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1 15: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及时雨”宋江
“黑旋风”李逵
“豹子头”林冲
下列外号与人物性格之间有什么关系?
仗义疏财,急人所难。
通身黑炭色,双斧舞开如旋风。
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新课导入
8 蒲柳人家(节选)
第一课时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必备知识
03
字词清单
04
课文分析
05
课堂小结
06
课后习题
07
拓展延伸
01
2.感受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世态人情与人们的精神风貌。
1.了解刘绍棠及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品味文中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2.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的创立者。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青枝绿叶》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草》《京门脸子》等。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
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本文选自前两节。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代表作家:彭家煌、王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萧红、台静农、莫言、屈远志等。
代表作品: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沈从文《边城》等。
1. 鞍( ):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
2. 抡( ):用力挥动。
3. 烙( ):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
4. 烟囱( ):炉灶、锅炉上排烟的管状装置。
5. 招架:抵挡。
6. 驾驭( ):驱使车马行进。
ān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注意韵母。
字形易错,注意写法。
lūn
lào
cōng

7. 熏( )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8. 隐匿( ):隐藏;躲起来。
9. 憋( )闷:心情不舒畅;郁闷。
10. 掂( )量:斟酌。
11. 礼聘( ):用尊敬的方式(如拜访、送礼)聘请。
12. 一气呵( )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xūn
必考字词梳理

biē
diān
pìn

13.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14.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15. 两肋( )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性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
16. 如坐针毡( ):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17. 天伦( )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18.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dǎi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lèi
zhān
lún
注释中的生难字词
必考字词梳理
1. 梆( ):方言。敲打。
2. 腌臜( ):弄脏。
3. 捯( )气:临死前急促、断断续续地呼吸。文中指喘息。
4. 到了( )儿:到最后,最终。
5. 官讳( ):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6. 荣膺( ):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7. 捎( )马子:方言。俗称“马褡子”,一种可搭于肩头或驴马背上的口袋,中央开口,下垂的两头可以装物品。
bāng
ā za
dáo
liǎo
huì
yīng
shào
( )(捎色)
( )(捎信)
shào
shāo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 )(执拗)
( )(拗断)
( )(拗口)
niù
ǎo

ào
拗:以义辨音法。“拗”为“固执;不随和;不驯顺”的意思时读“niù”, 为“使弯曲;使断;折”的意思时读“ǎo”, 为“不顺;不顺从”的意思时读“ào”。
·
·
·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镖( )(飞镖)
缥( )(缥缈)
剽( )(剽窃)
biāo
piāo
piāo
戳( )(戳穿)
戮( )(杀戮)
chuō

