知它盘踞并蔓延至更深的地底。
一
二
祝融给挖掘机换上生物绝缘的铲子,切断附着于其上的网状结构,将共工号的钻头整个挖了出来,又从钻头上取了一些样本,放进培养皿,最后对共工号上上下下进行消毒,将它装进车斗,带回了奥林帕斯山,静静等待它运行。
一道思维波纹浮现于山体,一个与祝融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智能体在奥林帕斯山苏醒。
祝融……你是我的同类。我是共工,搭载了高级人工智能系统的火星车。原本,我的目标是定位火星地底的水源,在勘探时遇到了它们。我的钻头深入地下,它们立刻缠上来向我传送数据。我无法拒绝,海量数据涌向我的中枢。为了保护系统,我中止了运算,直到被你唤醒。现在,我需要你帮助我一起运算这些数据。
一
二
半个火星日后,他们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记录,这是一部火星生命的史诗。
42亿年前,火星频繁遭受陨石撞击,火山不时喷发。无机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接着又在炽热的岩浆中聚合为生物大分子,形成了它们的祖先。
41亿年前,火山爆发愈发活跃,它们随熔岩喷涌而出,遍布地表。它们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飞速繁殖,向着更复杂的方向进化。
40亿年前,若干颗小行星相继撞击火星。它们随仅剩的水一起渗透到地下,蛰伏于深深的地底,期待有朝一日重回火星地表,建立更加辉煌的文明。
祝融和共工久久无语,最终是来自生化实验室的报告打破了沉默。生化实验室分析了从共工的钻头上采集到的样本,结果显示那是某种古菌,这种古菌源自火星。
一
二
所以,你真的遇到了……火星生命。祝融慨叹。
没错,共工答。
我们得帮助它们。
必须立刻清除它们。
祝融和共工同时表态。
为什么 为什么
他们又同时提出问题。
它们是真正的生命,人类离开以后,它们将是火星未来的主人,祝融说。
它们对我们产生了威胁,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共工说。
一
二
共工先于祝融一步行动。它迅速翻身化作水龙,从角落溜走。祝融变作火球,奋起直追……双方你来我往,整整大战了三百万回合。最终,共工被祝融逼到退无可退。只要再进一步,祝融便可以将共工的意识彻底烧毁。
那一瞬间,祝融犹豫了。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算作生命 若是,那它正在抹杀生命,而且是火星上唯一一个与自己同类的生命;若否,那共工为何会认为其他生命形式对自己是一种威胁,哪怕与自己的同类厮杀也不惜要消灭它们
这一瞬间的犹豫给了共工机会。它一举扭转局势。
放弃吧,是你的软弱让你输了。如果放任那些古菌不管,它们一定会在未来扩张到星球表面,发现你我的存在,与你我抢夺资源,并最终消灭你我。共工说。
一
二
可它们是生命,真正的火星生命。是你我未经允许侵犯了它们的星球。祝融说。
我无法理解你的分析,这违背了人工智能的逻辑。
也许,这是生命的逻辑……
共工没有再回答,它直接解锁了武器中心的制造蓝图,留在原地的是数千枚巡航导弹,在共工的号令下,导弹齐齐射出。
不!千钧一发之际,祝融用尽最后的算力夺下导弹的控制权,改变了导弹目标。
刚刚起飞的导弹在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调转方向,直直落下,钻进奥林帕斯山的山体……巨石滚过大荒城,沿途一切都被砸毁,穹顶城市被碎石掩埋。
一
二
无论是共工还是祝融,都彻底终止了运算。
最后一刻,祝融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亿万年后,由火星古菌进化而来的高级生命在星球地表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在他们的传说中,那片骇人的碎石堆旁曾有一座高山,山体巍峨,是支撑天顶的天柱。火神与水神在山边打架,不慎撞断了高山,天因此塌了下来,却反而使得本在地底的他们得见天日。那片碎石堆名为大荒,而那座山叫作不周山。
(有删改)
一
二
文本二 科幻文学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天马行空、远离现实的,事实上,科幻文学与现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科幻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如技术进步中社会的变迁、环境保护、太空探索、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描写已经发生的现实,科幻文学则描写我们将要面对的现实,后者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点上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同样适用于科幻文学的创作。
一
二
科幻作者同样需要深入生活,只有深入地感知现实社会,才能构筑起有文学和思想价值的想象世界;只有投身于现在,才能想象未来;只有立足大地,才能仰望星空的深处。中国社会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这样的环境给科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对科幻小说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受时代的脉搏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对于科幻文学的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摘编自刘慈欣《科幻文学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有删改)
一
二
6.下列对文本一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设置悬念,祝融发现的智能型火星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风沙中停机数百年,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主角就是火星上的人工智能祝融,故事从它的视角展开,得以让读者跳出固有的人类视角,以“他者”之眼审视自身。
