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盐类水解的原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常温下,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lgX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X=lg或l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表示pH = 9.3时,10c() = c()
B.溶液呈中性时,c(Na+) > c() +2c()
C.N点表示pH =7.4时,c() = 10c(H2CO3)
D.由图可知,Ka2(H2CO3) = 1.0×10-6.4
2.反应SiO2+4HF=SiF4↑+2H2O可用于雕刻玻璃,SiO2不溶于稀盐酸和稀硫酸,K(HF)=6×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实质是SiO2与H+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B.1mol SiO2含4mol Si-O键
C.反应中四种物质均属于电解质
D.NaF溶液呈碱性,应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L pH=10的NaH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10NA
B.28 g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的数目为4 NA
C.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两极均产生0.25mo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NA
D.含0.1mol NH4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4.已知25 ℃, 四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10-5 Ka=4.2×10-8 Ka1=4.30×10-7Ka2=5.61×10-11 Ka1=1.54×10-2Ka2=1.02×10-7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酸溶液中,pH最大的是亚硫酸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NaClO、Na2CO3和Na2SO3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Na2CO3
C.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H2O+2ClO-=+2HClO
D.醋酸与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 +HSO3-=SO2+H2O+CH3COO-
5.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滴定终点时电极电位发生突变。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磷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磷酸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
A.a点对应的溶液呈弱碱性
B.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3PO4)=c(OH-)+()+2c()
D.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l-)>c(H3PO4)>c()>c()
6.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当NaOH溶液加入20 mL时, c(CH3COO-) + c(CH3COOH)="c" (Na+) = 0.05mol/L(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7.25℃时,下列各组离子中可以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浓硫酸 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酸性:硫酸>硫化氢
B 将与以物质的量之比1:4混合充满试管,倒置在饱和食盐水中,用可见光照射 混合气体颜色变浅,饱和食盐水进入到试管中 与反应的某些产物呈液态或易溶于水
C 常温下,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盐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中pH=7的颜色相同 该盐属于强酸强碱盐
D 镀铜铁的镀层破损后,浸泡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加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未显血红色 说明整个过程无Fe(Ⅲ)生成
A.A B.B C.C D.D
9.常温下,将0.1NaOH溶液滴加到20mL0.1HX溶液中,滴定曲线如图甲所示,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
B.图乙中A点对应的
C.c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D.d点时,溶液中
10.根据pH的计算方法,可定义。常温下,向20mL0.1mol/L的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p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2
B.a点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mol/L
C.c点对应溶液中存在
D.a、b、c三点对应的水解平衡常数:
二、填空题
11.判断正误,错误的写出正确的关系式。
(1)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HCO)+c(CO)+c(OH-)。
(2)在Na2SO3溶液中:c(Na+)=2c(SO)+c(HSO)+c(OH-)。
(3)0.1 mol·L-1 NH4HS溶液中:c()<c(HS-)+c(H2S)+c(S2-)。
(4)0.2 mol·L-1 NH4HCO3溶液(pH>7):c()>c(H2CO3)>c(HCO)>c(NH3·H2O) 。
(5)室温下,0.1 mol·L-1 NH4Fe(SO4)2溶液中存在:c()+3c(Fe3+)>2c(SO)。
12.1797年,法国化学家Vauquelin发现了一种新元素。由于包含这种元素的矿物呈现出多种颜色,因此称之为Chromium,元素符号为Cr。一些含Cr元素的物质或微粒的性质如表。
物质 Cr(OH)3 H2CrO4 H2Cr2O7
性质 灰蓝色固体,难溶于水两性氢氧化物 红色固体,水溶液为黄色中强酸 无纯净物,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强酸
微粒 Cr3+ Cr(OH) 、HCrO 、HCr2O
颜色 蓝紫色 绿色 黄色 橙红色
(1)取少量Cr(OH)3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2)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1)中现象 。
(3)将Cr(OH)3加热可得到Cr2O3固体,将稍过量的Cr2O3固体与Na2CO3固体混合均匀,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可得到黄色的Na2CrO4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Na2CrO4部分水合物溶解度如图1。
