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祖国区域篇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篇·第2节
台湾省
阿里山
课程标准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大屯火山群
学习目标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在台湾省的地形图中找出台湾省的范围,并评价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3、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认识台湾省人口的分布特点,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4、概括台湾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济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01
走进台湾省
02
寻宝第一站--农业
03
寻宝第二站--工业
04
寻宝第三站--旅游业
目录 CONTENTS
05
课堂练习
我站在海岸上
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
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
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
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
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
——摘自歌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情景导入
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分割出去!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1662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
1624年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为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植物王国
兰花之乡
走进台湾
台湾岛被称为“祖国富饶的宝岛”,这是为什么 富饶之处体现在哪里?
台湾省包括 , 以及附近的 、 等小岛。
台湾岛
澎湖列岛
范 围:
钓鱼岛
地理位置:
台湾岛北临 海,东临 洋,南临 海。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
台湾岛中南部被 穿过,所以台湾地处 带和 带。
东
太平
南
台湾
福建
北回归线
热
亚热
走进台湾
01
走进台湾省
02
寻宝第一站--农业
03
寻宝第二站--工业
04
寻宝第三站--旅游业
目录 CONTENTS
05
课堂练习
简述台湾主要农矿产品及其分布特征
西部平原:水稻、甘蔗,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东部山区:茶叶、林木
农产品
美丽富饶的宝岛——物产丰富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矿产品:铁矿、石油、铜等
探宝第一站-农业
美称 原因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亚洲天然植物园
P69活动: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表7.2列出了台湾的一些美称,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填写在表7.2中,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台湾
自然环境
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台湾岛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
台湾
自然环境
23.5°N
台湾海峡、台湾岛沿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形剖面图
西
东
台湾岛地势
东高西低
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地 形
台湾
人口分布
西
部
密
集
东
部
稀
疏
人口西密东疏
主要集中在西部海岸狭长的平原地带
台湾
自然环境
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高
低
A
B
高
低
纬度
地形
总体特征
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
(山地除外)
内部差异
年平均气温南部高,北部低
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A.除山地外,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原因是台湾岛位于低纬度地区 。
B.山地气温低,周围平原气温高。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中东部山地等温线分布呈闭合状,越往内部气温越低 。
气候 — 气温的分布
台湾
自然环境
描述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形
总体特征
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内部差异
东部降水量多
西部降水量少
夏季风
迎
风
坡
背
风
坡
中国雨极
火烧寮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A.年降水量丰富。台湾岛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
B.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台湾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台湾岛东部比西部降水多。
气候 — 降水的分布
台湾
自然环境
说出台湾岛主要气候类型,讨论二者分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热量
差异
台湾中东部为山地
海拔高,气温较低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
位于我国东南部,东临太平洋
气候类型
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
台湾
自然环境
根据台湾岛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推测台湾岛的河流特征。
台湾最长河流
浊水溪
台湾岛面积
3.6万平方千米
气候湿热
降水丰沛
地形以山地
为主
河流长度短
河流流量大
河流流速快
河流特征
短、急
水能资源
丰富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
浊水溪 186.4 3100
长江 6300 1800000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发源于台湾山脉,流入周围海洋。
河 流
台湾岛陆地面积较小 河流短小
地形以山地为主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台湾岛降水丰沛 河流水量丰富
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樟树 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探宝第一站-农业
红桧是台湾特有树种。在台湾,红桧又尊称为“神木”,树高可达60米,胸径达6.5米,是仅次于美国加州红杉的一种大树。
探宝第一站-农业
台湾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
盛产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台湾多兰花,主要是气候适宜
森林树种十分丰富
气候终年湿热且植物数量大
是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岛
富饶的宝岛
美称的含义
美称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亚洲天然植物园
植物王国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植物王国
兰花之乡
探宝第一站-农业
01
走进台湾省
02
寻宝第一站--农业
03
寻宝第二站--工业
04
寻宝第三站--旅游业
目录 CONTENTS
05
课堂练习
你知道哪些著名品牌来自台湾省?
外向型经济
“亚洲四小龙”是指亚洲的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台湾省、新加坡和韩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外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
①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重点发展
②出口加工工业
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的命脉。
20世纪90年代
重点发展
③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过程
外向型经济
1.台湾的经济发展类型是怎样的?
2.台湾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相同吗?
外向型经济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硅谷之一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发展过程 主要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①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茶叶 初级产品 原料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
②出口加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盒日用电子消费品 普通工业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③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密集型产业
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过程
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7年据商务部的统计,两岸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高达1244.8亿美元。
目前,两岸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祖国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陆(包括香港)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市场来源。
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这一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过程
台湾岛工业的分布
工业中心
分布特点
工业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主要集中在台北、台中、高雄、基隆、台南等城市。
受地形影响,台湾岛的主要铁路线环岛分布。
台湾岛工业的分布 ─ 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历史: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祖国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西部平原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高雄、基隆等,海运便利,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
外向型经济——优势条件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读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因素有哪些?
海岛多港口
吸收外国资本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01
走进台湾省
02
寻宝第一站--农业
03
寻宝第二站--工业
04
寻宝第三站--旅游业
目录 CONTENTS
05
课堂练习
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经济的重要支柱。
探宝第三站-旅游业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约9平方千米。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群山环抱,碧波晶莹,青峰倒映,景色甚美。
阅 读
台湾山脉的最高峰 – 玉山山顶冬季白雪皑皑
阿里山山势雄伟,气候凉爽,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岸,这里的岩石经过海浪长期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
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北—省会,台湾最大的城市
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
新竹—台湾“硅谷”
台湾红桧
红桧是我国台湾省的特有树种。在阿里山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红桧大树,树身略倾斜,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苍翠碧绿。
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遒劲苍健。
台湾鱼丸
台湾岛四周环海且河流、池塘多,鱼鲜多。选新鲜的鱼,取鱼肉,做成鱼浆,再将鱼浆用汤匙挖成球状,下沸水中即可煮成鱼丸。
台湾鱼丸口感好,色泽洁白,玲珑晶亮,质嫩滑润清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是极具台湾特色的风味小吃。
知识结构
01
走进台湾省
02
寻宝第一站--农业
03
寻宝第二站--工业
04
寻宝第三站--旅游业
目录 CONTENTS
05
课堂练习
青岛某中学合唱队在“演唱一支歌曲”的汇报演出中,合唱一首台湾民歌,歌词如卡片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歌曲赞美了台湾丰富的物产,歌词中与台湾相关的美誉是 ( )
①东方甜岛 ②橡胶王国 ③海上米仓 ④水果之乡 ⑤森林之海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2.坐观光小火车登阿里山(主峰海拔2 480米),可依次欣赏从热带到寒温
带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是 ( )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A
案例分析
C
1.【答案】A
【解析】歌词中提到了“阿里山森林”“蔗糖甜”“稻米香”,与台湾相关的美誉分别是⑤森林之海、①东方甜岛、③海上米仓。
2.【答案】C
【解析】阿里山海拔高,不同海拔,水热状况不同,景观不同。
解
析
案例分析
1.近几年,每年都有很多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各地探亲,这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的 ( )
A. 历史关系 B. 血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文化关系
2.台湾居民的祖先绝大部分来源于 ( )
A.闽、粤 B.江、浙 C.浙、赣 D.桂、粤
3.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因素 B. 经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因素
B
A
C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