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教学分析
第三课《蚂蚁》以蚂蚁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为将来建立昆虫概念积累认知基础。本课还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大自然中去探访蚂蚁。同时,通过观察蚂蚁的邻居——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这一学习目标。
观察蚂蚁也是孩子们乐意做的事。但蚂蚁个头小,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镜。关于蚂蚁身体结构的观察,也需要教师细致地指导。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蚂蚁身体特征,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什么动物。
2.知道观察时可借助工具提高观察能力。
3.激发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记录单、放大镜、教学挂图。
活动场地:教室、校园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小动物,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谜语略)
二、观察
师:蚂蚁长什么样子?有谁见过?
师:谁能够画一只蚂蚁给大家看一看?
师:谁画的是正确的呢?蚂蚁到底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蚂蚁吧!
师:蚂蚁的身体有哪几部分?
师:蚂蚁有几只脚?都长在哪个部位?
师:蚂蚁的触角在哪里?……
师:现在大家能画出一只蚂蚁了吗?
三、提出问题
师:关于蚂蚁,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请提出关于蚂蚁的问题。
四、观察
师:想知道你们问题的答案吗?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蚂蚁,观察它们吧!
师:蚂蚁生活的地方,我们还发现了哪些小动物?一并观察它们,说一说它们的样子和活动……
五、表达交流
师:探访蚂蚁时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吧!
六、拓展阅读
师:在我们周围的土壤上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师:它们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
教学反思
先让学生根据记忆自己画蚂蚁,如果画不出来,或者画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将给学生的观察指明方向,让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效果也将大大提升。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