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为: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2同温同压下,盛有氧气的A容器与盛有氨气的B容器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A与B的体积比是
A.1:1 B.2:1 C.1:2 D.2:3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酸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硫酸 纯碱 食盐 氧化镁 冰
B 醋酸 烧碱 石灰石 生石灰 干冰
C 硝酸 熟石灰 硫酸铜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D 乙醇 氢氧化钾 氯化铜 氨气 氧化钠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可直接用手拿 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
5.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恢复到起始温度,再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A.水进入左瓶 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 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6. Na2O和Na2O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2O比Na2O2稳定 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
C. Na2O是法黄色固体,西Na2O2是白色图体 D.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7.以下是某探究活动中,使用了多种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其中没有涉及的是
课题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仪器与试剂 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等
实验步骤 (1)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使其与氧气反应 (2)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与氧气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钠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8.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褐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现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先加入HCl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新制氨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9.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氯气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10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64gO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4 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 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11.一团棉花包裹少量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将CO2气体缓缓通入棉花中的过氧化钠上,棉花便很快燃烧起来,根据实验分析可知,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CO2对棉花起助燃作用 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放热
C.反应生成的O2有利于棉花燃烧 D.过氧化钠与C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
12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分子的质量为
A.6.4g B.3.2g C.4.6g D.3.0g
13.下列关于膨松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性膨松剂,其作用原理为2NaHCO3Na2CO3+CO2↑+H2O
B.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碳酸盐类、酸性物质和助剂组成
C.膨松制可分为单一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
D.膨松剂使用量越大,食品越松软,越符合人们的要求
14.已知: 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CO2是酸性氧化物,CO也是酸性氧化物
B. 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Cu与稀硫酸也反应生成H2
C. 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
D. CaO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与水反应也生成碱
15.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①24g碳 ②0.7molNH3 ③46g钠 ④2molH2SO4 ⑤4gHe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④①⑤③ D.④⑤②①③
16在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填空题(共28分)
17.计算填空(8分)
(1)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CO2与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3)在Al2(SO4)3溶液中,若c()=0.3mol/L,则c(Al3+)=_______mol/L,c[Al2(SO4)3]=_________mol/L。
18.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12分)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氧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漂白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失去效用,失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写出2个化学方程式)。
(5)将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9. (8分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十分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四组物质进行研究:
A. HCl、H2SO4、H2CO3、 HNO3 B. Na2CO3、NaNO3、AgNO3、Ba(NO3)2
C. FeCl3溶液、蒸馏水、CaCO3悬浊液、Fe(OH)3胶体 D. NaOH、KOH、Ba(OH)2、Fe2O3
(1)填写下列空白:
A组 B组 C组 D组
分类标准 含氧酸 ② 分散系 ④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① Na2CO3 ③ Fe2O3
(2)写出(1)表中“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4分)
20. (9分)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发生滴漏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倾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标号)。
(2)进行A步操作时,应选用下列量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
①10mL量筒 ②50mL量筒 ③500mL量筒 ④1000mL量筒
(3)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为5.4mL,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进行A步操作时,必须_____后, 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
(5)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移入容量瓶中
b.定容时,眼睛俯视使溶液凹面最低点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c.容量瓶中原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后加水过量,又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21. (15分)
Ⅰ、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Na2O2可以与H2O、CO2反应)
(1)上述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Ⅳ接在______(填写字母号)。
A.Ⅰ之前 B.Ⅰ和Ⅱ之间 C.Ⅱ和Ⅲ之间 D.Ⅲ之后
(2)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装置Ⅱ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3)装置Ⅱ中Na生成Na2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Ⅱ、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
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5.4 g;
③准确称得6 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7.6 g。试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_________;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 计算出纯碱样品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政和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B B C A D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A D D D B B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二、填空题(共28分)
17. 计算填空(8分)
【答案】(1) ①. 1:1 ②. 2:3
(2) ①. 8:11 ②. 8:11 ③. 12:11 ④. 11:8
(3) ①. 0.2 ②. 0.1
18. (12分)【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2NaOH =NaCl+NaClO +H2O
(4)①. 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②. 2HClO2HCl+O2↑
(5)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或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
19 (8分) HCl;硝酸盐;蒸馏水;碱;
三、实验题(共24分)
20.(9分) ①. DACBEGF ②. ① ③. 偏高 ④.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 ⑤. b
21.(15分) 【答案】Ⅰ(7分)(4) ①. 浓硫酸 ②. B
(5)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6)2Na+O2Na2O2
Ⅱ(8分)(1)将装置内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 NaOH (2)偏大
(3)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