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4-08 15:15:4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利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制得CO2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回顾】失去氧,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氧,氧化反应,被氧化CuO + CO ==== Cu + CO2高温思考 · 交流(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各自独立进行的吗?举例说明?一、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氧、失氧分析 得氧,氧化反应,被氧化 失氧,还原反应,被还原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4)、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200+4思考 · 交流+1 - 100+1(5)、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存在得失氧?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思考 · 交流+200判断依据: 有无化合价的升降2、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表观特征)化合价口诀正一氢钠钾和银,正二镁钙钡和锌
铝价正三氧负二,以上价数要记清
铜正一二铁二三,最高四价硅和碳
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磷和氮
氯价最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
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正价也是七A、B、D、G 课堂练习×√√√××√D 课堂练习表观特征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思考 · 交流0+10-1 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 2Na + Cl2======= 2NaCl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实质: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实质: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钠与氯气反应的动画演示2Na + Cl2===== 2NaCl点燃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 化合价变化本质原因分析:电子得失的动画演示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实质:电子对偏离的过程 H2 + Cl2 ==== 2HCl点燃氢与氯气反应的动画演示0+10-1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实质:电子对偏向的过程化合价变化本质原因分析:H Clδ+ δ- HCl H2 + Cl2 ==== 2HCl 化合价的升降——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10-1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H2 + Cl2 === 2HCl 点燃0+10-1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是化合价变化的实质,
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 3、从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表观特征得氧、失氧的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单质参加的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吗?课件16张PPT。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二、还原剂和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二、还原剂和氧化剂1、还原剂和氧化剂+2 0 0 +1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物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中所含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中所含元素
的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还原还原产物被氧化氧化产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剂:升、失、氧(化)氧化剂:降、得、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课堂练习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种物质被氧化和被还原可以是同种元素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可以是同种物质2、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①CuO→Cu ② Fe→Fe2+ ③ H2SO4→SO2 ④ HCl→Cl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D 课堂练习3、在5KI +KIO3+3H2SO4==== 3K2SO4 + 3I2 + 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原子与被还原的碘原子个数比为( )
A.1:3 B:1:4 C.4:1 D.5:14、在KClO3 + 6HCl(浓)==== KCl + 3Cl2 ↑ + 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 )
A.1:6 B.6:1 C.1:5 D.5:15、在K35ClO3 + 6H37Cl(浓)==== KCl + 3Cl2 ↑ + 3H2O的反应中,则此反应中生成的氯气的摩尔质量为( )
A.74g/mol B.73.3g/mol C.72g/mol D.70.6g/molDDB2、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2)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 F2、 Cl2、 Br2、I2(X2)、 O2 ,O3
②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KClO3,KMnO4,K2Cr2O7,
浓H2SO4 、稀H2SO4 ,浓HNO3 、稀HNO3 ,固体硝酸盐
③高价态金属阳离子:Fe3+,Ag+,Cu2+
④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稀HCl,稀H2SO4 ,稀HNO3,NaHSO4
⑤其他:HClO,漂白粉,MnO2,Na2O2,NO2,H2O2,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1)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单质: K,Ca,Na,Mg,Al,Zn,Fe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C,H2,S,Si等
