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文档属性

名称 黄鹤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8 08: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黄 鹤 楼[唐] 崔 颢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诗文?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崔颢《黄鹤楼》
岳阳楼 湖南 范仲淹《岳阳楼记》
滕王阁 江西 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 崔颢(?-754),汴州人。
青年崔颢给人的印象不好,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怎么个不好?没有记载,书上只是说“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但他有才,723年的进士科举,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小崔录取了。又一个标签接踵而至:有才无行。
京城工作的崔颢,在士大夫们的眼皮底下,继续上演一幕幕“无行”节目。1.喜欢赌博。(没有欠债记录)2.经常喝酒。(没有耍酒疯记录)总之,小崔另类。
不正经的他从军了,从军入伍的小崔结果让我们眼前一亮。阅历真的改变人,从此崔颢粗犷的眼神里经常闪出不易察觉的愁,他变了。
从军期间,他到了黄鹤楼,性格豪放的崔颢情不自禁,题笔写下这首名作。
思考:
1、“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为什么而“愁”呢?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和鹦鹉洲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不禁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2、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烘托了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对故乡的思念。
3、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背读--积累词语 再悟美文 1、个人背
2、集体背。
3 、回忆、背诵曾学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背诵《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拓展练习。
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两句介绍了黄鹤楼名字的由来,传说是费祎登仙驾鹤于此。
细读,感觉就不只是介绍,还有一种沧桑在内,这种沧桑感凝聚在一个“空”字。仙人乘鹤,那是何等的激动壮观,站在黄鹤楼上,诗人应该很憧憬那种场面,可惜世事苍茫,物是人非。
另类解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再一次出现,而且是在句头,气场再次扬起。因为第一、第二句刚刚读完,“黄鹤”的重复,还在余音袅袅。就像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字一样,前后紧连,语感突强。 “去”、“空”也竟然连续重复,情感“放肆”地回肠。
由字识人,崔颢绝不是蔫蔫等闲之辈。 最后用“悠悠”收尾,“悠悠” 还是重复,让人读来余韵袅袅,意犹未尽。
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时也想题诗,看见了崔颢的这首后,把手缩了回来。李白诗气场最强,他是超级内行,能读出其中的奥妙,最后不得已怏怏而去。
“无限风光在险峰”,毫无忌惮的崔颢打破常规,勇敢地站出来“重复”,给我们做着示范表演。中国古典诗词,让我们兴奋的时候真多。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两句应该是实景描写。
如果前四句表达的是一种人世沧桑,那么这两句为什么不顺承?而是笔锋一转,由远及近,只见绿树香草,一道盎然风景,他想表达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见景生情,由汉阳的茂盛绿树想起了家乡树,由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草想起了家乡草,勾起联想之际,正是“日暮”时分,而“日暮”正是回家的时候。
乡愁啊,是中国人理不尽的思绪。
回不了家,就生乡愁,这愁就像江上烟波,浩渺无际,蒸腾弥漫。最后那个字“愁”,才是本诗的中心。 前两句重复,第二联不对仗,而且平仄不规范。一般首联点题,尾联总结,这首诗也不是太协调(由沧桑逐步引出乡愁),不正经。
一个“不正经”的人写了一首“不正经”的诗,但气场飞扬,他的“愁”,唤起了的人们的共有情怀,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曲径通幽”,真可谓另类精华。  
于是就成就了历代公认的,写黄鹤楼最好的一首诗。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那些永恒的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悲莫悲兮生别离!
——战国. 屈原《九歌.少司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酒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