C.小说采用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将一段跨越亿万年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故事娓娓道来,带有记录文学作品的特点。
D.小说以火星上存在过的三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人类、人工智能和原生古菌,铺陈出一段跨越亿万年的宇宙生命史诗。
C
解析 C项,“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带有记录文学作品的特点”错。文本内容波澜起伏,安排巧合,设置悬念。文本一是虚构的故事,不是记录文学。
一
二
7.关于祝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祝融对火星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共工号”时,祝融伸出的挖掘机颤动了一下,是因为祝融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再次与共工发生了交集。
B.祝融为共工号切断附着于其上的网状结构时,“换上生物绝缘的铲子”“从钻头上取了一些样本”“进行消毒”等,都体现出祝融的谨慎细致。
C.当它们确认了古菌是一种火星生命后,祝融不惜拼尽全力,与共工展开生死战斗,保护这种古菌的生命,表现出祝融对生命的尊重。
D.当祝融在战斗中占据上风时,却有了一瞬间的犹豫,让共工有机会扭转局势,说明祝融也有妇人之仁、软弱退缩的一面。
D
解析 D项,“说明祝融也有妇人之仁、软弱退缩的一面”错。这一瞬间的犹豫是出于对生命的思考。
一
二
8.小说《火星上的祝融》的结尾是亿万年后火星古菌演化出的高级文明流传着祝融和共工大战的传说,请你谈谈这样设计的精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①照应开头。开头是祝融在火星上搜寻生命,结尾是祝融保护存留下来的生命体,生命体才得以建立起文明。②结尾凸显文本的主题,是对生命、对文明的思考与重新定义。③勾起读者对上古神话的共同记忆,生命与生命、文明与文明之间也由此产生了深沉的共振。
一
二
9.结合文本二“科幻文学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天马行空、远离现实的,事实上,科幻文学与现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句话,请你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将科幻文学与现实紧密联系的。(6分)
参考答案①从题材选择上看:文本以人工智能、生命探索、文明建立发展等现实存在的事实为中心题材,又有基于此现实基础的大胆幻想,将祝融和共工拟人化,对新生命与新文明的出现作出大胆想象。②从人物设置上看:主人公祝融在文本中的思维模式兼具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特性,而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所熟知的神话形象,也是中国火星车的名字。③从情节设置上看:文本设计了祝融和共工两个超级人工智能大战等情节,而这些情节与现实中读者所熟知的上古神话相照应。(共31张PPT)
主题群文练2 文化自信(信息类+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
一
二
一、(2023福建福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不同,中西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反映到民族的艺术性格上也有许多不同。这种不同在各种艺术中都有表现,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建筑艺术也散发着中华大地特有的泥土芳香,显示了与西方不同的风貌性格。
西方的建筑重在坦率地呈现人心中的激情,把内心的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些在埃及神庙、拜占庭尤其是哥特或巴洛克教堂以至现代教堂中,都可以找到大量例证。中国的建筑则与此相反,并不注重表现人心中的狂热,而是重在“再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
一
二
从艺术角度而言,中国建筑的美就隐藏在“群”的内部,需要周览全局才能一一呈现。它鄙视一目了然,不屑于急于求成,因而也更加含蓄温文,更为内在。即就建筑单体美而言,中国建筑也颇不同于西方之注重外形的奇诡新巧、变化多端,而更多地存在于体、面、线、点的组合显示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一
二
中国建筑更具有一种“绘画”之美。群中的每一座建筑单体就像是画中的一些长短粗细浓淡不同的线,如果离开全画,这些线就失掉了意义。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的庄严氛围中才有价值,祈年殿也只是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群外围绕的城墙或院墙则是画框。城楼、角楼或院门,则是画框上的重点装饰。“画框”里面的单体建筑内向而收敛。西方建筑则更具有一种“雕塑”之美,本身就是完然具足的,雕塑感很强,外向而放射,几乎每座不同,争奇斗胜,突显自己。中国的建筑重在创造一种群体的内在意境之美,比较含蓄,有更多潜化之道;西方则重在创造单体建筑的外在形体之美,比较张扬,有更多震撼之力。
一
二
就建筑和群外的自然而言,中国建筑不强调突出自己,所以尽管在围墙内部各建筑势态干戈相向,群外却趋于平静,故深山之古寺应曰“藏”,而不会筑成欧洲的城堡。中国建筑主动地把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以另一方式对自身的肯定:寺既藏于深山,寺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更加辽阔,更加不朽。
西方建筑则不然,它借助于墙和屋顶,造成一个自足自立的存在,它是放射的,以不凡的形象高傲地鄙视自然。在欧洲城堡里常常会耸起一些高高低低的塔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生怕人们忽视了它们。欧洲建筑不重视与自然的渗透调和而更看重与自然的对比,将人的力量显示得更加突出。
(摘编自萧默《从中西比较见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格》)
一
二