将(3)中所得固体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Na2CrO4溶液。从该溶液中获得Na2CrO4 6H2O的方法为 。
(5)向0.1mol/LNa2CrO4溶液滴加浓硫酸(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不同pH下,溶液中含+6价Cr元素的微粒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
①a代表的微粒是 。
②溶液由pH4.5向pH3.5转化过程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
13.将高温水蒸气通到KSCN的表面,会发生下列反应:4KSCN+9H2O(g)═K2CO3+K2S+3CO2+3H2S+4NH3,请填空:
(1)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写出CO2的电子式: ;
(4)已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0mol/L的K2CO3和K2S溶液pH如下:K2CO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解释),从表中数据可知,K2CO3溶液c(CO32-) K2S溶液c(S2-)(填“>”“<”或“=”);
溶液 K2CO3 K2S
pH 11.6 12.5
(5)K2S接触潮湿银器表面,会出现黑色斑点(Ag2S),其原理如下(配平反应式):______K2S+______Ag+______O2+______H2O→______Ag2S+______KOH。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mLO2,转移电子数目为 。
14.Al3+不能和 大量共存。
15.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1)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2)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为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3)若关系③正确,则溶液中溶质为 ;
(4)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c(Cl-),则该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中性”)。
(5)25℃,pH=a的盐酸VamL与pH=14-a的氨水VbmL混合,若溶液显中性,则Va Vb(填>、<、=、无法确定)。
16.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族元素。SbCl3能发生较强烈的水解,生成难溶的SbO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因此,配制SbCl3溶液应注意 。
17.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解平衡,清回答下列问题。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NH3 H2O 2×10-5
HClO 3×10-8
H2CO3 Ka1=4×10-7 Ka2=4×10-11
H2SO3 Ka1=1.3×10-2 Ka2=6.3×10-8
CaCO3 Ksp=2.8×10-9
(1)H2C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 。
(2)0.1mol·L-1NH4ClO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少量SO2通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ClO溶液、Na2CO3溶液和Na2SO3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H2A是一种二元弱酸,25℃不同pH时,H2A、HA-、A2-的物种分布如图所示:
①向0.1mol·L-1H2A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写出pH由3~5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pH=2.2时,溶液c(H2A):c(HA-)= 。
③请结合相关平衡常数说明0.1mol·L-1NaHA的酸碱性 。
④将0.1mol·L-1NaHA和0.1mol·L-1Na2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用只含H2A、HA-、A2-三种粒子的表达式表示)。
18.25℃时,有浓度均为0.1 mol·L-l的下列4种溶液:
①NaCN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④Na2CO3溶液
HCN H2CO3 CH3COOH
Ka=4.9×10-10 Ka1=4.4×10-7 Ka2=4.7×10-11 Ka=1.75×10-5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2)上述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填序号),其中②由水电离的H+浓度为 mol·L-1。
(3)①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2019·天津高考)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Fe3++3H2OFe(OH)3↓+3H+
B.(2019年6月·浙江学考真题)一水合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OH-
C. (2018·浙江6月学考真题)碳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2H2O=H2CO3+2OH-
D.(2016·天津高考)室温下,测的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2H2O=NH3·H2O+H3O+
E.NaHS水溶液显碱性:HS-+H2OS2-+H3O+
F.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Mg2++2HCO+2OH-=MgCO3↓+CO+2H2O
G.侯氏制碱法中NaHCO3的制备:Na++NH3+CO2+H2O=NaHCO3↓+NH
20.酸、碱、盐的水溶液在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有极广泛的存在和应用,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电离、水解等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10-5 Ka1=4.5×10-7 Ka2=4.7×10-11 Ka=4.0×10-8
①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pH最小的是: (填字母)。
a.CH3COONa b.Na2CO3 c.NaClO d.NaHCO3
②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5℃时,取0.1mol/LHX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8。
①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②该混合溶液中:c(Na+) c(X-)(填“>”、“=”或“<”)。
