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学情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这段文字空白处应该填的是
A. 581 北周 B. 581 陈 C. 589 北周 D. 589 陈
2.有人说,隋朝犹如天上的流星,虽然短暂但光芒四射。对这句话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赞颂?
A.郑国渠 B.白渠 C.都江堰 D.隋朝大运河
4.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轻徭薄赋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5.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A.房玄龄、杜如晦 B.房玄龄、杜甫 C.魏征、杜如晦 D.房玄龄、魏征
6.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指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右图名叫《唐玄宗走马任姚崇》,从中能直接体现唐玄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任用贤才 B.重视地方吏治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9.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下列关于盛世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玄宗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B.唐朝时期出现了新式的灌溉工具水排
C.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D.都城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0.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直接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统治阶级的开明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 大泽乡起义 B. 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 唐末农民大起义
13.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4.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5.清朝乾隆十七年,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殿试),中状元(进士第一名),后来成为金陵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 B.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科举制度改善了中央官制 D.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1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8.“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 吐蕃 B.南诏 C.靺鞨 D. 回纥
19.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唐政府对吐蕃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 B.使吐蕃与汉族融合成一个民族
C.为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D.促进了唐与天竺的友好交流
20.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同为一家” B. “车书本一家”
C. “回鹘衣装回鹘马” D. “唐风洋溢奈良城”
21.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 http: / / www.21cnjy.com )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2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许多唐诗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景,下列唐诗名句中反映唐朝全盛时期的诗句是
A.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4.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隋末农民大起义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唐末农民大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5.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内有多民族的友往,外有活跃的外交。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唐朝的社会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严重的社会危机 C.社会激烈变革 D.繁荣与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12分)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哪一工程?它开通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其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运河两端城市的名称:(4分)
A. 指今天的
B. 指今天的
(3)运河河段的名称(4分)
C. D.
E. F.
(4)有人评论该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说明该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1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见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请回答:
(1)(6分)填出材料一中的长安,即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逻些,即今 ;并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唐朝后期居住在边疆的各族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3)尺带珠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这种亲戚关系确立所依据的相关史实是什么?(1分)
(4)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1分)
28.(13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2分)
【盛世经济】
(2)唐朝的全盛时期出现于何时?当时唐朝经济繁荣,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唐朝在农业工具上进行了哪些改进或发明?(至少列举两例)(3分)
【辉煌文化】
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和凸显了那一段历史。繁盛的历史必然迸发出多彩而丰富的文化,正如唐朝文化的绚丽而华贵,丰富而新奇。
(3)请你完成下列关于唐朝诗文化的列表整理(6分)
类别 科技 诗歌 书法 石窟艺术
主要成就 唐朝印制的《 ①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其代表人物有 ② 、 ③ 和白居易。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 ④ 和 ⑤ 。 隋唐时期开凿的 ⑥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4)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2分)
南京市上元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检测
历史(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提醒:规定范围内答题,否则无效)
题号 答 案
(1)
(2) A. 指今天的 B. 指今天的
(3) C. D. E. F.
(4)
27. (提醒:规定范围内答题,否则无效)
题号 答 案
(1) 长安,即今 ;逻些,即今 ;① ;② ;③ ;④ 。
(2)
(3)
(4)
28(提醒:规定范围内答题,否则无效)
题号 答 案
(1)
(2)
(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4)
南京市上元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检测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
(1)(隋朝)大运河(1分);隋炀帝(杨广)(1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1分)
(2)A. 涿郡 指今天的 北京 B. 余杭 指今天的 杭州 (每空1分)
(3)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每小题1分)
(4)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分)
27.
(1)西安(1分);拉萨(1分);①靺鞨 ②回鹘 ③吐蕃 ④南诏(每小题1分)
(2)唐太宗(李世民)(1分);民族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3)文成公主入藏(1分)
(4)因果关系(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所以有文成公主入藏的出现,言之有理即可)(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