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1 13:50:43

文档简介

★秘密 启用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答案
1.A 2.B 3.C 4.B
5.B 6.B 7.D 8.C
9.A【详解】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转化为,设离子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n,则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建立如下等量关系式:2(6-n)×0.2mol=(6-4)×0.6mol,n=+3,故选A。
10.C【详解】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已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n,则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之比为2:1,所以,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3n,所以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3n=1:3,故选C.
11.D【详解】A.反应1、2中,硝酸钡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了,故硝酸钡都作氧化剂,正确;B.反应2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正确;C.反应1中1mol硝酸钡完全反应转移16mol电子,反应2中1mol硝酸钡完全反应转移10mol电子,正确;D.生成3molBaO时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g(0.5mol)时,生成0.75molBaO,错误;故选答案D。
12.B【详解】A.氯气与铁粉反应时生成氯化铁,则0.l mol Cl2与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故A正确;B.氯气与甲烷光照时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则1.0 mol CH4 与Cl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小于1.0 NA,故B错误;C.甲烷和乙烯分子中均含有4个氢原子,甲烷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之和为,则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5× 4NA= 2 NA,故C正确;D.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0.1mol Cl2 通入水中,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HClO、Cl-、ClO-等粒子,根据原子守恒,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 0.2 NA,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
13.D【详解】A. ClO-是反应物,Cl-是生成物,ClO-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是氧化剂,CNO-中N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0,CNO-是还原剂,故A错误;B. 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是还原产物,N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0,氮气是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B错误;C. 根据方程式生成1mol N2转移6mol电子;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 L N2时转移1.2 mol电子,故C 错误;D. 上述反应中,只有N、Cl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14.A【详解】A.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g,物质的量之比::=5:4,故A正确;B.依据N=nNA,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5:4,二者分子数之比也为5:4,故B错误;C.每个SO2含有3个原子,每个SO3含有4个原子,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分子数目之比为5:4,故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5×3:4×4=15:16,故C错误;D.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g,物质的量之比::=5:4,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 ad 过滤 蒸发皿 Ca2++CO=CaCO3↓ Fe3++3OH—=Fe(OH)3↓ 100mL容量瓶、烧杯 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16. 丁二酸酐 Zn-Hg,HCl ①③ 还原反应
17. 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 ABCD 乙二醇是有机溶剂能减小K2SO4的溶解度,使硫酸钾充分析出 4(NH4)2SO3+2NO2=4(NH4)2SO4+N2
18. NaHCO3═Na++HCO3- Ba2++2OH-+2H++SO42-═BaSO4↓+2H2O 3 6 2 1 3 2 KMnO4 10 FeSO4 2 MnSO4 10Fe2(SO4)3 K2SO4★秘密·启用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1.如下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饱和NaCl溶液 B.NaOH溶液 C.NaBr溶液 D.浓H2SO4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作制糕点的发酵剂
B.晶体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钠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B.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可能含有
C.用洁净的铂丝藮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含
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溶液,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5.下列各组反应中,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盐酸分别与Ba(OH)2溶液、Ca(OH)2溶液反应
B.硫酸分别与Na2CO3溶液、KHCO3溶液反应
C.Na2CO3溶液分别与硝酸、NaHSO4溶液反应
D.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6.下列关于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
B.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
C.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
D.新制备的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稀盐酸溶液中:、、、
B.20%的溶液中:、、、
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Fe3+
D.透明酸性溶液中:、、、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实验①:挤出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观察Fe(OH)2沉淀的颜色
B.实验②: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C.实验③:通过观察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确认有乙烯生成
D.实验④:控制一定温度,将石油分离为汽油、柴油等
9.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的离子完全氧化,则离子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
A.+3 B.+2 C.+5 D.+4
10.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则已反应的和未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2:3
11.已知:
反应1:Ba(NO3)2+8H2BaO+2NH3+5H2O
反应2:3Ba(NO3)2+10NH33BaO+8N2+15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1和反应2中Ba(NO3)2都作氧化剂
B.反应2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等质量的Ba(NO3)2发生反应1、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相等
D.反应2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g时,生成0.1molBaO
12.NA 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l mol Cl2与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
B.1.0 mol CH4 与Cl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 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 NA
D.0.1mol Cl2 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 0.2 NA
13.在处理废水时某反应体系中有6种粒子:N2、HCO3-、ClO-、CNO-、H2O、Cl-,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离子浓度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CNO-是氧化剂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 L N2时转移0.8 mol电子
D.上述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4.对于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比为5∶4 B.分子数之比为4∶5
C.原子总数之比为16∶15 D.物质的量比为4∶5
15.粗盐中含Ca2+、Mg2+、Fe3+、SO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为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提纯的步骤有: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 ⑤溶解 ⑥过滤 ⑦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选项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2)操作Z的名称是 ,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还有 。
(3)第Ⅱ步中,写出除去Ca2+和Fe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上述除杂过程中需配制1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 。
(5)判断SO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
16.有机酸除去羟基后余下的原子团()称为酰基。傅-克酰基化反应、脱氢反应在合成稠环芳烃时起着很大的作用。萘、蒽、菲等稠环芳烃的合成均可说明这些反应的普遍性。
利用两次傅-克酰基化反应以及其他反应,由苯制备萘的反应过程如下:
已知:傅-克酰基化反应的1个实例:。
(1)羧酸脱水可形成酸酐,如:乙酸酐:。则在流程I中,有机物W的名称为 。反应②中,试剂X是 。
(2)在流程I中,属于傅-克酰基化反应的是 。(用①~⑤等编号表示)
蒽醌是合成一大类蒽醌燃料的重要中间体。与萘的合成原理类似,工业合成蒽醌,以及将蒽醌还原脱氢制备蒽的过程如下:
(3)反应⑥与反应①类似,请书写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4)蒽醌的结构简式为: 。
(5)书写反应类型:⑧ 。
17.以硫酸工艺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碳酸氢铵和KCl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氢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1)生产中,反应Ⅱ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等物质,其目的是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需鼓入足量空气,以保证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硫酸钙
B.反应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CaS +4CO↑
C.反应Ⅳ需控制在60~70℃,目的之一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
D.反应Ⅴ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氮肥
(3)反应Ⅴ反应液用40%乙二醇溶液,温度控制在25℃,硫酸钾的产率超过90%,其原因是 。
(4)(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N2,试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
(2)写出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一个与+2H+=CO2↑+H2O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 S+ KOH=== K2S+ K2SO3+ H2O
(5)请将下列五种物质:KMnO4、MnSO4、FeSO4、Fe2(SO4)3、K2SO4分别填入下列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 +H2SO4→ + + +H2O;
(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一个属于丙区域的化学方程式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