(3)相同温度,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HSO4③CH3COONH4④(NH4)2SO4⑤NH3 H2O,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③②①⑤ D.②④①③⑤
三、实验探究题
21.“消洗灵”是具有消毒、杀菌、漂白和洗涤等综合功效的固体粉末,消毒原理与“84消毒液”相似,化学组成可以表示为(磷酸三钠次氯酸钠)。实验室制备装置和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C中采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
(2)磷酸是三元弱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常温下同浓度、的混合溶液pH (填“>”“<”或“=”)7。
(3)“消洗灵”消毒时对金属腐蚀性小,原因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不溶性磷酸盐膜,对金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空气中对镁合金消毒,磷酸钠溶液使镁合金表面形成含有的保护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产品纯度测定( 的摩尔质量为656.5 )。
①取a g待测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250 mL溶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 稀硫酸、25 mL 0.1 碘化钾溶液(过量),此时溶液出现棕色;
③滴入3滴5%淀粉溶液,用0.05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20.00 mL。
已知:,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产品的纯度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滴定前滴定管中含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会造成纯度测定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Ⅰ.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指示剂甲基橙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 → → D→ 。
(2)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
(3)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颜色变化是 。
(4)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盐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 (填“偏高”、“低”或“不变”)
(5)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 。
Ⅱ. (1)常温下,0.2 mol/L HCl溶液与0.2 mol/L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则①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填“>”、“<”或“=”)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②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Cl-)-c(M+)= mol/L;c(H+)-c(MOH)= mol/L。
(2)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的pH (填“>7”或“<7”或“无法确定”)。
23.将锌铜合金溶解后与足量KI溶液反应(Zn2+不与I-反应),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Na2S2O3溶液体积可测算合金中铜的含量。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H2O2的电子式为 ;“酸浸氧化”后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填离子符号)。
(2)“煮沸”的目的是 。
(3)用缓冲溶液“调pH”是为了避免溶液的酸性太强,否则“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①若100mLNa2S2O3溶液发生上述反应时,20s后生成的SO2比S多6.4g,则v(Na2S2O3)= mol/(L·s)(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的影响)。
②该缓冲溶液是浓度均为0.10mol/L的CH3COOH和 CH3 COONH4的混合溶液。25℃时,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25℃时,Ka(CH3COOH)=Kb(NH3·H2O)=1.8×10-5)
(4)“沉淀”步骤中有CuI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转化”步骤中,CuI转化为 CuSCN, CuSCN吸附I2的倾向比CuI更小,使“滴定”误差减小。沉淀完全转化后,溶液中c(SCN-):c(I-)≥ 。(已知:Ksp(CuI)=1.0×10-12;Ksp( CuSCN)=4.4×10-15)
(6)下列情况可能造成测得的铜含量偏高的是 (填标号)。
A.铜锌合金中含少量铁
B.“沉淀”时,I2与I-结合生成I3-:I2+ I-= I3-
C.“转化后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太久,没有及时滴定
D.“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依次发生反应:+H+、+H+H2O + CO2,由图象可知,m表示lg[c()/c()],n表示lg[c()/c(H2CO3)],M点pH=9.3时,lgX= 1= lg[c()/c()],离子浓度10c()=c(),A正确;根据电中性原理可知,c(H+)+c(Na+)=c()+2c()+c(OH )+c(Cl ),溶液呈中性时c(H+)=c(OH ),c(Na+)=c()+2c() +c(Cl ),所以c(Na+)>c()+2c(),B正确;N点pH=7.4时,lgX=1=lg, c()=10c(H2CO3),C正确;M点,10c()=c(),c(H+)=10 9.3 mol·L 1,Ka2==0.1×10 9.3=10 10.3,D错误。
2.B
【详解】A.SiF4不属于盐,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项错误。
B.根据SiO2的结构式,1个Si原子周围有4个Si-O键,因此1mol SiO2含4mol Si-O键,B项正确。
C.SiO2和SiF4都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
D.NaF在溶液中会水解产生HF,HF能够腐蚀玻璃,因此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D项错误。
答案选B。
3.C
【详解】A.NaHCO3水解会促进水电离,1L pH=10的NaH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4NA,故A错误;
B.28 g晶体硅为1mol,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Si-Si键的数目为2 NA,故B错误;
