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制造风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以生活为基础,认识到人类为改造自然所做的努力。
2.在科学辩论会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物质世界的辩证性。
教材分析:
《我们来制造风》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5课。通过一年级《空气》单元找空气、观察空气的活动,以及本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空气的物体视角下的客观存在性和一些特征的认识,并在运动视角下知道了空气的流动现象,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本课主要关注的是人工世界里人类发明创造工具并利用工具制造风的事例,以及对风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经历,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已具有一些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最终使学生建立对发明工具制造风和风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相关的正确认识。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会发明一些工具来制造出风来。
2.通过科学辩论—可爱又可恨的风,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为科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3.通过风力发电的事例,关注在科学原理支持下,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关注能源领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的现状,进行环保教育。
三、学习重点:
1.知道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会发明一些工具来制造出风来。
2.通过科学辩论:可爱又可恨的风。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为科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四、学习难点:
通过风力发电的事例,关注在科学原理支持下,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关注能源领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的现状,进行环保教育。
五、教学准备:
图片:生活中利用工具制造风的事例。课件:龙卷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风力发电。
六、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一年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师:(出示课件)夏天,天气炎热,我们最希望能吹来一阵风凉爽一下,可怎么制造风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五课《我们来制造风》(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夏天都是怎么制造风的。
生:用扇子扇。
生:吹电风扇。
生:用嘴吹也可以。
生:站在有风的地方。
师:人们有时候需要利用工具制造出风来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来制造风呢?又是怎么制造的?小组先讨论一下。(生汇报)
师:是这个吗?(教师出示风箱图)
师:它叫干地鼓风机。(教师出示图片)
可爱又可恨的风
师:我们生活中的风又可爱,又可恨。之所以说风又可爱又可恨那是因为风对于人类而言,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下面我们来开一个科学辩论会,辩论中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事实为依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辩论。
师:正如刚才同学们辩论的那样,有的时候,(出示课件)我们需要风帮我们做一些事情,(出示课件)而有的时候风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还可能带来灾害。
风到底有多可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所以我们人类就应该更积极努力,增长本领,以便发挥风的长处,降低风的灾害。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大家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生举例
拓展活动:
新能源——风力发电(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巨大的风车吗?
生:见过
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
生:他可以发电.
师:它是怎么发电的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播放视频)
师:你还知道人们用哪些方法发电?
生:。。。。。。
师:这么多方法都可以发电,风力发电有什么优点?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另外,风力发电还不会产生污染,这样的能源叫做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能也是这种能源。(出示课件)
师:风能是无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缺燃料、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利用风力发电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