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1 15: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铁矿 C.森林 D.水
2.下列行为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B.C.D.
3.下列资源利用活动中,不正确的是( )
A.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B.坚持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渔汛时增加捕捞船队,大鱼小鱼一齐捕捞 D.牧区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力发电,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读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下面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较丰富区只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B.青海省是我国风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C.山西省较西藏自治区风能资源更丰富
D.总体上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特点
5.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B.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C.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6-7题。
6.该土地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7.该类型土地利用中,不合理的方式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土地污染 D.乱占耕地
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8-10题。

8.目前,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9.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10.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扩草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读图,完成下面11-12题。
11.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水资源总量较少人口数较少水资源前景乐观耕地面积较大
A. B.
C. D.
12.能够有效缓解中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
A.减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的面积 B.大力开垦长江以南地区的山地
C.控制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D.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联系汉江和渭河,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渭河平原用水紧张问题。下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读图完成下面13-15题。
13.该工程穿越了( )
A.秦岭山脉 B.祁连山脉 C.大兴安岭 D.昆仑山脉
14.与汉江相比,渭河( )
A.流量较大 B.含沙量较小 C.冬季结冰 D.有凌汛现象
15.“引汉济渭”工程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
A.增加渭河流域灌溉面积 B.缓解西安等城市缺水问题
C.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D.解决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6.埃及与中国是两大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图为埃及略图和阿斯旺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及原首都开罗为千年古都,拥有2100万人口,是阿拉伯世界,也是全非洲最大的都市。人口密度高,开罗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堪负荷。自2015年开始,埃及便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带规划一座新行政首都,占地约700平方公里。如今,“迁都”工作正式开始。
(1)描述埃及的城市分布特点,并概括其原因。
(2)说出埃及迁都对开罗带来的有利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非合作更加紧密,位于埃及阿斯旺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的本班光伏产业园,是埃及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是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埃及希望到2022年末把国内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到20%,到2035年要达到42%。
(3)光伏作为 能源,是未来电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4)本班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5)本班光伏产业园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
A.多风沙,影响发电效率 B.昼夜温差大,设备易老化
C.降水多,发电效果较差 D.冻土广布,维护成本高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千克/公顷,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水稻产区分布示意图”。
(1)水稻喜温喜湿,是单位面积产量大的粮食作物。从我国干湿地区划分来看,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mm以上,耕地类型以 为主。
(2)新疆、宁夏和东北地区都有水稻分散产区,东北水稻分散区成为我国水稻分布最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条件是 ,宁夏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 (河流)沿岸地区,便于引水灌溉。新疆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南北两侧的盆地边缘,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18.读“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 。
(2)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济南的气候特征冬季 ,夏季 。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 (填“快”或“慢”),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 (填自然灾害名称);请列举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A
6.C 7.A
8.D 9.B 10.D
11.D 12.D
13.A 14.C 15.D
16.(1)多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水运方便;
(2)缓解开罗人口压力,缓解了开罗的就业问题
(3)可再生
(4)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晴天多
(5)A
17.(1) 湿润 800 水田
(2)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黄河 高山冰雪融水
18.(1) 丙 太行山脉或太行山
(2)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高温多雨
(3) 快 春旱(干旱)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滴灌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