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2: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案卷规定的位置。
第I卷(选择题 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魏尔肖提出了“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C.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下列四组生物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黑藻、香菇 B.烟草、草履虫、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3.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4.若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表示细胞中化合物间的包含关系,则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  )
A.甲:蛋白质 乙:多肽 丙:氨基酸 丁:必需氨基酸 戊:非必需氨基酸
B.甲:脂质 乙:磷脂 丙:固醇 丁:胆固醇 戊:性激素
C.甲:糖类 乙:单糖 丙:二糖 丁:蔗糖 戊:麦芽糖
D.甲:化合物 乙:水 丙:无机盐 丁:阳离子 戊:阴离子
5.下列有机物中,元素组成种类最少的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核糖核苷酸 D.脱氧核苷酸
6.关于几丁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②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
③是各种动物骨骼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膜上的整合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经高尔基体内加工带上M6P信号的溶酶体水解酶,从而将溶酶体酶蛋白分选出来,然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溶酶体酶蛋白装入分泌小泡形成初级溶酶体。M6P受体蛋白同M6P信号的结合是高度特异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它在pH为6.5~7的条件下与M6P信号结合,而在pH为6的酸性条件下脱落。一些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也有M6P受体蛋白存在,细胞膜表面pH呈中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pH值呈酸性,有利于溶酶体水解酶从M6P受体上的脱落
B.细胞膜上的M6P受体的存在,可能与细胞回收错误分泌的溶酶体酶有关
C.溶酶体膜将水解酶与各种细胞器隔开,保护细胞内的正常结构不被错误分解
D.溶酶体中可以合成多种水解酶,但是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
8.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检测还原糖可在榨取的西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D.科学家利用豚鼠通过荧光标记法探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9.某多肽化合物水解后可得到下列三种氨基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多肽含三个肽键 B.甘氨酸的R基是-COOH
C.该肽是四肽化合物
D.赖氨酸的R基中含有-NH2
10.人体内某肽类物质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含S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6H12O2NS B.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C.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完全水解需要消耗4分子水
11.2023 年 9 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水墨入诗画》惊艳众人,舞蹈演员李倩轻盈快速地“滑”入画中时,身体各组织细胞都在精密配合,各细胞器都在各司其职。下列有关细胞器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B.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催化葡萄糖、蛋白质、脂质和 DNA 等物质的降解
D.线粒体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12.甲乙图中RNA是哪幅图,一共几种碱基,几种核苷酸( )
A.甲 5 7 B.乙 5 7 C.乙 5 8 D.甲 5 8
13.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均相同
C.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14.汽水和果汁都是青少年喜欢的饮料,但口渴后饮用高糖饮料不仅没达到解渴的效果,反而会觉得更渴。长期大量饮用高糖的碳酸汽水和果汁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B.可能会加速钙流失,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C.糖类进入机体后会转化为脂肪,肥胖的风险加大
D.细胞外液的Na+浓度升高会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15.水是一种极性小分子,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a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水分子以方式1跨膜运输不消耗ATP
C.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子时,水通道蛋白需要与水分子结合
D.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较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
B.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膜起着重要作用
C.用台盼蓝染色后,死细胞都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17.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且无催化作用,但当某些氨基酸与磷酸作用合成磷酰化氨基酸时就具有了催化剂的功能称为“微型酶”。“微型酶”与氨基酸结合时,催化形成二肽并释放磷酸;与核苷作用时,催化核苷酸的生成并释放出氨基酸。说法正确的是(  )
A.“微型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会改变
B.“微型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
C.“微型酶”与腺苷作用时生成的核苷酸可参与DNA的构建
D.“微型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18.如图为几种物质进出某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示意图,甲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膜两侧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大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B.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如离子泵)可运载不同的物质
C.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
D.Na+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19.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完成增殖后,在释放的过程中会将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的外面,形成病毒的包膜,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种糖蛋白(血凝素),该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利于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根据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只有核酸和蛋白质
B.流感病毒的释放与生物膜的结构、功能特性都无关
C.血凝素的分泌过程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器都有关
D.血凝素与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有关,与蛋白质的数量无关
B.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酸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均可得到8种产物
C.含有脱氧核糖的核酸是RNA
D.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两者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苷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另加5分卷面分。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写在答案卷的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或写错位置不得分。
21.(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可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细胞是 。
(2)图乙细胞中与合成及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抗体分泌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 特性。(填字母: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
(3)在甲和乙细胞中都具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细胞外的O2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
过 层生物膜。
(4)若要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分别研究其功能,应用 法。
22.(每空2分,共18分)下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以及核酸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有机物中共同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
(2)医生建议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大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请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
(3)小麦细胞中的DNA与图I中的c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特有的五碳糖是 ,特有的碱基是 ;ATP分子脱去 个Pi后是组成图I中c的基本单位之一。写出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 。
