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1 11: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一、选择题
1.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廷的旧址上营建帝国的新都( )
A.罗马 B.君士坦丁堡 C.伊斯坦布尔 D.拜占廷
2.如果进入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学习,下列学科可供选择的是(  )
A.地理学 B.计算机 C.法律 D.化学
3.基督教宣扬的忍受苦难有利于统治,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的时间()
A.2世纪初 B.4世纪初 C.4世纪末 D.5世纪末
4.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取得自由,一般以赎买和武力斗争为手段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般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为凭据
③自治城市中的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④取得自由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12世纪初期形成的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大学是()
剑桥大学 B.巴黎大学 C.哈佛大学 D.牛津大学
6.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此语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盛行(  )
A.极端残酷的奴隶制
B.王位独尊的君主专制
C.封君封臣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
D.服务国王的中央集权制
7.下列哪一措施的实施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
A.采邑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租庸调制
8.中古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9.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资产阶级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0.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  )
犹太人 B.日耳曼人 C.土耳其人 D.蒙古人
11.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
③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12.《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
A 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人民法院
13.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14.“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A.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15.“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16.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之一,他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 )
A.蒙古骑兵B.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C.阿拉伯军队D.亚历山大东征军队
17.查士丁尼大帝(483—565)是罗马帝国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的集合
B.由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C.用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D.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的
18.西欧中世纪有一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它兴起于( )
A.美丽乡村B.浪漫庄园C.自治城市D.新式教会
19.小明同学课下收集了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西欧庄园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小明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亚欧封建社会 C.古代欧洲文明 D.迈入近代社会
20.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点是 ( )
①诞生于公元前 ②诞生于亚洲 ③曾为统治者利用 ④曾促进文化交流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请回答: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座城市?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从何时开始出现?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23.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许多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伤害他人而未能取得调解时,被害人可以对加害人实施同态伤害;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一个好皇帝)应该不仅以武力而获得尊荣,还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他必须是法律的有力捍卫者,也应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
——摘编自《法理概要》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表明这部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为罗马早期成文法的《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查士丁尼的治国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歌谣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
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
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
——摘自川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15至16世纪,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岀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摘自川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手工工场的发展,租地农场兴起引起的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一个是无产阶级,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摘编自人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生产有什么区别?
(3)根据材料三,说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引起了西欧社会怎样的变化?
答案
1-5BCCDB 6-10CAAAB 11-15BCCDD 16-20BACBB
21.(1)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
(2)法国琅城。
(3)市民阶级形成,分化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2、(1)8世纪前期。
(2)法兰克王国。
(3)土地和保护。向封君效忠,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23、(1)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利益。体现了古罗马的法治精神,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后世欧洲法学的历史渊源
(3)依法治国,以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并保护法律
(4)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
24.(1)规模大,雇佣工人多,生产集中;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等。
(2)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3)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