③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 H2O2, CO,H2S,Fe2+盐,Fe(OH)2,HBr、HI及其盐,SO2及亚硫酸盐,Na2S2O3
④其他:Sn2+盐,浓盐酸,NH3等得 2× 6e-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 0+5-2(1)“双线桥”法 +200+1化合价升高,失2×e- ,被氧化 B、标得失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C 、电子转移的数目
m ×n e-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注意:失 6×2e-m : 反应中实际发生电子转移的原子数目
n :1个原子转移的电子数目-11、下列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D 课堂练习 Fe + H2SO4 == FeSO4 + H2↑0 +1 +2 0得 2×e-失2e-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1)2KMnO4 + 16HCl == 2KCl+2MnCl2 + 5Cl2↑+ 8H2O 得2×5e-失 10× e-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7 -1 +2 0MnO2+ 4HCl === MnCl2+ Cl2↑+ 2H2O 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变价)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Cu+2H2SO4(浓)=CuSO4+SO2↑+2H2O+4 -1 +2 0失 2× e-还原剂氧化产物得2e-氧化剂还原产物△ 1、在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反应中(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比是2:5
B、被氧化的盐酸占参加反应盐酸总量的5/8
C、KMnO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
D、KMnO4与HCl恰好分别完全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 课堂练习 2、用MnO2和浓HCl加热制Cl2时,发生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当有4molHCl参加反应时,生成的 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个。
A.22.4L B. 44.8L C. 67.2L D. 89.6LA1.204 ×1024△失 5× e-氧化产物(2)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5 -1 -1 0得5e-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Ⅰ :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高价降、低价升)失 6× e-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5 -1 -1 0得6e-×规律Ⅱ :升、降价不交叉失 2 e-氧化产物(2)H2S + H2SO4(浓) == S↓ + SO2 ↑+2H2O -2 +6 0 +4得2 e-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2、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高价降、低价升)失 6e- H2S + H2SO4(浓) == S↓ + SO2 ↑+2H2O -2 +6 0 +4得6 e-3、歧化反应(相同价态的同一元素既升价又降价)(3)Cl2 + H2O === HClO + HCl 0 +1 -1失 e-氧化产物还原剂得 e-氧化剂还原产物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 -2 0失 2× e-氧化产物还原剂得2× e-2、氧化还原反应中,若同一物质中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原子间互相发生氧化与还原,这种反应称为歧化反应。例:
Cl2+2NaOH=NaCl+NaClO+H2O即为歧化反应,下列反应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 课堂练习D1、反应5NH4NO3===2HNO3 + 4N2 + 9H2O,属于__________被氧化的N原子与被还原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2 B.2:1 C.3:5 D.5:3D归中反应(2)“单线桥”法 (了解)2e-12e-注意:A、箭头由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 B、只须标明电子转移总数,不标“得失” 课件36张PPT。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配平四、 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1、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氧化性是指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或性质)。2、还原性、氧化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 e- → Na+,Al - 3e- → Al3+;但根据金属活动顺序,Na比Al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一般: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1、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例 Fe + CuSO4 === FeSO4 + Cu Fe > Cu Cu2+ > Fe2+ (一)强弱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① Cl2 + 2KI === I2 + 2KCl
② 2FeCl3 + 2HI === I2 + 2FeCl2 + 2HCl
③ 2FeCl2 + Cl2 === 2FeCl3
④I2 + SO2 + 2H2O === 2HI + H2SO4A.Cl2 > I2 > Fe3+ > SO2 B.Fe3+ > Cl2 > I2 > SO2
C.Cl2 > Fe3+ > I2 > SO2 D.Cl2 > Fe3+ > SO2 > I2 课堂练习CCl2 > I2 Fe3+ > I2Cl2 > Fe3+ I2 > SO2 2、某条件下,如下三个反应都能进行:①2 A3+ + 3B = 2A + 3B2+
② 3D2+ + 2A = 2A3+ + 3D
③ B2+ + C = C2+ + B(1)、判定 A、B、C、D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A >B >C >D B.D >C >B >A
C.C >B >A >D D.B >A >C >D
