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花城版八上第五单元《惊愕交响曲》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粤教花城版八上第五单元《惊愕交响曲》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1-21 17:11:06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惊愕交响曲
花城版八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拓展探究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海顿交响曲的幽默风趣,认识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创作手法。
2、能根据不同的变奏进行声势律动。
3、探究变奏曲的主题变化,能够分析主题变化的具体表现。
4、能喜爱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
新知导入
请你跟随老师的
鼓点左右律动
请问你刚刚有什么感受?
(被吓到,惊愕到)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力度由弱突然变强)
新知导入
在古典音乐中就有这样由于力度突强而让人感到惊愕的作品。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听众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听众吓了一跳。乐曲演奏完了,听众出了丑,海顿很快活,傻了眼的听众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聆听作品作品音乐主题,并回答问题:
音乐带你怎样的感受?
(从音乐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等方面谈感受)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学唱音乐主题
1、音乐主题中有哪些力度记号?
2、随琴学唱音乐主题
3、用“beng “模唱音乐主题。

很弱
很强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1、乐曲中几次出现惊愕
2、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的主题旋律都是一样的吗?
3、乐曲的结构?
完整聆听
3次
4次
A+A1+A2+A3+A4+尾声
新知讲解
什么是变奏曲?
音乐中可以将同一主题进行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改变,来达到音乐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目的,这种手法称为变奏。以变奏手法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就是一首变奏曲。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聆听变奏一:音乐注意是如何变化的?
跟随音乐律动表现音乐
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小提琴
演奏的副旋律,轻快流畅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聆听变奏二: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跟随音乐律动表现音乐
C大调转为c小调,力度强
第二次“惊愕”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聆听变奏三: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跟随音乐律动表现音乐
节奏变化。双簧管与小提琴演奏,力度较强,旋律欢快优美
新知讲解
惊愕交响曲
聆听变奏四: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跟随音乐律动表现音乐
加强了配器和力度,运用了琶音,旋律热情、沸腾
新知讲解
观看《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惊愕交响曲
[
[
[
[
拓展探究
惊愕交响曲
海顿(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其中仅交响曲就超过一百首。代表作品有:交响曲《惊愕》《告别》《伦敦》,清唱剧《四季》,室内乐
《皇帝四重奏》等。
探究拓展
五分钟了解海顿
惊愕交响曲
课堂总结
你体会到”惊愕“的感觉了吗?说一说”惊愕“效果产生的原因?
课堂总结
海顿巧妙地运用力度的变换和情绪的对比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让人们知道原来交响曲也可以有轻松幽默的一面。
作业布置
搜索并分享海顿其他交响乐作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元《惊愕交响曲》教学设计
课题 《惊愕交响曲》 单元 五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惊愕交响曲》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位大师,后人称其为“交响乐之父”。《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曲家在力度上的表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欣赏能力还需加强,名家名曲欣赏面较为狭窄,大部分只是喜爱流行音乐,对于经典的名家名曲学期还需要深入,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在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聆听感受名家名曲、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jy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海顿交响曲的幽默风趣,认识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创作手法。艺术表现:能根据不同的变奏进行声势律动。创意实践:探究变奏曲的主题变化,能够分析主题变化的具体表现。文化理解:能喜爱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
重点 能感受海顿交响曲的幽默风趣,认识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创作手法。
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变奏进行声势律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小游戏: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鼓点(鼓点比较弱)左右律动,当学生完全放松沉浸在鼓点之中时,教师突然来一个强击。提问: (1)请问你刚刚有什么感受?(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教师:在古典音乐中就有这样的一首由于力度突强而让人感到惊愕作品。 参与小游戏说感受(1)请问你刚刚有什么感受?(被吓到,惊愕到)(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力度由弱突然变强) 为学习《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铺垫。
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惊愕交响曲》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 这样的一首音乐作品,同学们想不想听?(学生:想)2、聆听作品音乐主题,并回答问题(1)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等方面谈感受)3、学唱音乐主题(1)展示音乐主题,并介绍学生认识音乐主题中的力度记号(p、pp、ff)。(2)随琴学唱音乐主题(注意 4的音准) 。(3)用”beng”模唱音乐主题。4、完整聆听全曲(1)乐曲中几次出现惊愕 (2)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的主题旋律都是一样的吗?(3)什么是变奏曲?(4)乐曲的结构 A+A1+A2+A3+A4+尾声5、分段聆听乐曲的四次变奏(1)聆听变奏一:a. 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小提琴演奏的副旋律,轻快流畅。 b.引导学生用身势或律动表现音乐。(2)聆听变奏二:a. 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C大调转为c小调, 力度强。第二次“惊愕”。b .引导学生用身势或律动表现音乐。(3)聆听变奏三:a. 对比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的?节奏变化。双簧管与小提琴演奏,力度较弱,旋律欢快优美。b .引导学生用身势或律动表现音乐。(4)聆听变奏四:a. 对比主题是如何变化的?加强了配器和力度,运用了琶音,旋律热情、沸腾。b .引导学生用身势或律动表现音乐。6、分析乐曲中出现的三次惊愕。7、再次完整聆听乐曲8、探究拓展9.课堂总结10.布置作业 1.聆听音乐,思考:歌曲是用什么情绪表达的?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等方面谈感受学唱音乐主题完整聆听,回答问题分段聆听,学习变奏曲式在分段领中,分析变奏,跟随音乐律动表现完整聆听拓展探究 (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唱、听、写,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进音乐赏析中来。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有助于学生结构性的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课堂小结 你体会到”惊愕“的感觉了吗?说一说”惊愕“效果产生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文化进行理解。
板书 《惊愕交响曲》海顿 完整聆听 分段聆听 变奏 对比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