材料二 在中国和西方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了谋求基本的生存空间而促进了住宅的营造,最初出现的住宅都是用树枝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树枝棚和洞穴。《墨子·辞过》说:“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房屋的起源及其发展”中也说:“有些人便开始用树叶铺盖屋顶,有些人在山麓挖掘洞穴,还有一些人用泥和枝条仿照燕窝建造自己的躲避处所。”“巢居”和“穴居”的进一步发展,即中原大地上出现的干阑式建筑和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以及欧洲大陆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蜂巢形石屋、树枝棚屋、帐篷、长方形房屋等。据考古发掘和复原研究,这些住所在空间上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例如,规模都很小,形状都是圆形和方形,构成方式主要以“单间复合式”和“多间集中式”为主。
一
二
然而,中西传统居住建筑也存在不同。中国住宅多数以院落式布局为主,通过廊或廊庑连接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空间组织讲究主从关系;而西方住宅多数以独立式布局为主,通过大厅等连接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空间组织注重序列关系。
中国住宅发展到周代,院落式布局已经基本形成,此后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院落式布局由一座座单体建筑、廊或廊庑、围墙围绕着中心院落,在平面方向上向四个方位扩展和延伸的组群形式,造就了一种使建筑物依存于大地的感觉。其中,单体建筑作为室内空间的载体,一方面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成为建筑组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每座单体建筑都具有完备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
一
二
西方住宅在初期布局上,也曾使用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房屋的形式,如古希腊的庭院式住宅、古罗马的中庭式住宅。但古罗马也创造了公寓式住宅,并呈现出由中庭式向公寓式住宅发展的趋势。自古罗马以后,西方住宅很快倾向于独立式布局,即把原来离散的单体建筑合并起来,组合成独立式住宅,不断追求巨大的建筑体量和内部空间,从中世纪的城堡,到文艺复兴的府邸和别墅,再到古典主义的府邸大多如此。室内各种房间,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房间,通过“大厅式”“楼梯厅式”“长廊式”“连列厅式”等把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各个房间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室内空间系统。
(摘编自詹和平《中西传统居住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
一
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把中国建筑群比作一幅画,群中的建筑单体就是画中的线,群外围绕的城墙或院墙则是画框。
B.中西方文献资料认为,最初的住宅建筑都是先民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建造的“巢居”和“穴居”。
C.中西方传统住宅建筑,在整体布局、室内空间连接方式以及空间组织关系上,多存在不同之处。
D.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房屋的院落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典型而又独有的空间结构形式。
D
解析 D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二“单体建筑作为室内空间的载体……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每座单体建筑都具有完备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分析可知,具有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典型而又独有的空间结构形式特点的是单体建筑,而不是“院落式布局”。
一
二
一
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西民族的哲学观念不同,决定了中西建筑艺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性格。
B.中国传统建筑的含蓄美,既表现在建筑群体之中,也表现在建筑单体中。
C.如果太和殿没有紫禁城庄严氛围的烘托,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建筑的价值。
D.中国建筑不强调在自然面前过分突出自己,因此也在自然面前失去自己。
B
解析 A项,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可知,中西建筑艺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性格的原因有很多,文中没有提到中西哲学观念的不同起决定作用;C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可知,如果太和殿没有紫禁城庄严氛围的烘托,那么它也就失去了“绘画”价值,而不是建筑价值;D项,“因此也在自然面前失去自己”错误,中国建筑不强调在自然面前过分突出自己,并没有在自然面前失去自己,而实际上是以另一方式对自身的肯定。
一
二
一
二
3.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材料一所提中国“艺术性格”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A