C.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阳极生成氧气,阴极先生成银,后生成氢气,两极均产生0.25mol气体时,根据阳极产生的氧气可知,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NA,故C正确;
D.0.1mol NH4Fe(SO4)2可电离出0.2molSO,n(Fe2+)约为0.1mol,根据电荷守恒:n(NH)+2n(Fe2+)=2n(SO )+n(OH-)=0.4mol+n(OH-),n(NH)+n(Fe2+)约为0.3mol ,OH-是由水电离出来的,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则阳离子数目略大于 0.2NA ,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酸的酸性越强,所以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为次氯酸,即pH最大的是次氯酸,A错误;
B、酸越弱,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因为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小,所以其对应的碳酸钠碱性最强,B正确;
C.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二氧化碳和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
D.醋酸比亚硫酸弱,醋酸不与亚硫酸氢钠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5.B
【分析】0-a发生的反应为,a点的主成分为和NaCl;a-b发生的反应为,b点的主成分为和NaCl;b-c发生的反应为,c点的主成分为和NaCl。
【详解】A.,即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故该溶液为碱性,A项正确;
B.,即电离大于水解,b点溶液呈酸性,电离出来的H+抑制H2O的电离。而a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a>b,B项错误;
C.b点成分为NaH2PO4,该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为c(H+)+ c(H3PO4)=c(OH-)+()+2c(),C项正确;
D.主成分为和NaCl,由上分析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c(Cl-)> c(H3PO4)。同时磷酸的电离逐级减弱c()> c(),所以c(Cl-)> c(H3PO4)> c()> c(),故D项正确;
选B。
6.C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a点是醋酸溶液,氢离子浓度是0.001mol/L,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10-11mol/L,所以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A正确;
B.b点显酸性,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B正确;
C.c点溶液显中性,如果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的醋酸钠水解显碱性,因此要显中性,则醋酸过量,C错误;
D.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当NaOH溶液加入20 mL时, c(CH3COO-) + c(CH3COOH) =c (Na+) =0.1mol/L÷2=0.05mol/L,D正确;
答案选C。
7.D
【详解】A.与反应生成次氯酸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是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B
【详解】A.向盛有Na2S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浓硫酸,由于Na2S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反应产生S和Na2SO3,故反应会产生黄色浑浊,A错误;
B.将CH4与Cl2以物质的量之比1∶4混合充满试管,倒置在饱和食盐水中,用可见光照射;CH4和Cl2反应产生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产物均无色,HCl极易溶于水,CH3Cl为气体,CH2Cl2、CHCl3、CCl4为液体,因此反应后可以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饱和食盐水进入到试管中,B正确;
C.常温下,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盐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中pH=7的颜色相同,该盐可能属于强酸强碱盐,也可能属于弱酸弱碱盐(比如CH3COONH4),C错误;
D.镀铜铁的镀层破损后,浸泡在盐酸中一段时间,一定有Fe2+生成,若也有Fe3+生成,Fe3+会和Cu反应生成Fe2+和Cu2+,故加入几滴KSCN溶液后,溶液未显红色,无法说明整个过程是否生成Fe(Ⅲ),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b点溶质为等浓度的NaX和HX,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X-,此时溶液显酸性,说明HX的电离程度大于X-水解,所以c(HX)B.图甲a点时:Ka===10-5,图乙中交点表示HX与NaX两者浓度相等,c(H+)=Ka=10-5mol/L,pH=5,B正确;
C.c点对应溶液中pH=7,,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X-),则,C错误;
D.d点时,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X-)+c(HX),所以,D错误;
故选B。
10.C
【分析】由图可知,加入20mL稀硫酸时溶液的温度最高,说明氨水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为硫酸铵溶液,则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a点为一水合氨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mol/L,c点为等浓度的硫酸铵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
【详解】A.由分析可知,稀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液pH为1,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点为一水合氨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mol/L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抑制水的电离,则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10—11 mol/L,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点为等浓度的硫酸铵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故C正确;
D.铵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常数增大,由图可知,反应温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则水解常数的大小顺序为,故D错误;
