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涿鹿之战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下面是小方同学绘制的关于这次战争的四个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载:“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这里所指的“始祖”是( )
A.尧帝 B.舞帝 C.大禹 D.黄帝
3.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
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精神
C.华夏民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D.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5.“传说中,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这段材料中的“他”是( )
A.炎帝 B.尧 C.黄帝 D.舜
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B.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C.农耕文明 D.尊师重教的传统
7.2019年4月7日上午,农历三月初三,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来自海内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八千人聚集中原大地,拜谒轩辕黄帝。下列传说与黄帝有关的是( )
①尝百草,寻药物②建造宫室以避寒暑 ③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④仓颉创造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0年的新冠肺炎防疫战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是一个团结的英雄民族。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汇集形成且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9.学习了本课,我们知道了“神州轩辕自古传”和“神农教民农耕”等内容,其主要是依据 ( )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传说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证
10.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12.儒家文化占据了我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天下“有德者居之”。下列制度体现了“有德者居之”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13.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择是由( )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 B.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 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4.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来耜,教民农耕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用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完事,连创都不创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
材料二: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鱼,不久,那里的渔民也争着互让渔场;舜又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美观又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材料三:禹率领百姓开山劈石,治水十分艰苦,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尧、舜、禹的身上各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当时出现了哪种选举部族联盟首领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在当今社会这三位古代贤人的美德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A 6.C 7.D 8.A 9.D
10.C 11.D 12.A 13.B 14.A
15.(1)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0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制。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族联盟首领的制度。
(3)三位贤人的美德如勤俭自律、品行仁厚、为人谦让、爱护百姓、以身作则等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