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 谓语断句法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课程语文标准(修订版)》中规定: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本节课通过以《望海潮》为脚本拍摄杭州风光片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反复吟咏的基础上在词作中寻找拍摄素材,即重点字词的解析;总结拍摄画面,即词作整体内容的概括;整个拍摄杭州风光片的活动过程中,力求用想象和联想还原柳永笔下杭州的“好景”。这一活动的开展既符合单元目标的要求,又能结合解说词,结合实例,实现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两大核心素养的提升。最后从导入及词作的总结中让学生知晓词作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展现朝代气象的载体。
2.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文言文断句的常见考法;
(2)掌握文言文断句选择题中,整体上寻异排误、操作中寻找谓语动词排误的方法;
(3)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断句、阅读文言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高考中文言文断句的常见考法;掌握文言文断句选择题中,整体上寻异排误、操作中寻找谓语动词排误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断句、阅读文言文。
二、教学准备
查阅了语文高考真题,结合自身断句方法和学生学情对高考中的断句类题目进行了依据“断句是什么”“断句怎么考”“怎样断句”的思路由浅入深地设计课堂,并且自制课件,课件中主要的呈现内容有课前导入的视频;具体授课步骤和每一步骤的具体问题;练考题以及高考真题。
教学器材:PPT、翻页笔
作品清楚叙述作者收集教育教学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器材准备等情况,反映出作者的教学预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两处断句的不同点在哪里?
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本人儿孙不得有违。
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本人儿孙不得有违。
在诉讼关系中,因断句不同而导致行为主体责任不同,所以断句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断句呢?
(二)什么是“句读”“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三)断句怎么考?
(2022年全国乙卷)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四个选项中通常有两三处错误,找出相异之处,判断误点。【找同学明确考试中断句的答题方法】
【方法点拨】通读全文,在选项中寻异排误。
(四)怎样断句?【难点——排误的方法】
探究一:【学生上黑板断句】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 是 (始 皇) 废 先 王 之 道 焚 百 家 之 言 以 愚 黔 首 隳 名 城 杀 豪 杰 收 天 下 之 兵 聚 之 咸 阳 销 锋 镝 铸 以 为 金 人 十 二 以 弱 天 下 之 民
答案:于 是 (始 皇) 废 先 王 之 道/ 焚 百 家 之 言/ 以 愚 黔 首/ 隳 名 城/ 杀 豪 杰 /收 天 下 之 兵/ 聚 之 咸 阳 /销 锋 镝/ 铸 以 为 金 人 十 二 /以 弱 天 下 之 民/
【结论】找谓语,(动词)
思考1:为什么不找主语、宾语呢?
答案:并非每个句子中都有主语、宾语,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有谓语。
思考2:这个语段中,除过找谓语动词的方法外,你们还有没有发现其他方法?
答案:句子结构。“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句子结构相似,“隳名城”“杀豪杰”句子结构相似。
探究二:【自行断句,同桌讨论】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答案B
依据1:整个文段在讲君主为自己的姐姐择婿的事情。
依据2:文段在所断句子后中出现了明显的“主曰”“帝曰”。
【结论】断句时,排误需要结合语境,区分主语、宾语。
探究三:【自行断句,小组讨论】
(2020·全国Ⅰ)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 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方法实操】
(1)整体通读,寻异排误
(2)排误的方法
第一处异处:“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士坐廷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动词“噤”的补语“未能言”,动词“宽”的主语应当是“轼”,因而排除掉B、C。
第二处异处:“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
动词“摧辱”的主语是“巡铺内侍”,所以排除掉D。最终选择A项。
(3)全句翻译,进行检查。
思考:请大家找出断句中没有谓语动词的一句话——“会大雪苦寒”,句子成分是如何的?
答案:主语+形容词,“苦寒”充当谓语。
【结论】形容词作谓语
(五)牛刀小试
1.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方法实操】
(1)整体通读,寻异排误
(2)排误的方法
第一处异处:“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多诈冒资荫”作“人”的补语,不可断。因而排除掉A、D。
第二处异处:“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君主想要杀掉假冒事件被发现的人,因而“上”前断句。所以排除掉B。最终选择C项。
(3)全句翻译,进行检查。
第三处异处可以依据语感进行判断。
2.请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谓语断句法更实用】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中多俯视而笑,时乘其懈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答案:时乘其懈/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六)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的过程中,沿袭整体上“通读、找谓语”的方法,兼顾句子结构、结合语境、区分主宾的方法完成文言文中的断句中,在“牛刀小试”的环节中兼顾到了其他省份“/”断句的考察类型,用找谓语的方法依旧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如若不去翻译探究二中的文段,就可以完成所有题目的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