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第1题,教材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和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2、熟练掌握运算定律,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概括整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独立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口算48+22= 100-46= 10000-308= 24×4=360+204= 75÷5= 125×8= 5×70×2=教师指名回答,并订正。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你还记得吗?归纳整理。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0有关的运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与0有关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0;④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⑤0不能作为除数。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000÷25-13×12 640-(72+59)346+57+143 (100÷25+16)÷5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组织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教师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或a×(b-c)=a×b-a×c除法性质:a÷b÷c=a÷(b×c)用简便方法计算254+781+346 862-29-171 253+318+475750÷125 364×99+364 432×109-9×43225×125×4×8 750÷15÷5 234×98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过程,最后教师组织集体订正。巩固练习教材第109页第1题。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第(1)(2)问,并指明说一说。然后指名板演第(3)问,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做完后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释疑。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第(4)问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教师先带领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回顾一下学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算方法,例如:用减法或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用除法或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等,让学生在头脑中梳理一遍。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对学生列竖式计算等进行核查、指导,规范书写格式。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其余学生指正。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3856-496-1504 728+147+72 1028+54+340+10699×45+45 6300÷(63×5) 101×87解决问题。1、5只鸡6天一共吃了饲料2700克,平均每只鸡每天吃多少克饲料?四张卡片上各有一个数,有一张上面染了墨。现在知道这四个数的乘积是7000,你知道染上墨的那张卡片上的数是多少?14 4 □ 5
板书设计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4题,教材第113-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4、15、17、2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均数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平均数。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绘制方法;会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的数学问题。会解决鸡兔同笼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鸡兔同笼类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求平均数;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鸡兔同笼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复习平均数提问:怎样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师指名回答。(用这组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指名说一说。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复习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怎样求鸡和兔的只数呢?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基础训练教材第110页第4题。学生动手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全班集体订正。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五第15题。根据时间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投寄邮票的方式是不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思考与探究。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指名进行展示,全班指正。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7题。学生讨论,然后举手回答。巩固练习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教师指名回答,并渗透安全教育。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0题。教师提示:看作“鸡兔同笼”的问题求解。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检查,教师巡视,适时进行指导。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音乐比赛的评分机制:满分1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选手的成绩。八位评委给小兰的评分如下:(单位:分)98 93 87 85 82 92 95 89 90求小兰这次音乐比赛的成绩?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扣1分。小华全做了,得了76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板书设计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第2题,教材第111-115页练习二十五第4、5、7、16、19、2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读写法以及大小比较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和比较小数的大小。熟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会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正确改写小数。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小数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概括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小数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把它们写下来,读一读。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先写下小数,再互相读一读。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有哪些计数单位?分别是怎样组成的?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分别指名汇报。例如:1.45元,表示1元4角5分,是由1个一,4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基础训练。复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第2题。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小数和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数单位读法写法比较大小运算定律加、减 法整数个、十、百、千。。。小数教师根据此表格,指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鼓励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填写,全班进行指正,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一填。课件出示练习:25.367的整数部分是( ),十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是( ),表示( );个位上是( ),表示(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是( ),表示( );百分位上是,表示( );千分位上是( ),表示( )。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小组议一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师指名汇报,使学生明确: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往下比较。教学活动:谁大谁小?教师分别把一些数字卡片发给学生,然后指两名学生举起自己的数字卡片,并读一读,其余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1.45○1.5 25.7○25 3.00○3 7.28○7.820.1○0.01 5.28○4.99 3.12○3.120 4.8○4.68在比较3.00○3和3.12○3.120时,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性质。复习小数的改写和小数的近似数。课件出示:1.5t=( )kg 0.5kg=( )g0.25km=( )m 4.07t=( )kg25cm=( )m 405g=( )kg1207300000=( )亿学生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换算计量单位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1.0369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41.0和41作为41.0369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哪个数更精确些?41.0末尾的0能不能省略?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口算教师卡片出示:4.7+1.3= 5.8+2.93= 5.2+4.68=1.7-0.8= 12.48-3.48= 6.7-2.9=教师指名口算,并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数学游戏教师指两名学生出示小数卡片,其余学生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与差。巩固练习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5题。学生先在教材上填一填,然后教师指名回答。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举手回答。教师给与回答正确的学生适当奖励。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五第16题。教师指导学生先将支出做总的合计,然后用收入减支出,计算出结存,并提示学生注意单位。学生先算一算,然后教师指名回答,并指正。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9题。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中信息。然后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适时进行指导。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学生先独立填一填,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集体订正,教师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释疑。课后小结通过复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能把小数的相关知识归纳整理一下吗?
本课作业 口算1.7+5.3= 4.5+2.04= 6.77+0.23= 2.5+6.84=0.8-0.43= 21.84-5.84= 6.7-0.9= 20.03-12.02=填空。把15缩小到它的( )是0.15.把( )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150.1.65m2=( )dm2 ( )t=2t250kg地球绕着太阳每秒大约运用:29800米=( )万米≈( )万米(保留整数)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10.01 10.001 10.009 10.1 10.11
板书设计复习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3题,教材第112-115页练习二十五第8-13题和第1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图形运动的方式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三角关系、内角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运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运动方式,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知识,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
教学方法 练习体验、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教师课件出示: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教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指正。教师课件出示:画出向下平移6格后的图形学生自己画图根据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学生自己画图,同桌交流检查。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那么它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先自己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互相说一说。教师课件操作出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还包括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基础训练教材第110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教师先做简单点拨,然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指明回答,对回答不够完整的地方教师在给与补充。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举手回答,教师适当给予奖励。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五第11题。学生动手连一连,同桌交换订正。巩固练习教材第112练习二十五第10题。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让某一排的学生依次起来回答,全班订正。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五第12题。学生动手画一画,集体展示并订正。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师提示:仔细观察小鱼的造型,可以发现通过平移上方的半圆与右边的三角形,可以使小鱼图形转化的长方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动手操作并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算完后小组交流答案,集体订正。教材第115练习二十五第18题。教师点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各边的中点将每条边都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进行思考,动手画一画,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