故选C。
11.(1)错误,c(Na+)+c(H+)=c(HCO)+2c(CO)+c(OH-)
(2)错误,c(Na+)+c(H+)=2c(SO)+c(HSO)+c(OH-)
(3)正确
(4)错误,c()>c(HCO)>c(H2CO3)>c(NH3·H2O)
(5)错误,c()+3c(Fe3+)<2c(SO)
【详解】(1)电荷守恒碳酸根离子的系数应为2;
(2)电荷守恒左边缺氢离子浓度;
(3)物料守恒左边加一个一水合氨即为等号,去掉一水合氨左边变小,写小于号;
(4)盐溶液中能够直接电离出来的离子是含量最多的,故前两位是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题中给出溶液pH大于七,为碱性溶液,故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更大些,消耗的多,故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故水解出的碳酸分子的量多于铵根离子水解出的一水合氨;
(5)该溶液显酸性,电荷守恒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故其余正电荷浓度之和应小于负电荷浓度。
【点睛】本题应充分运用三大守恒的表达式解题,对表达式中的各种离子浓度进行加减替换。
12.(1)灰蓝色固体溶解,得到蓝紫色溶液
(2)存在Cr(OH)3(s) Cr3+(aq)+3OH﹣(aq),加入硫酸溶液后,c(OH﹣)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灰蓝色Cr(OH)3转化为蓝紫色Cr3+
(3)2Cr2O3+4Na2CO3+3O24Na2CrO4+4CO2
(4)在19.5-25.9℃之间对溶液蒸发结晶
(5) pH为3.5﹣4.5时,Cr元素主要以和HCrO存在于溶液中,存在平衡2HCrO +H2O,H+浓度变化不使该平衡发生移动,滴加硫酸过程中,两种离子浓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详解】(1)Cr(OH)3两性氢氧化物,2Cr(OH)3+3H2SO4=Cr2(SO4)3+3H2O,所以现象为Cr(OH)3灰蓝色固体溶解,得到Cr3+蓝紫色溶液。答案为灰蓝色固体溶解,得到蓝紫色溶液;
(2)在水溶液中Cr(OH)3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加入硫酸溶液后,c(OH﹣)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灰蓝色固体溶解,转化为蓝紫色溶液。
答案为存在Cr(OH)3(s) Cr3+(aq)+3OH﹣(aq),加入硫酸溶液后,c(OH﹣)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灰蓝色Cr(OH)3转化为蓝紫色Cr3+;
(3)由题意知,Cr2O3与Na2CO3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Na2CrO4固体,Cr元素化合价升高,O2参与反应,Cr2O3+Na2CO3+O2﹣Na2CrO4+CO2,Cr元素化合价升高3×2,O元素化合价降低2×2,再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可配平化学方程式2Cr2O3+4Na2CO3+3O24Na2CrO4+4CO2。答案为:2Cr2O3+4Na2CO3+3O24Na2CrO4+4CO2;
(4)由图像可得,欲从溶液中获得Na2CrO4 6H2O,需在19.5﹣25.9℃之间蒸发结晶。答案为在19.5-25.9℃之间对溶液蒸发结晶;
(5)由图像可知,pH在3.3﹣4.5时Cr元素主要以和HCrO4﹣形式存在,根据图示量的关系确定a为,b为。由图知溶液由pH4.5向pH3.5转化过程中,和浓度几乎不变,说明溶液颜色不变。答案为;pH为3.5﹣4.5时,Cr元素主要以和存在于溶液中,存在平衡2 +H2O,H+浓度变化不使该平衡发生移动,滴加硫酸过程中,两种离子浓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13. K O>N>C CO2、NH3 CO32-+H2OHCO3-+OH- > 2、4、1、2、2、4 0.04NA
【分析】(1)比较原子半径时,通常先看电子层数,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依据同周期元素的半径递变规律进行分析。
(2)比较非金属性时,可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断。
(3)比较相同浓度的盐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时,可依据溶液的pH,确定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pH越大,酸根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越弱,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4)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首先找出变价元素并标出化合价,确定首先配平的两种物质,然后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再依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进行配平。
【详解】(1)在反应4KSCN+9H2O(g)═K2CO3+K2S+3CO2+3H2S+4NH3中,所涉及的元素为K、S、C、N、O、H,其中K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S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N、O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H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元素为C、N、O,三者从左到右的顺序为C、N、O,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三者由强到弱的顺序为O>N>C;答案为:K;O>N>C;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物质中,KSCN、H2O、K2CO3、K2S、H2S为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CO2、NH3。答案为:CO2、NH3;
(3) CO2为共价化合物,C与每个O原子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电子式为。答案为:;
(4) K2CO3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CO32-水解生成OH-而使溶液呈碱性,原因是CO32-+H2OHCO3-+OH-,从表中数据可知,K2S溶液的pH大,说明S2-水解的程度大,相同浓度时,K2CO3溶液c(CO32-)>K2S溶液c(S2-)。答案为:CO32-+H2OHCO3-+OH-;>;
(5)在反应 ______K2S+______Ag+______O2+______H2O→______Ag2S+______KOH中,Ag作还原剂,O2作氧化剂,依据电子守恒,可得出4Ag+O2→2Ag2S,再依据质量守恒,便可得到配平的方程式为2K2S+4Ag+O2+2H2O==2Ag2S+4KOH;标准状况下,224mLO2为0.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04NA。答案为:2、4、1、2、2、4;0.04NA。