(2)、 该条件下,反应 B2+ + D = D2+ + B是否能够进行?B > AA > D C > B A3+ > B2+ D2+ > A3+B2+ > C2+ C不能 课堂练习⑴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Fe3+) Ag+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⑵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F2 Cl2 O2 Br2 I2 S N2 P C Si H2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减弱F- Cl - Br- I- S2- 3、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右上角,单质氧化性越强,离子还原性越弱左下角,单质还原性越强,离子氧化性越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增强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剧烈程度进行判断根据反应难易程度,可判断氧化性:KMnO4> MnO2 > O2 例2:
Cu与浓HNO3反应较Cu与稀HNO3反应剧烈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可判断氧化性: HNO3(浓) > HNO3(稀) 5、根据物质的浓度、酸碱性、温度等判断 (1)浓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较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例:氧化性:HNO3(浓) > HNO3(稀)
H2SO4(浓) >H2SO4(稀)
MnO2与浓HCl加热反应,而不能被稀HCl还原 (2)酸碱性:MnO4-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3)温度:热的浓H2SO4比冷的浓H2SO4氧化性强6、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可判断氧化性:Cl2> S7、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一般,对同一种元素而言:
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氧化性:Fe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强,如氧化性:S Cl2 > Br2 > Fe3+> I2> SO2 > S
还原性: Mn2+ < Cl- < Br- < Fe2+< I- < SO32- < S2-上左下右可反应
隔之愈远愈易行特例:
氧化性:HClO>HClO4 H2SO3>H2SO4(稀) (二)应用1、离子大量共存 氧化性离子[Fe3+,ClO-,MnO4-,NO3-(H+)]与还原性离子[S,I-,Fe2+,SO32-,S2O3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例:(2010广东理综卷-7)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 、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C1、(2009重庆理综卷-8)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OH-、Na+ 、Mg2+、Br- B.H+、 Fe2+、 SO42- 、NO3-
C.K+、NH4+、CO32- 、 OH- D.Ca2+ 、 Al3+、 NO3- 、Cl-2、(2009江苏-7)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 、Ba2+、Cl- 、SO42-
B.含有0.1mol/LFe3+的溶液中: K+ 、Mg2+ 、I-、NO3-
C.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Na+、 K+、 CO3- 、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 、NO32- 、 SO32- 课堂练习DA2、优先规律——反应先后顺序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先与强还原剂反应,后与弱还原剂反应;
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时,先与强氧化剂反应,后与弱氧化剂反应。氧化性:MnO4- > Cl2 > Br2 > Fe3+> I2> SO2 > S
还原性: Mn2+ < Cl- < Br- < Fe2+< I- < SO32- < S2-上左下右可反应
隔之愈远愈易行小结:常见微粒还原性与氧化性强弱顺序 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AD2、已知2Fe2+ + Br2 ==== 2Fe3+ + 2Br -。表示FeBr2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l2 + 2Br- ==== 2Cl- + Br2
B.2Fe2+ +Cl2 ==== 2Fe3+ + 2Cl-
C.2Fe2+ +2Br- + 2Cl2 ==== 2Fe3+ + Br2 +4Cl-
D.2Fe2+ +4Br- + 3Cl2 ==== 2Fe3+ + 2Br2 +6Cl-A1、价态规律Na 、Cl-的化合价能否降低?
Na+、H+的化合价能否升高?
Cl2、Fe2+的化合价呢?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最高价
只能作氧化剂,只有氧化性最低价
只能作还原剂剂,只有还原性中间价
可作氧化剂或还原剂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五、 其他规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元素由游离态转为化合态,说明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金属元素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只有氧化性 课堂练习A2、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ClO B.Al2O3 C.N2O5 D.SiO2A2、守恒规律得失电子总数守恒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或者说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势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1、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2、在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3、某金属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NO2和O2。其中NO2和O2个数比为4:1。则该金属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不变BD 课堂练习3、强弱规律越容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反应中各微粒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选择合适的还原剂或氧化剂,还可以判断一个氧化反应能否发生。 课堂练习(1)、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3)、向含1mo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氯气(标况下)2Fe2+ + Cl2 ==== 2Fe3+ + 2Cl -2Fe2+ + 4Br - + 3Cl2 ==== 2Fe3+ + 2Br2 + 6Cl -2Fe2+ + 2Br - + 2Cl2 ==== 2Fe3+ + Br2 + 4Cl -[变式]若向FeI2溶液中通入氯气,情况怎么样呢?例1 配平Al + HCl — AlCl3 + H2↑解析 × 2 = 6 × 6 = 6 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2Al + 6HCl —— AlCl3 + H2 ↑ 用观察法调整,最后配平得:
