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研组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人文主题 神话故事
阅读训练要素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习作训练要素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女娲补天 课 型 自主阅读
课 时 1 备课时间 10.28
教学内容解析 关注文章主题:《女娲补天》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中国神话故事,这篇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关注故事情节:这篇文章不长,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却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因此,除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人物情感的教学外,应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文章的情节进行具体化、生动化的阐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 关注表达运用: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洪、措、混”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4、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难点: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与女娲有关的资料。
关键问题解决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感悟人物形象 。
学习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发挥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如交流、分享、反思等。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环节一:初读课文,把握大意1. 出示课题,感受神奇。 (1)看图识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交流:你们从课题中感受到了神话的特点吗?说说自己的想法。 2.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 3.检查反馈。 (1)出示句子,其中生字用红色标识,指名朗读。(相机理解“惊慌失措”“坍塌”) (2)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读。 4.概括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联系前两个故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说一说本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件出示: 起因:(板书: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 经过:(板书:炼石补天、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 结果:(板书:恢复平静、获得新生)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大意。1.观看图片猜故事,初步谈谈神话故事的特点。 2.学生齐读课题。 (1)读课件出示的句子,尤其注意红色标识的字。相机理解“惊慌失措”、“坍塌” (2)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读词。 用前边几课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经过:女娲寻找石头、炼石补天、断龟足撑天,又杀死黑龙、烧芦苇堵地缝。 结果: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板书:恢复平静、获得新生)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初读中回顾前边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感知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选出描写故事主要情节的四字词语板书,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环节二:自读课文,感受神奇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地方特别触动自己?圈画重点词句。 ①引导:天地发生大变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学生朗读。 ②引导想象: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情景?裂开了一道道深沟的地面是怎样的?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的情景是怎样的? ③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第一句,全班齐读第二句。 2.提问:你们觉得哪儿很神奇? 3.小结:《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情节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4.指名交流特别触动自己的地方,并说一说触动自己的原因。 小结:读了《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学生自由接力发言,畅谈故事的神奇之处。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全班齐读。 3.指3名学生接读“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3个情节。 4.指名交流特别触动自己的地方,并说一说触动自己的原因。快速默读课文,圈画触动自己的地方。 结合句子谈对女娲的认识。 从人们遭受了大灾难,女娲很难过,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的情节中,感受到她的善良。 从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修补天的情节中,感受到她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意志坚定、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从女娲用大乌龟的腿撑天,杀死黑龙的情节中,感受到她的智慧、勇敢和非凡的力量。 活动意图说明: 阅读、思考、自由接力发言,创设乐于分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故事的神奇和女娲的鲜明形象。环节三:发挥想象,讲述故事1.指导把女娲拣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2)引导:课文是怎么写女娲拣五种颜色石头的? 引导想象:修补天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作。想一想:女娲可能去了哪些地方拣五种颜色的石头?她在遥远的路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熔炼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危险?她可能怎么说,怎么做? 1.齐读课件出示的女娲补天的句子。想象:修补天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作。想一想:女娲可能去了哪些地方拣五种颜色的石头?她在遥远的路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熔炼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危险?她可能怎么说,怎么做? 2.看插图想象:观察插图,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如:女娲手捧石浆,在缭绕的云霞中飞舞穿行,把石浆泼向天上的窟窿。 3.讨论交流:通过联想,把女娲找石头的经过讲一讲。 (1)自由练习,选一个片段写下来。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 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具有样本价值,学生从本单元的前三篇精读课文中学习 了感受神奇、想象神奇、讲述故事的方法,那么在本课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练 习、运用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最终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环节四:回归整体,拓展阅读1.完整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女娲哪一点,想对女娲说什么。 3.神话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去感受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人的智慧。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神话故事》。1.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故事。 2.小组评一评,谁说讲得好。 3.小组内从“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女娲的看法。 3.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一读。活动意图说明:中国神话故事是民族智慧的体现,课外多阅读,能丰富 积累,学习表达,了解远古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双减”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升性作业: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回家后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生动,讲完整。 拓展性作业:阅读更多神话故事。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教师建议 建议: 学习目标中再加一个目标: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重点难点应该再细化一些更好。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难点: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应该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