【点睛】CO2电子式的书写,是我们的易错点,由于缺少对电子式的系统分析,有些同学总会想当然,只想着形成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没有考虑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写成或等。
14.OH-、SO、ClO-、CO (HCO)、S2-(HS-)、AlO
【详解】Al3+为弱碱阳离子,所以不能与OH-大量共存;Al3+水解呈酸性,与水解呈碱性的离子如SO、ClO-、CO (HCO)、S2-(HS-)、AlO,因水解相互促进而水解完全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为OH-、SO、ClO-、CO (HCO)、S2-(HS-)、AlO。
15. ② NH4Cl ① NH4Cl和NH3 H2O 中性 >
【分析】(1)任何水溶液都呈电中性,则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
(2)任何水溶液中都有OH-、H+,若溶质只有一种则为NH4Cl,利用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来分析;
(3)由③中离子的关系可知溶液显碱性,且c(NH4+)>c(Cl-),则溶液为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
(4)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25℃,pH=a的盐酸中c(H+)=10-a mol/L,pH=14-a的氨水中c(OH-)=10-a mol/L,氯化氢是强电解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所以盐酸浓度小于氨水浓度。
【详解】(1)任何水溶液都呈电中性,则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这几个选项中只有②中阴离子电荷之和大于阳离子电荷之和,与水溶液呈电中性相违背,故②一定不正确;
(2)因任何水溶液中都有OH-、H+,若溶质只有一种则为NH4Cl,铵根离子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则c(Cl-)>c(NH4+),水解显酸性,则c(H+)>c(OH-),又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Cl-)>c(NH4+)>c(H+)>c(OH-),即①符合;
(3)由③中离子的关系可知溶液显碱性,且c(NH4+)>c(Cl-),则溶液为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其溶质为NH4Cl和NH3·H2O;
(4)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c(Cl-),根据电荷守恒知c(Cl-)+c(OH-)=c(NH4+)+c(H+),则c(H+)=c(OH-),所以溶液呈中性;
(5)25℃,pH=a的盐酸中c(H+)=10-amol/L,pH=14-a的氨水中c(OH-)=10-amol/L,氯化氢是强电解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所以盐酸浓度小于氨水浓度,假设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氨水过量,混合溶液呈碱性,如果溶液呈中性,则酸的体积要大些,所以Va>Vb。
16. SbCl3+H2OSbOCl↓+2HCl 加盐酸,抑制水解
【详解】SbCl3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SbCl3+H2O SbOCl↓+2HCl,配制SbCl3时,应加盐酸溶解,抑制水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答案为:SbCl3+H2OSbOCl↓+2HCl,加盐酸,抑制水解。
17.(1)
(2) c()>c(ClO-)>c(OH-)>c(H+) 3.3×10-7
(3)SO2+H2O+=+
(4)Na2CO3>NaClO>Na2SO3
(5) HA-+OH-=A2-+H2O 1:10 经计算可知,Kh2===10-12.8<Ka2即HA-电离大于水解,NaHA溶液显酸性 1.5[c(A2-)+c(HA-)+c(H2A)]
【详解】(1)已知H2CO3的第二级电离方程式为:+H+,则H2C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故答案为:;
(2)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NH3 H2O 的Kb=2×10-5,则水解的Kh==5×10-10,而HClO的Ka=3×10-8,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3.3×10-7,可知ClO-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0.1mol·L-1NH4ClO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ClO-)>c(OH-)>c(H+),故答案为:c()>c(ClO-)>c(OH-)>c(H+);3.3×10-7;
(3)由题干信息可知,Ka1(H2SO3)>Ka1(H2CO3)>Ka2(H2SO3),则少量SO2通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中生成NaHCO3和NaHSO3,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故答案为:SO2+H2O+=+;
(4)由题干信息可知,Ka2(H2SO3)>Ka(HClO)>Ka2(H2CO3),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ClO溶液、Na2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水解程度大于ClO-大于的水解程度,故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ClO>Na2SO3,故答案为:Na2CO3>NaClO>Na2SO3;
(5)向H2A中滴加NaOH溶液,先后发生反应:H2A+NaOH=NaHA+H2O,NaHA+NaOH=Na2A+H2O,故图中三根曲线从左往右依次为H2A、HA-、A2-的分布图,据此分析解题:
①向0.1mol·L-1H2A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 pH由3~5时是HA-逐渐减小,A2-逐渐增大,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OH-=A2-+H2O,故答案为:HA-+OH-=A2-+H2O;
②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1.2时,c(H2A)=c(HA-),故可知H2A的Ka1==10-1.2,则当pH=2.2时,溶液c(H2A):c(HA-)===1:10,故答案为:1:10;
③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4.2时,c(A2-)=c(HA-),故可知H2A的Ka2==10-4.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则Kh2===10-12.8<Ka2即HA-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经计算可知,Kh2===10-12.8<Ka2即HA-电离大于水解,NaHA溶液显酸性;
④将0.1mol·L-1NaHA和0.1mol·L-1Na2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3[c(A2-)+c(HA-)+c(H2A)],则 c(Na+)=1.5[c(A2-)+c(HA-)+c(H2A)],故答案为:1.5[c(A2-)+c(HA-)+c(H2A)]。
18. H3PO2H++ ③ 1.0 ×10-13 c(Na+) > c(CN-) > c(OH-) > c(H+)