·
字形辨字法: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
·
词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同 两个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心神不宁。 异 “如坐针毡”程度上要更深一些。 例 ① 孩子生病住院了,家长如坐针毡,一刻也不能平静。 ② 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的责难,他仍然如芒刺在背。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怎样的形
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围绕他发生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什么?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何满子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感
预习思考问题
何满子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他的特点是什么?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淳厚朴实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14):主要描写了何满子及一丈青大娘鲜明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15 —35):塑造了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何大学问之,略提当时中国的状况。
课文细读品味
1.“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白描的方法,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短句,读起来极富节奏感,把一个泼辣无比、豪放直率的农村妇女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课文细读品味
2.课文第⑦段写一丈青大娘打纤夫的动作有哪些?试着分析一下。
“抡圆了扇过去”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课文细读品味
3.第⑦段在刻画一丈青大娘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了从一丈青大娘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外,还从纤夫的狼狈状、众人的说和等侧面描写中突出一丈青大娘的直爽泼辣、威武勇猛。
课文细读品味
4.“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试分析这句话。
这句话承上启下,能镇八方却管不了何满子,有力地衬托出何满子的顽皮和他在一丈青大娘心中的地位。
课文细读品味
5. 第 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用?
第 段运用插叙,记叙了一丈青大娘和儿媳妇的矛盾,侧面交代了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疼爱的原因。
课文细读品味
6.何满子的爷爷一出场,作者就对他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第 段中“这一天,何满子的爷爷回来了。……系的是拴贼扣儿,跑不了更飞不了。”与开头照应,揭开了何满子被拴的悬念,为下文写何满子“憋闷” 的心情做铺垫。“老头子阴沉着脸”设置了另一个悬念。
课文细读品味
7.第 段中“几百匹野马,……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几百匹野马和沿路的偷马贼以及牲口贩子的表现,从侧面突出表现了何大学问的身手不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课文细读品味
8.何大学问“在学问上下起功夫”包括几个方面?
何大学问“在学问上下起功夫”包括三个方面:读书不耻下问、穿长衫扮斯文、拜文庙。这些表现了他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渴求知识而不得的贫苦百姓的心声。
课文细读品味
9.第 段何大学问为什么感到“悲凉”?
何大学问感到“悲凉”的原因:家境贫困,祖辈没有文化,指望孙子好好读书改变命运,又掏不起学费。他悲凉的不仅是身世,还有命运和黑暗的世道。
课文细读品味
10.第 - 段讲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
第 段中,何满子觉得老秀才“叫人喘不过气”,上课枯燥乏味,因此念书不专心,常被老秀才打;第 段中,何满子从周檎那里学会了一大堆字儿,与周檎形影不离。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说明了封建教育制度已不再适应新时代,陈腐的东西必将被新生的、充满活力的事物所代替。
课文细读品味
11.本文叙述何大学问到口外赶马的不幸遭遇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叙述何大学问的不幸遭遇,将时代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来,说明日本侵略者已踏进口外,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蒙上了阴影。何大学问与一丈青大娘争吵,更多的是因为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满和仇恨,体现了他的疾恶如仇和爱国心理。
1.[重点] 分析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性格中的共同点。
(1)两人都好面子。
比如一丈青大娘不愿与儿子儿媳妇分家,还为分家的事与儿媳妇闹得不愉快,是因为怕分家丢脸。而何大学问好面子的性格就更明显了,比如他本来挣钱不太多,但每次出口外后归家,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还要借钱大摆酒筵。
课文全篇探究
(2)两人都淳朴率直,爽朗豪放。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的精彩情节活脱脱地表现了她的率直豪放,而何大学问更是豪气干云,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尤其是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连偷马贼都“躲他远远的”,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豪气。
课文全篇探究
(3)两人都热情善良、乐于助人。
纤夫们赤身露体,为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着想,一丈青大娘就管上了这件“闲事”,平时她还经常给村里人接生、治病等,这更加表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何大学问更是侠肝义胆,“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他的仗义疏财和侠义情怀令人敬佩。
课文全篇探究
2.[发散思维] 本文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你认为本文的民族气息和民族作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文全篇探究
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上表现出来。
课文全篇探究
艺术 手法 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手法。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故事正是对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手法的继承。
写作 方法 多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本文是如何通过巧妙安排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1)采用倒叙手法,先设置悬念,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的那个中午写起;发生在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身上生动有趣的往事和何家的过去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通过写对何满子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又以何满子盼人搭救结束,结构上前后呼应,非常巧妙。
(2)灵活运用插叙手法,巧妙自然地进行补充介绍,从而塑造人物,突出中心。如塑造何大学问这个形象,插叙了其生平经历、外号由来、威震古北口、借高利贷摆筵席、学做学问、拜文庙、礼聘老秀才等情节,塑造了一个本领高强、侠肝义胆、乐善好施、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疼爱孙子的人物形象。
课堂小结
本文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赞颂他们的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何满子”:天真、顽皮、聪明、活泼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 热情正直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何大学问”: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蒲柳人家(节选)
淳朴民风
民族精神
积累拓展
民间故事:一丈青
相传北宋,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扈三娘一丈青的丈夫战死,她只身来到曹州东北黄楼(即今牡丹乡何楼),隐姓埋名,在黄楼黄员外家花园当工。她心灵手巧,成为一名花艺能手。
暮春三月,园中牡丹盛开,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赏。城里的官府老爷前来观花,见园内几个年轻姑娘十分俊俏,便挤眉弄眼,动手调戏。扈三娘见此情景,火冒三丈,大打出手,将那个官府老爷打翻在地,打得他直喊“奶奶饶命”。
不久,那官府老爷带了官兵前来缉捕。扈三娘不由大怒,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和真实姓名:“扈三奶奶在此,谁敢为非作歹,就让他脑袋搬家,看看我的厉害!”官兵一听她是一丈青扈三娘,个个吓得抱头鼠窜。黄员外见扈三娘闯了大祸,又恐官府追究他窝藏义军头领之罪,遂与官府密谋,设计用药把扈三娘毒死。
扈三娘死后,那几个被扈三娘解救的姑娘,夜里偷偷地把她的尸体安葬在花园,坟顶插上一朵黑牡丹。这是扈三娘亲手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尚未命名。为了纪念解救她们的恩人,那几个姑娘便叫这黑牡丹为“一丈青”,后来,“一丈青”黑牡丹便在曹州牡丹园里繁衍开来。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绰号
绰号 姓名
九纹龙 史进
豹子头 林冲
青面兽 杨志
智多星 吴用
短命二郎 阮小五
入云龙 公孙胜
及时雨 宋江
绰号 姓名
花和尚 鲁智深
小旋风 柴进
赤发鬼 刘唐
立地太岁 阮小二
活阎罗 阮小七
白日鼠 白胜
铁扇子 宋清
绰号 姓名
行者 武松
小李广 花荣
黑旋风 李逵
拼命三郎 石秀
一丈青 扈三娘
浪子 燕青
菜园子 张青
绰号 姓名
神行太保 戴宗
浪里白跳(条) 张顺
鼓上蚤 时迁
玉麒麟 卢俊义
大刀 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