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
2.把握“景、史、情”结合的写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学习词人旷达豪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
1.给红体字注音
浪淘 尽 樯橹
早生华 发 还酹 江月
(táo)
(qiáng lǔ)
(huán lèi)
(huā)
2.多音字
(fà)
(fā)
发
毛发
出发
纶巾
纶
涤纶
(guān)
(lún)
字词正音
文学常识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条记载典型地说明了阴柔与阳刚之美相互对立的艺术特征。婉约派词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和离愁别恨,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和谐、语言圆润;而豪放派词内容偏重于社会人生,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语言宏博,不太拘守音律。在宋代词人中,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以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为代表。
豪放派与婉约派
作者简介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并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排遣情绪。当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整体感知
上阕:
参照注释,理解上、下两阕内容,看看各写了什么?
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
从词的章法上来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品读诗词
本词上片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所见:
千古人物,赤壁豪杰。
赤壁壮景。
所想:
上阕写了哪些景观?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
品读诗词
品读“赤壁江山图”
“穿”——写出石壁的陡峭;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角度:形声色
修辞:夸张、比拟、比喻
特征:雄奇壮丽
品读诗词
品读诗词
景物特点:雄奇壮观、气势磅礴。
这样一幅壮美的赤壁江山图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和联想?
相关联想: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起锦绣山河中涌现的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荡的时代特征和赤壁大战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环境背景。同时,还表现了作者苏轼博大的胸襟。
品读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你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这里的长江不仅指实际的江水,也指滚滚的历史长河。“浪淘尽”将“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到一起,把读者带入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分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的作用。
品读诗词
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
2.古今异义:大江东去
3.词类活用
太江东去:古义——长江
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
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人。
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
4.文言句式
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
文言词句
品读下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品读诗词
感受周瑜形象
作者写到的豪杰是谁?描写这个豪杰的句子的有哪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豪杰形象?
品读诗词
周瑜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美人衬英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被信任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风流儒雅
才华横溢
指挥若定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风流人物”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江山在
周郎不在
东坡在
事业不在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怀古)
(伤己)
34岁
47岁
品读诗词
体会词人感情
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是这样吗?谈一下你的理解。
感奋感伤的色彩
功业无成的感慨
旷达洒脱的情怀
品读诗词
内容图示
渴望建功
立业
壮志难酬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思考探究
本诗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豪壮之情
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融合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写周瑜的才华和功业,塑造了一个指挥若定又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
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尽管有壮志难酬的苦闷,略显苍凉,但也从侧面抒写了豪情。
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提示:与时俱进,造福民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拓展延伸
1.背诵默写课文。
2.课后搜集苏轼豪放词一二首 。
课后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