【详解】(1)H3PO2为一元中强酸,故1个H3PO2分子能电离产生一个H+,且为弱电解质,故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2)①②④均因为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是微弱的,故三者溶液中c(OH-)均小于强碱NaOH,又Ka2(H2CO3) < Ka(HCN) < Ka(CH3COOH),根据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得水解程度: > CN- > CH3COO-,故c(OH-): > CN- > CH3COO-,所以pH最小的为CH3COONa溶液,即③溶液(注意比较水解程度,应该与H2CO3 Ka2作比较);
0.1 mol/LNaOH溶液c(OH-)=c(NaOH)=0.1 mol/L,c(H+)==1×10-13 mol/L,NaOH溶液中H+全部来源于水,故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3 mol/L。
(3)①号溶液存在如下过程:NaCN = Na+ + CN- (完全电离) ,CN- + H2O HCN + OH-(微弱),由于水解的损耗,故c(Na+) > c(CN-),又由于溶液显碱性,故c(OH-) > c(H+),又OH-、H+是微弱过程产生,故两者浓度小于Na+与CN-,即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N-) > c(OH-) > c(H+)。
19.ABCDEF
【详解】A.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A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电离时用“”连接反应物分子和生成物离子,B错误;
C.碳酸钠水解是可逆反应,应该用可逆符号,而且要分步书写,不能一步到位,C错误;
D.NH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用可逆符号,D错误;
E.NaHS水溶液显碱性:HS-+H2OH2S+OH-,E错误;
F.因为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溶解度小,所以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镁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4OH-Mg(OH)2↓+2CO+2H2O,F错误;
G.侯氏制碱法中发生反应:NH3+NaCl+H2O+CO2=NaHCO3↓+NH4Cl,由于NaHCO3的溶解度小,能够从溶液中析出,故书写离子方程式时NaHCO3写化学式,G正确。
故答案为ABCDEF。
20.(1) a ClO- + CO2 + H2O = HCO+ HClO
(2) 1.0×10-6 >
(3)B
【详解】(1)由题目信息可知,酸性关系为:CH3COOH> H2CO3> HClO > HCO,所以等浓度的四种盐溶液的pH最小的是:CH3COONa;由酸性关系H2CO3> HClO可得,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 CO2 + H2O = HCO+ HClO;
故答案为:a;ClO- + CO2 + H2O = HCO+ HClO。
(2)25℃时,0.1mol/LHX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NaX,混合溶液的pH=8,则NaX发生水解,水电离受到促进,则水电离出的c(OH-)=1.0×10-6 mol/L;由于X-发生水解,则该混合溶液中:c(Na+)>c(X-);
故答案为:1.0×10-6 ;>。
(3)(NH4)2SO4中含有2个NH,则c(NH)最大,NH4Cl、NH4HSO4、CH3COONH4分别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NH水解,抑制NH水解,促进NH水解,NH3 H2O为弱碱,部分电离生成NH,所以c(N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4)2SO4> NH4HSO4> NH4Cl > CH3COONH4> NH3 H2O,即④②①③⑤;
故答案为:B。
21.(1) 分液漏斗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3)
(4) 当加入最后半滴硫代硫酸钠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30 s不恢复原色 偏大
【分析】A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饱和食盐水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l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详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C中采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常温下同浓度、的混合溶液中c()=c(),,故溶液的pH>7;
(3)磷酸钠溶液与镁、氧气、水反应生成Mg3(PO4)2·Mg(OH)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Mg+2Na3PO4+2O2+4H2O=Mg3(PO4)2·Mg(OH)2+6NaOH,故答案为:4Mg+2Na3PO4+2O2+4H2O=Mg3(PO4)2·Mg(OH)2+6NaOH;
(4)需用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因为碘单质遇到淀粉溶液变蓝,达到滴定终点时,碘被完全消耗,溶液蓝色褪去,因此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半滴硫代硫酸钠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30s不恢复原色;Na10P3O13Cl·5H2O~ I2又因为2S2O+ I2=S4O+2I-,则Na10P3O13Cl·5H2O~2S2O,则产品的纯度为%;若滴定前滴定管中含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会导致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偏大,纯度测定值偏大,故答案为:当加入最后半滴硫代硫酸钠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30s不恢复原色;%;偏大。
22. C A B E 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充满溶液,无气泡 由黄色变为橙色 偏高 % > 9.9×10-7 1.0×10-8 <7
【分析】Ⅰ. (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2)为准确测定待测溶液的浓度,盛装溶液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时,液面应调至0刻度或其下;尖嘴部分不能有气泡;
(3)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色范围为3.1~4.4;
(4)据c(待测)=进行判断;
(5)利用n(NaOH)=n(HCl),计算n(NaOH)及m(NaOH),然后用纯度为×100%计算该烧碱样品纯度;
II. (1)常温下,0.2mol/LHCl溶液与0.2mol/L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说明MCl是强酸弱碱盐,则MOH是弱碱。
