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数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数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6-14 15: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2005-12-14
一、选择题:
1.已知MP、OM、AT分别为()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则一定有( )
A. B.
C. D.
2.半径为3cm的圆中,有一条弧,长度为cm,则此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
A.    B.    C. D.
3.设,那么下列各点在角终边上的是 ( )
A. B. C. D.
4.设集合则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只可能是 ( )
  A. B. C. D.
5.若,则的值为 ( )
A. B. C. D.
6.已知为第四象限角,则是第几象限角             ( )
A.一   B.二 C.三 D.四
7.已知函数,则 ( )
A.与都是奇函数 B.与都是偶函数
C.是奇函数,是偶函数 D.是偶函数,是奇函数
8.要得到y=tan2x的图像,只需把y=tan(2x+)的图像      (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9.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则下列四个值中,一定大于0的是     ( )
A.    B.   C.   D.
10.函数 ( )
A、 B、 C、 D、
11.实数满足,则的值为 ( )
A. B.3 C.4 D.与有关
12.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a= ( )
A.   B.   C.    D.2
二、填空题:
13.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函数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电流强度I(安培)随时间t(秒)变化的函数
I = Asin(t+)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当t = (秒)时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
16.设是定义域为R,且最小正周期为的函数,并且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2005-12-14
一、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请把填空题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题17—21小题每题12分,22小题14分,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求的值.
18.已知关于
求;
求的值.
19.已知方程
(1)请用二分法求出方程的正的近似解.(精确到0.1)
(2)请用(1)的一种思想方法求解不等式.
20.阅读与理解:
给出公式:;;
我们可以根据公式将函数化为:
(1)根据你的理解将函数化为的形式.
(2)求出上题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对称中心及单调递增区间.
座位号
21.设函数,给出三个论断:①它的图象关于对称;②它的最小正周期为;③它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试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并给予证明.
22.已知函数是奇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3)当时,函数的值域是,求实数与的值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数学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2005-12-14
一、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C B B C D D C C B A
二、请把填空题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每题4分,共16分)
13. 14.0 15.0安培 16.
三、解答题:本题17—21小题每题12分,22小题14分,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8.①      ②        
19.① x        ②
20.①                 
② T=,中心,递增区间   
21.①②  ③ 解略
22.解:(1)由已知条件得
对定义域中的均成立.…………………………………………1分
即 …………………………………………2分
对定义域中的均成立.
即(舍去)或. …………………………………………4分
(2)由(1)得
设,
当时,
. …………………………………………6分
当时,,即.……………………………………7分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8分
同理当时,在上是增函数. …………………………………9分
(3)函数的定义域为,
①,.
在为增函数,
要使值域为,
则(无解) …………………………………………11分
②, .
在为减函数,
要使的值域为, 则
,. …………………………………………14分
(第15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