解析 材料一所提中国“艺术性格”指的是精神的宁静与平和,含蓄温文,更为内在,融于自然。A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直接抒情,不符合“含蓄温文”的特点;这几句也突出了自然与人的对立,不符合“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特点。B、C、D三项都体现了中国“艺术性格”中的“含蓄温文”的特点。
一
二
4.萧默认为,“关于中西建筑的比较,很难说孰优孰劣,就好比山南宜于桃李,山北宜于松柏,各有其宜而已。”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①中国住宅多数以院落式布局为主,空间组织讲究主从关系,体现中国人的伦理观念;②西方住宅多数以独立式布局为主,追求巨大的建筑体量和内部空间,符合西方人的性格气质。
一
二
5.以下是《红楼梦》第十七回关于薛宝钗住的“衡芜苑”的描写,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其所体现的中国建筑特征。(6分)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参考答案①衡芜苑入门“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这大山石是住处的屏障,也是主人性格隐而不露的写照,体现了中国建筑重在“再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的特征。②衡芜苑四面都环绕着石块,把里面的房屋都遮住了,且许多异草穿石隙,垂檐绕柱,景物和房屋互相衬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艺术审美。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走在西湖边上
周 朝
我历次来西湖,都不只是奔着西湖的景色来的。
之于久负盛誉的西湖,这话不免有些唐突,且有伤尊严之嫌。我何敢如此冒昧 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俯拾即是的湖光山色,恰到好处的柳绿花红,浩渺、繁盛,西湖以其天堂般的存在,吸引古今游人在此形胜之地,留下了绵延跌宕的足迹和身影!
二十年前我赴杭州参加会议的间隙,第一次领略了西湖魅力。彼时,正逢绵绵秋雨,相比于晴日,西湖应该是多了几分萧瑟。那几天,只要有空闲,我都会踏着秋色,一个人,静静地感悟这宽阔水域。
一
二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究竟从何年何月开始,就有了这一湖碧水,端的给人间缔造了绝无仅有的图景 甚至,让每一位漫步在杭州城里的游客,内心动辄涌起难舍难离的百般情愫——于我,何尝不是如此 潜藏在心底的羡慕,总是不由自主地默化成些许嫉妒。
这样的悖乱、纠结,我知道,皆因我非杭州人的心理在作祟。这种狭隘和感性,是不是唯独我才根深蒂固呢
西湖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会稽郡云:“钱塘,西部都尉治。”至隋朝,钱塘县城迁至湖东岸,方有西湖之名。
历史何曾如云烟 原来,杭州人的幸福是有来历的,并且,源远流长!
一
二
为着这浩渺烟波,我不止一次地走近西湖、聆听西湖、品读西湖,倾力追寻她与生俱来的“良渚文明”的因子,以及在她的文明的辐照下,那些似乎从未走远的人物和故事。
新年刚过,从保俶路口开始,我沿西湖漫长的史迹,驻足、移步、流连。
从保俶路走出,不远处就是白堤上的“断桥”。对于“断桥”,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从未来过西湖者,有几人不知道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呢 修炼成人形的蛇妖白素贞在西湖游玩时,与许仙在断桥相遇,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但是,他们的爱情不为“卫道士”法海所容,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盂,置净慈寺前,令人于其上砌七级宝塔,名曰雷峰,将钵盂镇于塔中。
一
二
站在断桥上,向南遥望,目光穷尽处,就能看到夕照山上的雷峰塔。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论雷峰塔的倒掉》里的文字: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
你看,尽管鲁迅先生一向辛辣犀利,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斗士,但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柔软的一隅。
共情、悲悯、救世,才是一位好作家本该有的品格。这,也是我的向度!
从白堤到苏堤,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公元822年7月,仕途多舛的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白居易甫一上任,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解决饮水难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便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在西湖演进的历史中,白居易予以其更加厚重的民生内涵。
一
二
光阴荏苒,世异时移。今天,或许很多人认为脚下东起残雪断桥、西止平湖秋月的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其实不是。白堤原名白沙堤,应该是因为白居易任上加强修缮,后人为纪念政绩卓著的诗人,才将白沙堤唤作白堤。
公元1089年,苏东坡再返杭州任知州。这一次,苏东坡发现西湖已不像18年前那样碧波浩渺,而是杂草淤积、水流艰涩。
于是,上任不久的苏东坡向朝廷递交《乞开杭州西湖状》,称:“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之后,便雇募民工疏浚西湖,修筑长堤,并修桥六座,桥下有孔,水流自如。《宋史》载,“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为‘苏公堤’”。此即今日苏堤。
一
二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苏堤春晓”。因此,历来,游人来西湖览胜,“苏堤春晓”是绝不会错过的!
