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战略大决战第18课栖凤中学 葛海静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战略防御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温故知新徐州沈阳北平国民党军队主力收缩示意图战略大决战第18课栖凤中学 葛海静 学习目标三大战役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刘、陈、邓、粟、谭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锦州
长春
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徐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关门打狗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8、9--11
1948、11—1949、1
农民踊跃参军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三大战役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刘、陈、邓、粟、谭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锦州
长春
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徐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北平
天津
张家口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瓮中捉鳖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北平和平解放想一想 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三大战役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刘、陈、邓、粟、谭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锦州
长春
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徐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北平
天津
张家口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结果:共敌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意义: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将革命进行到底 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南京1949、4、23(22年)1927、4--1949、4、23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材料三:解放战争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变化图:材料一: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材料二:130
万人430
万人373
万人
195
万人280
万人365
万人
300
万人
290
万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蘑菇战术、口袋阵;挺进大别山;“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将革命进行到底”1、民心所向: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军事指挥得当,解放军英勇奋战。3、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产党的变化。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攻占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上海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平1、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
A.南京解放后 B. 渡江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5.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快乐点击DC6、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CB8、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C 9、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猜一猜1.“钟山”指的是哪儿?
2.“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
3.你怎样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南京渡江战役 霸王指项羽,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毛主席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