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特征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便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
《鸟类的特征》这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中的第2课。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探究单元,是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主的单元。探究目标重点对“提出问题”要素进行训练,本课以“动物学家们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鸟同归一类的呢 ”为问题主线,让学生寻找事实证据,通过观察、描述,最终总结出鸟类的特征。
三、学情调查分析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生命现象已经有了一定地认识,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前,对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项目 认为鸟都会飞 能迅速说出五种以上鸟 能正确说出鸟的两种以上特征
人数 23人 27人 13人
由上表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对鸟的种类的了解,但对鸟类的特征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并且学生对鸟类存在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认为鸟都会飞。
因此要开展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等科学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了解鸟类特征的有关知识。
目标:
(1)能找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调查项目认为鸟都会飞能迅速说出五种以上鸟能正确说出鸟的两种以上特征人数23人27人13人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评价任务:
1.通过对多种鸟的观察、记录,能找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通过为鸟类音乐会当保安的活动,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教学活动预案: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谁的听觉最灵敏。(播放声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你都知道哪些鸟 你对这些鸟有哪些了解 生交流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咱们大家看到的和提到的都属于鸟类动物。(板书课题)师:鸟类动物是动物界中一个大家族,那么动物学家们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鸟同归一类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些鸟类的共同特征。 过聆听鸟的叫声、举例鸟的种类,知道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是“动物学家们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鸟同归一类的呢 ”
环节2:活动激趣深化主题 师:老师特意请来了几位既熟悉又特殊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在它和我们见面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小提示:(1)它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2)先整体观察它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生观察活动。 通过几位“特殊的朋友”的出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环节3:观察交流引出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并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或手中的资料,对比分析每种鸟的特征,比较几种鸟有什么相同点,归纳总结出所有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填写实验表格。分组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归纳。师:咱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概括的最准确、最具代表性。全班交流汇报交流。师: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1)交流: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讨论:哪些特征是所有的鸟都有的,哪些不是 (3)通过以上的观察、交流、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鸟类动物在体表方面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和哺乳动物身上的毛的区别,并指导学生认识鸟在取食和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
环节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师: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鸟类音乐会,许多鸟都前来参加,可是这其中有些不是鸟的小动物想混进去,现在大家当回保安把把关,验明参加者的身份。 通过为鸟类音乐会当保安的活动,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