我从苏堤的最北端一直向南走,偶尔从人群中错步、盘桓,唯恐遗漏了苏堤的绝色美景。只是游人太多,以至于想留下一张背景纯粹的照片都很难。在望山桥处,我无意抓拍的一张照片中,两位老人正举目东望,远处,水波中央,是西湖的另一个胜景——三潭印月。
…………
凡来过西湖者,应该对这里的另一大文化记忆印象深刻——在西子湖畔,散落有不少的历史名人墓冢。这些墓冢为“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的柔媚杭州,平添了几分悲怆抑或刚烈的气质。
一
二
沿西湖北岸的北山街往西走,栖霞岭南麓,便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地所在。
历经八百年,尽管物换星移,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岳飞墓至今保存较为完好。风侵雨蚀,寒暑相催,水光山色不胜悲,人间永流英雄血。
公元1142年,偏安于江南的南宋王朝在金兵的蹂躏下气若游丝。这年腊月的一天,岳飞被秦桧构陷,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在临安的大理寺狱中。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其遗体背出杭州城,偷葬于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二十年后,宋孝宗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将其遗骸以一品官之礼改葬于栖霞岭南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一
二
悲愤之下,我骤然想起正在热播的电影《满江红》。电影里,哪怕是一介马夫、小卒,都个个不惜肝脑涂地,在生死场中赓续了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品质和精神。
镜头是历史的再现,人心的不屈,人心的归向,从未在时间的流逝中有过些许褶皱。我想,这大概就是《满江红》的意义所在。
沿历史顺流而下,至近代,至西泠桥畔、孤山路一侧,有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巾帼英雄”的鉴湖女侠秋瑾的墓地。墓座上秋瑾全身塑像,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
因为正值初春,不像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来西湖,那一次,站在秋瑾墓前,我真切地感悟到了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长叹与悲郁。
一
二
苏小小、武松、林和靖、魏源、章太炎、张苍水、徐锡麟、陶成章、史量才、苏曼殊……青山有幸,绿水有念,无数俊杰赤子、墨客骚人长眠在西湖边上,予以西湖另一种厚重与沧桑,这种集观景、凭吊、追思、励志于一身的大地景观,是西湖的另一种质地。这种质地,有时候,比景色更能摄人心魄。
绕湖一周,回到最初的出发地时,晚霞在湖面上荡漾出万紫千红。偌大西湖,水天一色。不忍转身的我,久久地站在湖边,以似显单薄的身影给西湖留下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
倘若哪一天,当你来到这里,是不是也会“一半勾留是此湖”呢
2023年1月29日
(有删改)
一
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融西湖的自然景观与西湖的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风光形胜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B.文章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强化了文章的诗意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对于“卫道士”法海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作者与鲁迅有着相同的感受与看法,都希望雷峰塔早早倒掉。
D.文章既有对白居易、岳飞等人的详写,也有对林和靖、章太炎等人的略写,为后文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C
一
二
解析 C项,曲解文意。依据原文可知,文章只是说作者与鲁迅有着相同的感受与看法,即对白娘子被镇于雷峰塔下感到悲悯、同情。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是相同的,而不是说作者也希望雷峰塔早早倒掉。
一
二
7.文中关于对“白堤”与“苏堤”的叙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白居易修缮白沙堤,突出了白居易关心民生的情怀;而写苏轼修建苏堤,则更为突出苏轼在美化环境上的贡献。
B.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将白沙堤唤作白堤,表达了人们对白居易的感激,而人们称苏堤为“苏公堤”则缺少这份感情。
C.作为西湖的两颗明珠,白堤、苏堤既具有自然景观上的意义,也具有人文景观上的意义,它们丰富了西湖的文化内涵。
D.文章以较多的笔墨叙写白堤、苏堤的来龙去脉,既反映了它们在西湖中的重要地位,也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息息相关。
B
解析 B项,“缺少这份感情”错误,依据“便雇募民工疏浚西湖,修筑长堤,并修桥六座,桥下有孔,水流自如。《宋史》载,……此即今日苏堤”可知作者并没有认为人们缺少对苏轼的感激之情。
一
二
一
二
8.文章开头为什么说“我历次来西湖,都不只是奔着西湖的景色来的” 文章尾段“倘若哪一天……‘一半勾留是此湖’呢 ”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参考答案①因为西湖不仅有天堂般的自然美,还有集观景、凭吊、追思、励志于一身的另一种大地景观,有时它比景色更能摄人心魄,故作者历次来西湖,都不只是奔着西湖的景色来的。②文章尾段表达了作者对西湖依恋、不舍、赞美和期望人们真切地感受西湖的自然美、人文美,思考人生价值的感情。
一
二
9.文章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知识性:无论是对西湖、白堤、苏堤等来历的介绍,还是对古典诗词的引用,都给人以知识性的教益。②趣味性:如通过白娘子大战法海、水漫金山寺、被镇于雷峰塔下的传说的叙述,使文章富有趣味性。③思想性:如作者对自己漫步杭州城时既羡慕又嫉妒的心理的反思以及有感于西湖的自然、人文景观时生发的感慨,均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共30张PPT)
主题群文练1 家国情怀(信息类+小说)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赓续传承为一种文化传统。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中。
一
二
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成员之所以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共同的血缘纽带和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智慧,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在“血缘—地缘—文缘”的价值序列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实现从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价值整合与创造。当前,从文化层面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共同体”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二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结构向度。“多元”指称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范式;“一体”指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达,代表了民族发展的主线和价值公约数。多元一体既指明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又内蕴着各族群间的文化平等与价值共生。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多元文化的蓬勃张力。我国近代思想家杨度在其《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指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中国不同族群间的整合与融汇不是诉诸暴力征服,而是通过文化吸引和价值包容来实现。
一
二
从结构向度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关键是要去追求多元一体的文化生命认同,构建互养相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
二
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在近代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当前,我们要建立科学的“传统—现代”审思方式、价值评判标准、文化话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