(4)燃烧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其中燃烧 的耗氧量更多,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 (深/浅)播。
(5)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 。
23.(每空2分,共20分)囊泡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两层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此不能称之为细胞器。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图中A、B、C表示细胞内的三种细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A] ;[C] 。
(2)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含有多种 。图中的内吞泡 (属于或不属于)溶酶体。
(3)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 ,请结合人体细胞,举一例说明该方式的存在: 。
(4)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一般是 。
(5)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有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等。结合本题信息,除这两个原因外,还可能是 。
(6)题图中溶酶体、内吞泡的来源分别是 、 。
24.(每空2分,共14分)人体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物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出细胞(如图1),其中有些物质进出细胞需要依赖于膜中载体蛋白的转运。科学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存在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SGLT1(主动运输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载体),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曲线(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膜结构表示细胞膜,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与 有关;它的基本支架为 (填字母)。
(2)图1中a~e的五个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出细胞的是 。除图中所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外,物质还能通过 进出细胞。
(3)图2中GLUT2转运葡萄糖的动力来自于 ,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限制SGLT1转运速率增加因素是 该研究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 (方式)转运葡萄糖。
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A、细胞学说从结构上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但没有说明生物界的多样性,A错误;B、魏尔肖提出了“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使原来的细胞学说得到了修正,B正确;C、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C错误;
D、细胞学说没有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类,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详解】A、变形虫、黑藻、香菇都属真核生物,但是变形虫细胞没有细胞壁,黑藻和香菇的细胞有细胞壁,A错误;B、烟草属于高等植物,草履虫属于原生生物,豌豆是高等植物,其中草履虫没有细胞壁,与其他两个细胞结构有所差别,B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属于高等植物,结构相似,C正确;D、酵母菌、青霉菌都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结构差别较大,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详解】A、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同时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B、脂质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C、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作用,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C正确;D、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详解】A、丁:必需氨基酸和戊: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乙,因此丙应包含在乙里,乙多肽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即甲,A错误;
B、丁:胆固醇和戊: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丙,丙和乙磷脂、脂肪构成脂质,B正确;
C、丁:蔗糖和戊:麦芽糖都是二糖,属于丙二糖,乙单糖和丙共同构成甲糖类,C正确;
D、丁:阳离子和戊:阴离子属于无机盐丙,而丙和乙水共同构成化合物,D正确。故选A。
5.【答案】A
【详解】A、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有C、H、O,A符合题意;B、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S),B不符合题意;CD、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C
【详解】①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①正确;②膳食纤维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②错误;③壳多糖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成分,不是所有动物骨骼的组成成分,③错误;④壳多糖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答案】D
【详解】A、M6P受体蛋白同M6P信号的结合是高度特异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它在pH为6.5~7的条件下与M6P信号结合, 而在pH为6的酸性条件下脱落,溶酶体内pH值呈酸性,有利于溶酶体水解酶从M6P受体上的脱落,A正确;B、细胞膜上的M6P受体的存在,可能与细胞回收错误分泌的溶酶体酶有关,B正确;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水解多种化学物质,溶酶体膜将水解酶与各种细胞器隔开,保护细胞内的正常结构不被错误分解,C正确;D、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故选D。
8.【答案】B
【详解】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A错误;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提出假说:所有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正确;C、西瓜汁本身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C错误;D、科学家利用豚鼠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详解】A、该多肽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氨基酸数-1,依据现有条件无法判断该多肽含有的氨基酸数目,所以无法判断肽键数,A错误;B、甘氨酸的R基是-H,B错误;
C、该多肽含有3种氨基酸,但氨基酸的个数无法确定,所以无法确定是几肽,C错误;
D、赖氨酸的R基是-(CH2)4-NH2,其R基中含有-NH2,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详解】A、根据图示,该肽类物质最右侧的氨基酸是含S的氨基酸,其R基为-CH2-CH2-CH2-S-CH3,氨基酸共有部分分子式为-C2H4O2N,则该氨基酸分子式为C6H13O2NS,A错误;B、根据图示,该肽物质结构中含有四个肽键,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5个氨基酸的R基共3种,故氨基酸的种类是4种,B正确;C、发生脱水缩合的5个氨基酸的R基都不含氨基和羧基,该肽类物质只在肽链的两端各含有1个氨基,1个羧基,C正确;D、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4个肽键,脱去4分子水,则完全水解也需要4个水分子,D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详解】A、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但是不一定都含有磷脂,如中心体和核糖体这两种无膜细胞器,A错误;B、唾液腺细胞分泌产生唾液淀粉酶这种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B正确;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再被水解,C错误;D、线粒体膜由2层膜,即4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详解】DNA中特有的碱基为T,故甲图表示DNA;RNA中特有的碱基为U,故乙图表示RNA。甲图DNA中含有A、T、G、C四种碱基,故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乙图RNA含有U、G、C三种碱基,故含有3种核糖核苷酸,共含有7种核苷酸,A、T、G、C、U五种碱基,B正确。
故选B。
13.【答案】B
【详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等统称为生物膜系统,即包括了细胞中所有膜结构,A正确;B、各种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很相似,由结构决定功能可知,功能不同的生物膜,其结构不完全相同,B错误;C、由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再转移到细胞膜,该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保持基本不变,C正确;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使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能说明该特点,D正确。故选B。
14.【答案】D
【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A正确;B、碳酸汽水等饮料可溶解钙,可能会加速钙流失,钙可构成骨骼,故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C、糖类进入机体,导致体内糖类大量增多,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导致肥胖的风险加大,C正确;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详解】A、结构a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水分子以方式1,即自由扩散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ATP,B正确;C、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能量,故方式2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D、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较多,这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的重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且重吸收水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C。
