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内容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掌握两种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的方法。本课共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学生探究动物行为的展示交流课。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观察,对行为的分类与意义缺少思考。八年级学生能区分自己熟悉情境的动物行为,前认知是“生来就会”与“生来不会”,但对“小鸟喂鱼”这种新情境,常认为其是“生来不会,后天才会”的学习行为,因此在进行区分时,应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不是仅看概念的表面含义。
设计思想
(1)以问题激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起,让学生在进步上升中攀登知识的顶峰。
(2)以比较的科学思维贯彻始终。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尊重事实和证据,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比较与分类,辩证地分析问题。
(3)以探究促进探究。学生分析科学家的实验,体会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学生课堂观察其他同学的课前实验和课堂现场实验,在观察和思考中,学习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提出问题,提升探究能力,利于课后探究的积极展开。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学法指导:
比较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实验法。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比较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提高分析能力。
4.学习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探究一种动物的学习行为。
5.在探究实验中,提高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情感。认同学习行为对于动物和人的重要性。
6.在思考我国警犬新科技中,增强保护动物、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难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探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并展开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猜诗说行为活动
活动导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中有许多描写动物的诗句。我们将进行一项热身活动——猜诗说行为。
活动要求:细心观察谜面图片,猜谜面是哪句古诗,说出古诗中描述了动物的哪种行为。
谜底: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牛羊的取食行为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述黄蝶的防御行为
C“点水蜻蜓款款飞”,描述蜻蜓的繁殖行为
D“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燕子的繁殖行为
E“木落雁南渡”,描述大雁的迁徙行为
活动小结:表扬同学们将语文知识和生物学科融合的能力。动物的行为是动物进行的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的活动,按目的或表现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为等。
关注身边问题:家里养的猫、狗或小兔子,不用你教它们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想要它们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表述:“动物的行为有些生来就会,有些需要学习才会”。
新问题:“科学家们也认为动物行为还可按获得途径进行分类,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两类行为如何区分?对于动物生存有什么不同意义?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新课学习
板块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生活动1:分析课本资料,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活动要求:
(1)阅读P48~49资料,判断该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与同桌交流判断结果和依据。
活动反馈:
问题1: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学生相互评价,认可对资料1、2、4、5、6的判断。学生发表对资料3“红雀喂鱼”的不同看法。问题2:判断“红雀喂鱼”是哪一种行为时,你的依据是什么?
在讨论中,认同“红雀喂鱼”是红雀的先天性行为。明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不仅仅看获得时间,还要看获得的途径。
问题3:结合红雀喂鱼,思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什么局限性?
问题4: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行为是如何获得的。
问题5:观看视频《黑猩猩取绳子上的香蕉》,对比蚯蚓、大山雀、警犬和黑猩猩的学习行为,思考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否有差别。
活动小结:对比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形成时间、获得途径,填写学习任务单中表格1的前两行。生生,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活动2:分析蟾蜍捕食实验资料,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问题1:“蟾蜍吃活动的虫子”和“试验后的蟾蜍吃蜻蜓而不吃盗虻和野蜂”分别是什么行为?
问题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对动物生存和繁衍有什么意义?
活动小结:完成表格1
表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小试牛刀:
1.判断下列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视频题:城市乌鸦在斑马线上空扔下核桃,等车压开,红灯亮时前去取食。
成语题:飞蛾扑火、老马识途、章鱼变色、惊弓之鸟、蜘蛛结网。
2.还有哪些成语描述了学习行为?
学生举例:鹦鹉学舌、闻鸡起舞、望梅止渴等。
板块二:尝试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学生活动1:一位同学展示课前探究“仓鼠走Y字形迷宫获取食物”的系列实验。
实验1:Y迷宫两端,一端有食物,一端没有。仓鼠走几次后,可以记住有食物的一段,
实验2:在有食物的一段,增加障碍物斜坡,仓鼠翻越障碍可找到食物。
实验3:保留障碍物,但去掉食物,仓鼠仍会翻越障碍物。
学生分析:实验说明仓鼠找到食物的过程不是“看到”或“闻到”,而是“记住了”此路线。
学生活动2:两位同学利用投影仪,现场展示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
学生观看的同时,记录时间。并思考:
①本实验中有哪些安全类注意事项?
②实验前仓鼠是否要进行饥饿处理?
③实验中是否能干扰仓鼠?
④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⑤利用该迷宫,你还能提出哪些探究问题?
学生将想到的问题,记在学习单上。
如“光线对仓鼠走迷宫的时长有影响吗?”,“仓鼠学会走迷宫后,会遗忘吗?”“气味对仓鼠走迷宫有没有影响?”等等。
教师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和新思考,拓展:科学家在研究小鼠走迷宫时,连接了捕捉神经信号的装置,成果揭示了“神经元空间定位原理”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助于解释老年性痴呆患者为什么不能识别环境。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也是从观察动物“被辣”的行为中开启了研究。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积极性。
(三)课堂拓展:
我国新科技——超声波指挥训练的警犬。研究动物的行为,利用犬类的学习行为,让警犬和警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科技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环——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2.你将进行哪一项探究?
(五)青春寄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愿大家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尝试研究一种先天性行为
(七)课后作业(三选一)
1.项目式作业: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作业指导:
(1)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有哪些行为?
(2)分析此行为是如何获得的?
(3)选择其中的一种行为,与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作业要求:
完成探究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两周后展示。
2.阅读作业:
推进书目:
(1)《昆虫记》法布尔著
(2)《所罗门王的指环》洛伦兹著
(3)《动物行为:动物生存的奥秘》尚玉昌著
作业要求:阅读相关书目,完成一份介绍动物行为的A3手抄报,两周后展示。
3.观看视频:
推进视频:《动物行为探索》(2019英国纪录片,观看方式:央视频)
作业要求:观看视频,完成一份本视频的推荐介绍A4大小,两周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