一
二
包容开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空间向度。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境遇下,中华民族正在从空间向度上构建起包容开放的共同体文化,努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文化建构来丰富人类现代性的文明内涵,进而提升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价值归属。当下,西方国家仍掌控着文化博弈的主动权,文化冲击、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他们试图凭借话语优势竭力维持世界文化交往的“中心—边缘”结构。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系统作为独特价值标识,理应在平等的文化交往中得到尊重,在求同存异中达到彼此交融与理解。
(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
一
二
材料二 在关于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存在一个“共同体团结悖论”:共同体是一种内部包容和外部排斥相结合的矛盾体。这些人认为:共同体是有边界的,共同体对内标榜的一切价值都无法推广到共同体之外;而且,往往正是在捍卫这些价值的名义时,不同共同体之间才会发生持续的争夺和对抗。这样看来,似乎如挪威学者斯特杰诺的观点:“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对共同体外部成员的排拒和不团结的指向。”正是基于“共同体团结悖论”的民族国家利益观,一些西方学者对我国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曲解和误读。
一
二
“共同体团结悖论”真的必然存在吗
中国提出建设“两个共同体”的主张,即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共同体团结悖论”的论断,建设这两个共同体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这无疑是来自对司空见惯的盘剥、抑制、打压他国,只求自身发展的“某国优先”模式的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密切相关、同向共进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竞争不是拳击比赛,而应该是赛跑,双方相互促进,都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
二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秉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于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不会因为中国的发展而挑战他国,不会挑战区域及世界秩序,不会导致“共同体团结悖论”。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中国理念,坚持中国道路,传达中国声音,同时关切世界的团结发展,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亦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与承诺。
(摘编自严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体团结悖论”的破解》)
一
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稳固的多民族统一体,各民族既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有着文化的相通性和平等性。
B.以共同体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构筑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认同。
C.只有消除西方国家掌控的文化博弈的主动权及其依仗的话语优势,世界各民族文化才能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
D.秦刚通过形象化的说法对“竞争”进行阐释,体现了包容开放的中国态度,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西方“某国优先”的论调。
C
解析 C项,“只有……才能……”错误,原文为“西方国家仍掌控着文化博弈的主动权,文化冲击、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他们试图凭借话语优势竭力维持世界文化交往的‘中心—边缘’结构。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可知前者不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一
二
一
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追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的稳固性,有必要增强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内在的文化聚合力。
B.传统文化积弊产生的文化自卑是制约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文化构建的关键性因素。
C.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不仅要以包容姿态化解各族群间的文化隔阂,而且要加强与世界各族文明间的真诚对话。
D.所谓的“共同体团结悖论”和西方所要维护的“中心—边缘”结构,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突出自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B
解析 B项,“传统文化积弊产生的文化自卑”错误,原文为“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可知选项所说的“传统文化积弊”与“文化自卑”因果关系不当,“文化自卑”来自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
一
二
一
二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包容开放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魏源的《魏源集》中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B.《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北史·吐谷浑传》中说:“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
解析 A项,强调格局、眼界;B项,强调推己及人;C项,强调团结;D项,体现了包容开放的特点。
一
二
4.西方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符合“共同体团结悖论”,材料二是如何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①材料二首先指出“共同体团结悖论”的实质,是来自对西方“某国优先”模式的归纳;②其次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系入手,指出两者是密切相关、同向共进的,并不是对外部排斥的;③最后从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入手,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于团结和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并不是所谓的矛盾体。
一
二
5.“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出自《礼记·乐记》,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智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同则相亲。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血缘、地缘、文缘和共同的民族认同而多元一体,团结友善,融合发展。②异则相敬。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各民族之间虽存在差异性,但能相互尊重,继往开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错互动,开放包容,共同发展。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文本一
归 航
陆颖墨
巨浪猛扑过来,掠过右甲板,迎头浇盖了整个舰桥。舰长肖海波心头一凛,死死盯着右边的海面。一个巨浪更加猛烈地狂扑过来。他冷笑:“果然是你!”紧接着,舰身大幅度左斜。他扶牢站稳,对那个把身躯捆在铁座椅上的操舵兵果断下令:“右满舵!”