16.【答案】ABD
【详解】A、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信号分子其必须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但信号分子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膜表面,有的在细胞膜内,A错误;B、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壁起着重要作用,B错误;C、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活细胞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中,而死亡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大分子的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中,体现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C正确;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溶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ABD。
17.【答案】ABD
【详解】A、根据题意,“微型酶”与氨基酸结合时,催化形成二肽并释放磷酸,说明“微型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会改变,A正确;B、微型酶是某些氨基酸与磷酸作用合成的磷酰化氨基酸,其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不含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正确;C、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微型酶”与腺苷作用时生成的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参与RNA的构建,C错误;D、“微型酶”具有了催化剂的功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ABD。
18.【答案】ABD
【详解】A、图中Na+借助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a+借助离子泵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B、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可运载不同的物质,如图中所示的离子泵可同时转运Na+和K+,B正确;C、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会影响钠离子运出细胞,减小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进而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Na+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D正确。故选ABD。
19.【答案】AD
【详解】A、由题意可知,流感病毒含有包膜,包膜由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构成,所以其物质组成还含有磷脂等成分,A错误;B、流感病毒的释放主要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与生物膜的结构、功能特性都无关,B正确;C、包膜中的血凝素属于糖蛋白,糖蛋白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流感病毒包膜中的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不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D。
20.【答案】BD
【详解】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错误;B、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DNA和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8种核苷酸,DNA和RNA彻底水解均也可得到8种产物,分别是核糖、脱氧核糖、五种碱基和磷酸,B正确;C、含有脱氧核糖的核酸是DNA,C错误;
D、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两者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苷酸,即蛋白质是氨基酸的多聚体,核酸是核苷酸的多聚体,D正确。故选BD。
21.【答案】(1)乙 (2) ⑤②④ A (3) ② ④⑨ 3 (4)差速离心
【分析】分析题图,①为细胞膜,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细胞核,④为线粒体,⑤为内质网,⑥为细胞质,⑦核糖体,⑧为液泡,⑨为叶绿体,⑩为中心体。
【详解】(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可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细胞是乙。(2)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图乙细胞中与合成及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④(线粒体),抗体分泌出细胞是通过胞吐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A流动性。(3)②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均有,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是④⑨,细胞外的O2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内要穿过细胞膜(一层)和线粒体的两层膜,一共3层膜。(4)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
22.【答案】(1)C、H、O (2)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脱氧核糖 T(胸腺嘧啶) 2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脂肪 浅
(5)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a可能是脂肪、磷脂、固醇;b是蛋白质;c是RNA。
【详解】(1)C、H、O是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的化学元素。(2)适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大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
(3)c是RNA,DNA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ATP分子脱去2个Pi后是组成图I中c的基本单位之一;图2表示DNA分子一条链,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含H量更多,燃烧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多,油菜、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中氢的比例高,氧的比例低,种子有氧呼吸会消耗更多的氧气,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浅播。(5)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23.【答案】(1) 高尔基体 内质网
(2)水解酶(酸性水解酶) 不属于
(3)胞吐 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或浆细胞分泌抗体、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某内分泌腺细胞分泌蛋白质类激素等)
(4)蛋白质(糖蛋白)
(5)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
(6)高尔基体 细胞膜
【分析】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细胞器,A是高尔基体,B是核糖体,C是内质网,D是溶酶体。
【详解】(1)由题图可知,A是高尔基体,B是核糖体,C是内质网。
(2)溶酶体为单层膜的细胞器,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图中的内吞泡属于囊泡,不是细胞器,故不属于溶酶体 (3)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胞吞作用,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或浆细胞分泌抗体、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某内分泌腺细胞分泌蛋白质类激素等)都属于胞吞作用。(4)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膜表面的蛋白质(糖蛋白)。(5)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有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不敏感等。题图显示可能还有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的原因。(6)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膜结构,即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题图中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形成,内吞泡由细胞膜形成。
24.【答案】(1)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 (2) e 胞吞、胞吐
(3)葡萄糖的浓度差(或葡萄糖的浓度梯度) 能量、SGLT1的数量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分析】分析图1:a为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协助扩散,e为主动运输,A为蛋白质,B为磷脂双分子层,D为糖蛋白。
【详解】(1)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即图1中的B。(2)图1中上侧含有D(糖蛋白),可判断上侧为膜外侧,因此主动运输出细胞的为e(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蛋白质的协助,消耗能量);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其除图中所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外,物质还能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3)据图可知,GLUT2为葡萄糖协助扩散的载体,协助扩散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的浓度差(或葡萄糖的浓度梯度);SGLT1为葡萄糖主动运输的载体,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的转运速率基本不变,此时主要受到能量和SGLT1的数量的限制;由曲线可知,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GLUT2转运葡萄糖速率较高,因此高浓度下,主要通过协助扩散(易化扩散)来转运葡萄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