2Al + 6HCl —— 2AlCl3 + 3H2 ↑1、化合价升降法
原理: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步骤:标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配平
课堂练习1、 Al + H2SO4 — Al2(SO4)3 + H2↑2、Fe2O3 + CO — Fe + CO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Fe2O3 + 3CO === 2Fe + 3CO2例2 配平Cu + HNO3(稀) — Cu(NO3)2 + NO + H2O 解析 × 3 = 6 × 2 = 6 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3Cu + HNO3(稀) —— 3Cu(NO3)2 + 2NO + H2O 用观察法调整,最后配平得: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2、逆向配平法适用对象: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方法: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质(由右边开始) 1、S + KOH — K2S + K2SO3 + H2O2、 MnO2 + HCl(浓) — MnCl2 + Cl2↑+ H2O3、 K2Cr2O7 + HCl(浓) — KCl + CrCl3 + Cl2 ↑+ H2O 课堂练习3S + 6KOH === 2K2S + K2SO3 + 3H2O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K2Cr2O7 + 14HCl(浓) === 2KCl + 2CrCl3 + 3Cl2 ↑+ 7H2O例2 配平FeS + H2SO4 — Fe2(SO4)3 + SO2↑+ S↓+ H2O 解析 3× 2 = 6 × 3 = 6 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2FeS + H2SO4 —— Fe2(SO4)3 + 3SO2↑+ 2S↓+ H2O 用观察法调整,最后配平得:
2FeS + 6H2SO4 === Fe2(SO4)3 + 3SO2↑+ 2S↓+ 6H2O 3、整体配平法
当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多个原子同情况变价时,把这多个原子作为一个整体计价,所得系数配在该整体前1、As2S3 + HNO3 + H2O — H2SO4+ H3AsO4+ NO↑ 课堂练习2、Ag3AsO4 + Zn + H2SO4 — Ag + AsH3 + ZnSO4 + H2O3、P4 + CuSO4 + H2O — Cu3P + H3PO4 + H2SO411P4 + 60CuSO4 + 96 H2O ===20Cu3P + 24H3PO4 + 60H2SO4例2 配平Fe3C + HNO3 = Fe(NO3)3 + CO2 ↑ + NO2↑+ H2O解析 13× 1 = 13 × 13 = 6 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Fe3C + HNO3 —— Fe(NO3)3 + CO2↑+ 13NO2↑+ H2O 用观察法调整,最后配平得:
Fe3C + 22HNO3 ——3 Fe(NO3)3 + CO2↑+ 13NO2↑+ 11H2O4、零价配平法
适用对象:用常规法无法确定化合物中整数化合价
方法:令化合价为零价,利用整体法计算升降化合价总数1、P4S3 + HNO3 + H2O= H3PO4 + H2SO4 + NO↑ 课堂练习解析 × x = 6x+2 × (3x+1) = 6x+2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Na2Sx + (3x+1)NaClO + NaOH —Na2SO4 + (3x+1)NaCl + H2O用观察法调整,最后配平得:
Na2Sx + (3x+1)NaClO +2 (x-1)NaOH====xNa2SO4 + (3x+1)NaCl + (x-1)H2O5、整体平均标价法适用对象:待配平的方程式中出现价态不同寻常的多元化合物(Na2S5、Na2Sx、Na2S6、Fe3C),利用整体平均标价法。例.配平Na2Sx + NaClO + NaOH — Na2SO4 + NaCl + H2O 析:对于不定方程式Na2Sx,可将原子团Sx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Na2Sx中Sx的总价为-2价,平均价态为 。4 、S + Ca(OH)2— CaS5 + CaS2O3 + H2O1、Na2Sx + NaClO + NaOH — Na2SO4 + NaCl + H2O 课堂练习6、缺项配平法①先配还原剂、氧化剂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②再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确定所缺的物质的化学式③最后观察配平其他物质系数 一般缺水、酸、碱(H+ 、OH-)技巧:①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②碱性溶液中,不能出现H+③中性溶液中,反应物中不能出现H+和OH-方法:解析 × 2 = 10 × 5 = 10 根据质量守恒,右边缺少H,O;由于溶液呈酸性,因此只能为H2O。例.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后,溶液显紫色(Bi3+无色)。配平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析:溶液呈紫色说明有MnO4-生成。MnO4-由此可将原反应式写成:
5NaBiO3 + 2Mn2+ + H + === 2Bi3+ + 5Na+ + 2MnO4- +_______5NaBiO3 + 2Mn2+ + 14H + === 2Bi3+ + 5Na+ + 2MnO4- +7H2O1、C + H2SO4 +K2Cr2O7 — CO2 +K2SO4 +Cr2(SO4)3 +

2、KClO3 + HCl(浓)— KCl + ClO2 ↑+ Cl2 ↑+
3、H2O2 + Cr2(SO4)3 + — K2SO4 + K2CrO4 + H2O 课堂练习1. NH3+O2 —— NO+H2O
2. FeS2+O2 —— Fe2O3+SO2
3. KMnO4+HCl —— KCl+MnCl2+Cl2+H2O
4. IO3- + I- + H+—— I2 + H2O1. 4NH3+ 5O2 = 4NO+ 6H2O
2. 4FeS2+ 11O2 = 2Fe2O3+8SO2
3. 2KMnO4+16HCl = 2KCl+2MnCl2+ 5Cl2+ 8H2O
4. IO3-+ 5 I-+ 6 H+ = 3I2+ 3H2O 课堂练习1.综合练习
(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酸化的次氯酸钠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淀粉和碘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又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以上两组实验所得结果,将I2、ClO-、SO42-
按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氧化成I2 2I- + 2ClO- + 4H+ = I2 + Cl2 + 2H2O SO32-使 I2还原 I2 + SO32- + H2O = SO42- + 2H+ + 2I- ClO->I2>SO42-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