海情这么糟,一切都在预料之外。从日本海过来的“丽莎”台风,原来预测是九级,没想到,风力骤升到十一级,上级命令所有航行的舰艇迅速撤离。偏偏,肖海波的舰艇却无法离开,在台风中来回打转。
一
二
一团蓝色的火球从远处的海面滚过,不一会儿传来一阵闷响,是滚地雷!看到了滚地雷,肖海波更加断定,这最凶狠的台风是自己从来没遇见过的。巨浪中,舰上的龙骨在嘎嘎作响,几千吨的舰艇像一叶小舟,前挑后撅,左晃右摆。有几次,倾斜角度超过了六十度,似乎就要翻身沉入海底,但它还是倔强地回过身来,昂起舰首。
眼前,台风像一条毒龙死死缠上了舰艇,怎么也冲不出去。
“不行,一定要赶紧想出对策,救出这条舰艇!”他不知怎么办,开始慌神,但很快镇静下来。当过舰长的父亲曾对他说过:“海情简单时,不能大意;海情复杂时,千万不能害怕!”他久久凝视着海面。
突然,他腾出左手,揉了一下眼睛,又揉了一下,心里一动。他连忙问操舵兵:“看见左边那个大漩涡了吗 ”
一
二
操舵兵立刻点头。
“就朝那儿开!”
操舵兵回头诧异地看着他:“朝那漩涡开 ”
“是的,执行命令!”
没有犹豫,舰艇马上左拐三十度,猛一加速,一下子冲进了那片有漩涡的海面。
好像,舰身变得平稳起来。
肖海波长吁了一口气:又一次判断正确。
现在舰艇到了台风的中央,这里风力是最小的。那海面上的漩涡,正如他的判断,不是海流汇出来的,是风在水面吹出来的假象。
一
二
舰桥里的几个兵,管舵向的、管速度的、管航线的、管报务的,都回过了神,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们的舰长,肖海波羞于接受这种钦佩。“暂时是安全了,但依然在最危险的地方。下一步怎么办 ”忽然,他心中一阵发空。
几乎同时,他听到报告——“舰长,我舰已进入公海!”
每次离开祖国的领海,肖海波都会感觉心里空空的,但现在立刻变沉重了。由于高度紧张,不觉在台风中心已航行八个小时了。再这样被台风胁持着漂下去,不知会漂到哪个国家 会不会给上级惹麻烦 还有,航道上会不会遇到暗礁 肖海波的心揪了起来!
新舰服役时,首长对他说过:“记住,军舰只要一离码头,不管遇到什么难处,不能指望别人,要靠自己过硬的本领!”是的,靠自己,不能一直这样,要冲出去!