①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M+)+c(H+),则c(Cl-)- c(M+)=c(H+)-c(OH-);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计算c(H+)-c(MOH);
(2)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证明HR是弱酸,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
【详解】Ⅰ.(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要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故合理顺序:C;A;B;D;E;
(2)滴定管0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向下的某一刻度,为减小误差,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3)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色范围为3.1~4.4,甲基橙在碱性环境中为黄色,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4)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盐酸润洗,从滴定管流出的溶液的浓度偏小,等体积的溶液中含有的HCl的物质的量小,为将锥形瓶内的烧碱中和,消耗较多体积的标准溶液,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根据c(待测)=可知待测溶液的浓度偏高;
(5)滴定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n(HCl)=c(V2-V1)×10-3mol,则根据酸、碱中和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n(NaOH)= n(HCl)=c(V2-V1)×10-3mol,m(NaOH)=40c(V2-V1)×10-3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m(NaOH)(总)=×40c(V2-V1)×10-3g,故烧碱样品纯度为=×100%=%。
II. (1)常温下,0.2mol/LHCl溶液与0.2mol/L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说明MCl是强酸弱碱盐,则MOH是弱碱。
①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HCl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该溶液为强酸弱碱盐,弱碱阳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起促进作用,所以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M+)+c(H+),则c(Cl-)- c(M+)=c(H+)-c(OH-)=10-6mol/L-10-8mol/L=9.9×10-7 mol/L;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Cl-)=c(M+)+c(MOH),根据电荷守恒c(Cl-)+c(OH-)=c(M+)+c(H+),将第一个式子带入第二个式子,整理可得c(H+)-c(MOH)= c(OH-)=1.0×10-8mol/L;
(2)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c(H+)=c(OH-),说明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中和,由于NaOH是强碱,完全电离,c(NaOH)= c(OH-),而测得混合溶液的pH≠7,说明HR是弱酸,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酸有剩余,当酸碱中和后,过量的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因此溶液的pH<7。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酸碱中和滴定、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盐类水解的知识,正确判断电解质强弱及混合溶液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侧重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物质的含量的测定等问题,建议在学习中把握相关基本实验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23. Cu2+ 除去过量的H2O2 S2O32-+2H+=S↓+SO2↑+H2O 0.1 c(CH3COO-)>c(NH4+)>c(H+)>c(OH-) 2Cu2++4I-=2CuI+I2 4.4×10-3 AC
【详解】(1)H2O2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铜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Cu2+,所以溶解后铜元素以Cu2+形式存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u2+;
(2)H2O2不稳定,加热后能除去,所以“煮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H2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除去过量的H2O2;
(3)酸性太强,会发生反应:S2O32-+2H+=S↓+SO2↑+H2O;
①由反应S2O32-+2H+=S↓+SO2↑+H2O可知,每生成1molSO2和1molS,生成的SO2比S多32g,20s后生成的SO2比S多6.4g,则20s后生成0.2molSO2,参加反应的硫代硫酸钠为0.2mol,故(Na2S2O3)==0.1mol/(L·s);
②根据25℃时,Ka(CH3COOH)=Kb(NH3·H2O)=1.8×10-5可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故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H4的混合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H4+)>c(H+)>c(OH-)。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S2O32-+2H+=S↓+SO2↑+H2O;0.1;c(CH3COO-)>c(NH4+)>c(H+)>c(OH-);
(4)Cu2+与I-生成Cu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2Cu2++4I-=2CuI+I2;
(5)Ksp(CuI)=c(Cu2+)c(I-)=1.0×10-12;Ksp( CuSCN)= c(Cu2+)c(SCN-)=4.4×10-15,则沉淀完全转化后,溶液中c(SCN-):c(I-)≥==4.4×10-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4.4×10-3。
(6)A.Fe3+也能与I-反应生成I2,铜锌合金中含少量铁,则会造成测得的铜含量偏高,A项符合题意;
B.“沉淀”时生成I3-,会造成测得的铜含量偏低,B项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若转化后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太久,则会造成测得的铜含量偏高,C项符合题意;
D.“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