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5.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变量”,能正确建立方程.
2.通过小组讨论,能借助表格找出等量关系.
3.通过师生共同解析例题,能正确分析应用题的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新课引入
1.周长公式
a. 长方形周长:????=2(????+????) b. 正方形周长:????=4????
c. 圆的周长:????=2????????
2. 面积公式
a. 长方形面积:????=???????? b. 正方形面积:????=????2
c. 圆的面积:????=????????2
3. 体积(容积)公式
a. 长方体体积: ????=????????? b. 正方体体积:????=????3
c. 球的体积:????=????????2?
?
新课引入
观察图形变化: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减小了,高度增大了.
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发生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核心知识点一
探究学习
图形的等积变化
某居民楼顶有一个底面直径和高均为 4 m 的圆柱形储水箱. 现改楼进行维修改造,为减少楼顶原有储水箱的占地面积,需要将它的底面直径由 4 m 减少为 3.2 m. 那么在容积不变的前提下,水箱的高度将由原先的 4 m 变为多少米?
解:本题中的等量关系为:
设水箱的高变为x m.
填写下表:
旧水箱的容积 = 新水箱的容积
旧水箱
新水箱
底面半径/m
高/m
容积/m3
2
4
1.6
x
π·22·4
π·1.62·x
解:设水箱的高变为x m
?
?
=
解得: x=6.25
答:水箱的高度变成了6.25 m.
形积变化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形积变化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但问题中一定有相等关系,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不变。
其相等关系是:变化前物体的体积=变化后物体的体积.
(2)形状、面积发生了变化,周长不变。
其相等关系是:变化前图形的周长=变化后图形的周长.
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6.答——注意单位名称.
5.检——检验求出的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并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4.解——求出方程的解(对间接设的未知数切忌继续求解).
3.列——依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直接或间接),注意单位名称.
1.审——审题(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等量关系).
练一练: 一种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 mm,小明每次刷牙都挤出1 cm长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可以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 mm,小明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 cm的牙膏,这样,这一支牙膏能用多少次?
解:设这一支牙膏能用x次,根据题意得
π×2.52×10×36=π×32×10x.
解这个方程,得x=25.
答:这一支牙膏能用25次.
核心知识点二
图形的等长变化
(1)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呢?
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与(1)中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2)中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 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呢?面积是多少?
x
x+1.4
解:设此时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x+1.4)米.
2(x+x+1.4)=10
解得 x=1.8
即宽为1.8米,长为3.2米
故面积为1.8×3.2=5.76平方米。
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2)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1)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x
x+0.8
解:设此时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x+0.8)米.
2(x+x+0.8)=10
解得 x=2.1
即宽为2.1米,长为2.9米
故面积为2.1×2.9=6.09平方米。
与(1)相比,面积增加:6.09-5.76=3.3平方米
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3)使得该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围成的面积与(2)所围成的面积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x
x
解:设此时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x米.
4x=10
解得 x=2.5
即宽为2.5米,长为2.5米
故面积为2.5×2.5=6.25平方米。
面积增加: 6.25-6.09=0.16平方米
等量关系
周长一定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值越小,长方形的面积
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1. 等长变形是指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但变化前后物体的周长不变.
2. 一般用固定长度的线段围成不同形状的图形,关键是根据周长这一不变量列方程求解.
随堂练习
D
2.用5.2 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得长比宽多0.6 m,求围成的长方形的宽为多少.设长方形的宽为x m,可列方程为( )
A.x+(x+0.6)=5.2 B.x+(x-0.6)=5.2
C.2(x+x+0.6)=5.2 D.2[x+(x-0.6)]=5.2
C
3.用一根长为a(单位:cm)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正方形.要将它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单位:cm),得到新的正方形,则这根铁丝需增加( )
A.4 cm
B.8 cm
C.(a+4)cm
D.(a+8)cm
B
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0 cm,长比宽多3 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长方形的宽为x cm,则长为(x+3)cm.
依题意,得2(x+x+3)=30.
解这个方程,得x=6,则x+3=9.
因此,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6×9=54(cm2).
5.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cm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cm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每一个长条的面积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由题意得:
4x=5(x-4),
解得:x=20.
则4x=80(cm2),
20×20=400(cm2).
答:每一长条的面积为80cm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00cm2.
6.墙上钉着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状饰物,如图所示,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小明所订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
故设另一边为x厘米.
根据题意得2×(10+x)=10+10+10+6+10+6,
解得x=16.
答: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为16厘米、宽为10厘米.
课堂小结
1.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设未知数;(2)分析问题中的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关系,并由此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4) 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写出答案.
2.形积变化问题
3.等长变形问题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