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
八年级地理
一、三选一型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3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74岁生日。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小强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国,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地跨东西半球 C.位于太平洋西岸
2.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西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B.南北跨5500千米,不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C.我国有20个陆上邻国,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结合我国局部省级行政区分布图,完成3-5小题。
3.曹操观“沧海”的地点及海域最可能是( )
A.甲、黄海 B.乙、渤海 C.丙、东海
4.和甲省接壤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韩国
5.下列有关乙、丙、丁三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省简称“晋”
B.丙省行政中心是济南市
C.丁省隔海和台湾省相望
某即时通信软件“同时在线人数2亿”图,印证了一条重要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读图,完成6-7小题。
6.对“胡焕庸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人口南多北少
B.黑河——腾冲一线,人口东南多西北少
C.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7.新疆地区人口密度小,是因为( )
A.深居内陆,温差大 B.纬度高,降水少 C.深居内陆,降水少
人类的服饰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完成8-9小题。
8.下列图片示意藏族服饰的是( )
9.藏族同胞一天中穿藏袍的方式会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早晚温差大 B.早晚降水量不同 C.早晚风力不同
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是研学旅行的鼻祖。他为后人留下的《徐霞客游记》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读下图,完成10-12小题。
10.徐霞客游历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秦岭以南地区
11.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的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这说明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C.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12.云南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
A.那达慕大会 B.元宵节 C.泼水节
下图为吐鲁番葡萄干晾房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小题。
13.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14.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是《长江之歌》的描述。下图示意“长江流域略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长江上游河段比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结冰期短 B.水量丰富 C.地势落差大
16.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中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裁弯取直 B.加固堤坝 C.退耕还林
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下图示意“黄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18.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19.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对沿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关于黄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流经黄土高原,中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C.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20.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防灾减灾方法正确的是( )
①当寒潮到来时,注意防寒保暖 ②洪水来袭,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③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④台风天打雷时,不要接打电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二、四选一型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小明暑期前往新疆乌鲁木齐旅游。当他与哈尔滨家人视频通话时,发现哈尔滨已晨光熹微,而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读图,完成21-25小题。
21.图中有关小明旅游经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省份 B.经过我国领土最南端所在省份
C.经过我国领土最西端所在省份 D.经过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省份
22.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划分来看,新疆是(.)
A.直辖市 B.特别行政区 C.自治区 D.民族乡
23.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地势起伏大 D.资源丰富
24.下列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兰州 D.乌鲁木齐
25.小明从哈尔滨出发,沿我国陆地上国界线旅游,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
A.蒙古 B.日本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五岳山川巍巍耸立,是祖国不屈的脊梁。读中国地形简图,完成26-27小题。
26.图中甲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
A.太行山 东北一西南走向 B.大兴安岭东北一西南走向
C.阴山 东西走向 D.贺兰山 南北走向
27.下列选项中,描述①地形区的是(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我国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柱状图,完成28-30小题。
28.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降水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B.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C.全国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9.下列关于图中四地降水时间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均集中在夏季 B.降水均集中在冬季
C.四地雨季长短一致 D.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30.北京市地处哪一个干湿地区( )
A.湿润区 B.半干旱区 C.干旱区 D.半湿润区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中国局部区域略图,完成31-33小题。
3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五原与长安景色存在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3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其含义有( )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3.下列关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常见 B.发生在夏末秋初
C.夏初,江淮地区常见 D.受冬季风的影响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读下面“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甲河段流淌在(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35.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2022年12月,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读“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及“长江水系图”,完成36-37题。
36.在金沙江干流建水电站的自然优势是( )
A.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金沙江干流河道较为弯曲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37.据材料,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有利于减少四川省的洪涝灾害 ②有利于改善下游航运条件
③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破坏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另一边为降水量)。读图,完成38-40题。
38.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中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一淮河北侧
B.该地属于我国非季风区
C.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区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mm
39.图中反映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0.在该气候影响下,近年来,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旱涝 D.台风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B B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C A C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A B B D D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C C B C C D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