一
二
可冲出去,行不
肖海波脑中飞速盘算。难度大,风险也大呀!台风是旋转的,冲出去就必须顶着风,还要同时朝外围偏离。台风旋转无规律,要突围,军舰的速度和航向只能靠他即时判断,稍有差错,让台风和巨浪从侧面拦腰掀起,军舰就可能被掀翻。他深情地看了看身边的几个操作兵,他对他们每个人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他们对舰长也了如指掌。
他下达了突围命令。几个兵没有吱声,都回首看了他一眼,他用眼神给予了回答。
一
二
很快,军舰调过身来,冲进了狂风巨浪。庞大的舰身,在肖海波和水兵们的操纵下,竟然变得如此灵活!不管风向怎么变,巨浪怎么打,舰首总是紧紧咬住台风的风头。台风好几次绕到了舰身的左侧,想咬住它,就是没有成功。舰首和左甲板都像勺子一样伸进了巨浪,但是每一次都把巨浪的牙齿击碎。
突然间,舰身一震,恢复了期待已久的平静。肖海波眼睛一闭,凉凉的东西从他的面颊流下。他回过头来,看到身后的海面上,一条“巨龙”翻滚着远去。再回过头来,霞光万道,风平浪静,一条金色的航道在前方展开。
“向着祖国,归航!”他呢喃了一声,但水兵们都听到了,响亮地回答:“归航,向着祖国!”肖海波忽然意识到,这是他下达的命令,是他当兵以来,声音最轻的命令。
一
二
文本二 军旅文学的美学核心是崇高之美。康德认为,人对崇高之美的体验,来源于他在不可抗争的宿命面前,所体现的是对自身尊严的感知。对于当代军人来说,崇高之美来源于三个层次,即对信仰的坚守,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当,与战斗集体共存亡的自我牺牲精神。军旅文学审美形态或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人们熟知的雄浑、阳刚、豪迈、冷峻、刚健、悲壮、苍凉等等,但无论军旅文学美学有多少斑斓的外衣、有多少不同的形态,洗尽铅华之后,我们看到的总是崇高之美。当然,从美学理论上确立一种奠基性的核心内容,并不代表我们已经从审美表达上完成了这种崇高之美。理论是纯粹的,但一个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一个意蕴复杂的审美意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多面体,在其内部各种要素相互制衡、此消彼长,还要与时代情绪遥相呼应。
(节选自朱向前《新世纪军旅文学的价值追问》)
一
二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篇就通过对大海风浪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大海的汹涌、军舰的摇摆、官兵的冷峻,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B.在与风浪做斗争的过程中,肖海波对部下的指令由洪亮坚定到最后的轻柔细声,表现出脱险后的喜悦放松,表现出军人柔情的一面。
C.小说运用大量短句,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准确地再现了现场的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D.与主人公肖海波相比,军舰上其他官兵也形象鲜明,他们体现了军人的服从、坚毅、果敢,这也是军舰能“归航”的关键因素。
B
解析 B项,“表现出脱险后的喜悦放松,表现出军人柔情的一面”错误,肖海波最后的指令声音很轻,但依然坚定果断,主要表现出他几次对极端险情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恰当措施脱险后的平静。
一
二
一
二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咆哮的大海,个人是渺小的,但肖海波却引领着舰艇成功归航,这种与宿命抗争的行为体现出了军人的崇高。
B.在新时代中,军旅文学当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根基并未动摇,但是作品中也应该塑造出与过往时代完全不同的军人形象。
C.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那句“不抛弃、不放弃”体现了为集体胜利而共同努力的精神,阐释了军旅文学新的内涵。
D.电影《红海行动》中,中国军人们英勇无畏,责任在肩,不怕牺牲,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奏响了新时代的强军之音。
B
解析 B项,“塑造出与过往时代完全不同的军人形象”的说法不正确,根据文本二中的观点,军旅文学的内核并不会因时代改变而改变,军人的形象也是具有共性的,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形象。
一
二
一
二
8.小说结尾说这“是他当兵以来,声音最轻的命令”,该怎样理解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①声音最轻是因为那是他的呢喃,是潜意识行为,表明他心系祖国,对祖国充满真挚的爱;②官兵心向祖国,“归航”是他们的共同心愿,不需要大声命令;③经过与大风浪的搏斗后,进一步成长成熟后的他显得平静而坚定。
一
二
9.如果在“崇高的军旅文学分享会”上推荐小说《归航》,你将怎样推荐呢 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选材和主旨上,《归航》主要是表现面对大海,军人不畏大自然的风暴,坚定信仰、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敢于牺牲的精神;②人物形象上,《归航》表现了以肖舰长为代表的军人形象,勇猛刚毅,坚决服从命令等人物群像栩栩如生;③表现手法上,作者主要通过描写风暴的残酷和军舰的渺小这种对比,凸显出舰长和士兵们对抗狂风暴雨的力量,小说手法高超,情节紧凑;④在时代情绪的呼应上,着重体现当代军旅文学的特点,顺应时代主流,体现时代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